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低压舱模拟飞行环境下被试人员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变化规律。方法:21名男性志愿者参加低压舱模拟飞行的实验过程,座舱内的压力高度模拟2400米高空压力,持续时间1.5h,重复两次,中间出舱休息0.5h,检测指标为心率变异性(HRV),心理运动测验以及NASA-TLX主观评定量表。结果:研究表明,NASA-TLX量表从主观感受上很好的反映了低压舱模拟飞行后脑力负荷的变化,HRV、心理运动测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低压舱模拟飞行所导致的脑力负荷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生理心理测验可能是测定变化规律的一种间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机体不同站立姿势下,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对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总结其变化规律。方法:从某航空院校学员中随机抽取30名,要求其持续进行4小时的模拟飞行任务负荷,并同时在0 h、1 h、2 h、3 h与4 h时,测试4种不同站立姿势下的静态立位平衡参数,比较不同姿势晃动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模拟飞行任务的持续,4种站立姿势下,被试的立位平衡能力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睁眼站立于脚垫上的姿势晃动程度变化最明显,并有重心前倾的趋势;另外,在暴露于飞行任务负荷下,机体视觉信息通道的关闭有可能激发视觉、前庭、本体与肌肉控制等系统对平衡维持能力的代偿性增强作用,而下肢本体感觉信息的阻碍又同时会损坏视觉、前庭、本体等系统对立位平衡能力的控制作用。结论:模拟飞行任务负荷下,机体的姿势晃动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即身体可能会代偿性的向前倾斜,来维持身体的立位平衡状态。同时,视觉通道与下肢本体感觉通道对任务负荷条件下立位平衡功能的代偿能力发挥不同的作用。这种变化规律的初步阐述对我们下一步的立位平衡与飞行疲劳评估的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SMG)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增殖及向脂肪方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将第三代的MSCs分为两组,分别在正常重力下(NG组)及微重力下(SMG组,采用回转模拟装置以30r/min回转模拟微重力),培养72h后,采用BrdU标记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ct4、SSEA4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将第三代MSCs分为三组:第一组在NG条件下培养后,加入脂肪方向诱导剂在NG条件下诱导、第二组在SMG条件下培养,在NG条件下诱导,第三组在SMG条件下培养,在SMG条件下诱导。7天后,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方向的诱导率,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以及Oct4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流式细胞仪检测SMG组BrdU标记阳性率明显高于NG组,表明细胞增殖较快,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MG组细胞中Oct4、SSEA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G组,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脂肪方向诱导后第一组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Western Blot显示PPARγ2呈阳性表达,Oct4仅有微量表达,第二组油红O染色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第一组,且PPARγ2表达较第一组增多,几乎未见Oct4的表达,第三组细胞油红O染色阴性,且几乎不表达PPARγ2,而Oct4表达较前两组升高。结论:模拟微重力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提高其向脂肪方向分化的能力可能与微重力保持其未分化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麦冬不同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黏附分子-1(ICAM-1)和VEGF、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用过氧化氢(H2O2)制造HUVEC损伤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表面ICAM-1的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UVEC的VEGF、Bcl-2的分布情况。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经麦冬水提物、正丁醇提取物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加(P〈0.05,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过氧化氢增加的ICAM-1基因的表达。Bcl-2的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正丁醇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VEGF的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麦冬水提物、正丁醇提取物处理组高于模型纽(P〈0.05,P〈0.01)。结论:麦冬提取物具有抗凋亡、促增殖、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作用,尤以正丁醇提取物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