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在硬膜外麻醉后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并发症情况对比,对照组伤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尿路感染1例、切口疝2例、肠粘连2例、肠梗阻3例;并发症发生率21.67%;观察组伤口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6.67%.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根据临床病情合理应用能够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胃肠动力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术前、术后第1h、1d、2d、3d血清中胃泌素(GAS)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2d、3d GAS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更短,胃肠动力恢复更快,并发症较少等多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6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行确定性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中实施损伤控制手术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急性肠梗阻大鼠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3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13)、假手术组(n=35)和急性肠梗阻组(n=35)。对照组大鼠采集标本后处死,肠梗阻组行开腹手术结扎回肠末端,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检测8 h、24 h、48 h、72 h及96 h血清PCT及CRP水平,观察急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假手术组PCT与CRP水平在术后24 h内显著升高,48 h至96 h逐渐下降;各时间点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RP水平在实验结束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肠梗阻组PCT和CRP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逐渐增加,到实验结束时达到高峰;肠梗阻组PCT和CRP水平在48 h-96 h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大鼠肠壁粘膜结构正常,假手术组可见轻度病理改变,肠梗阻组大鼠回肠组织可见粘膜结构明显破坏,绒毛坏死,严重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血浆PCT和CRP水平能够反映肠梗阻的状态和肠粘膜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158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8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显著减少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不良事件,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观察组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及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CK-MB及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治疗冠心病对心肌的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镇痛次数,术前及术后24、48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Prolo评分。结果:术后12、24、48 h,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Prolo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Prol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明显减轻脊柱转移性瘤的疼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清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100例从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为止本院所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观察组则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IL-6、TNF-a、IL-10以及PCT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白细胞恢复正常、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a、IL-10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为8.00%,与对照组14.00%相比较,远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疾病有相当的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的75.0%,而且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效果好、预后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1例,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4例,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西药治疗32例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32例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OA治疗,观察组行LA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并发症情况;围术期各时点血清CRP、PCT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患儿中无中转开腹者。观察组患儿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率均为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18.4%(P0.05)。两组术前12 h时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2 h时相比,两组术后24、48 h时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术后48 h时血清CRP、PCT水平较术后24 h时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同期对比,观察组术后24、48 h时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能更有效降低血清CRP、PCT水平,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观察组相对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术中创伤大,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及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综合系统护理,对照组不配合,连续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疾病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前好转,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44%(P<0.05);术后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系统护理有助于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术后恢复,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手术期系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及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综合系统护理,对照组不配合,连续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疾病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前好转,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44%(P〈0.05);术后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系统护理有助于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术后恢复,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围手术期外周血PCT、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相比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则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 d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清PCT、CRP水平,有利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眼压变化、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及24 h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20,(1)
目的探讨序贯化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序贯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情况、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化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收集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清醒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及头晕、头痛、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伴吸入性肺炎疗效可靠,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酒精中毒症状的恢复与消失时间,降低清醒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并且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