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祥庆 《昆虫学报》1977,(2):237-238
稻绿刺蛾(Parasa sp.),俗称禾辣蛆或辣椒蛆,在容县山区的石头、松山、灵山等公社,桂平县的罗秀、沙坡等公社是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两次为害,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害早稻,发生面大,为害重;另一次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害晚稻,发生面小,为害较轻。禾蔸被害后严重时叶片被全部吃光,只剩下光秃的穗株,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发生面积,一般年约占公社面积5—10%,严重年约占20—30%。但是过去未见有该虫为害水稻的报道,遵照毛主席关于“灭虫保苗”的教导,  相似文献   

2.
苜蓿蚜虫是为害苕草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对苕草的生长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很大,成为提高绿肥——苕草产量的一种主要障碍。以往每年都有发生,但为害不重,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和防治。近两年来,苜蓿蚜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有所加重,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例如在湖北广济县,受害面积一般要占苕草面积的70—90%,受害严重的则占发虫面积的50—80%。受害轻的,苕草生长矮小,受害重的,苕草成片枯死;一般减少鲜草产量30%左右,严重则达70%。因此,苜蓿蚜的发生为害,有时成为苕草生产上的威胁。苕草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各县冬种绿肥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肥料,常年种植面积要占绿肥面积的70%以上,是早、中稻肥料的主耍来源。因此,研究苜蓿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和消灭苜蓿蚜为害,成为增产绿肥解决肥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就我们1962—1963年调查研究的结果,加以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害玉米的新害虫——玉米旋心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南部地区,水地回茬夏玉米上,有一种害虫为害严重,当地群众土名叫旋心虫、黄米虫、钻心虫等,发生为害已有很长历史。经鉴定属鞘翅目、叶(虫甲)科,学名为Apophylia flavo-virens Fairmaire。在晋南,如洪赵县1954年玉米受害,一般缺苗23.4%,严重的达50%以上。为此特将这种害虫发生为害的情况加以介绍,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区稻纵卷叶螟自1970年以来发生普遍,为害极为严重。稻纵卷叶螟在我区一年发生4代,主要以第2、3代为害水稻。我区在稻纵卷叶螟第2代发生很轻,第3代为害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于1974年2代产卵末期及3代产卵期间在店子分场利用松毛虫赤眼蜂作放蜂试验。在长江以北初步获得对第3代的较好放蜂效果;卵寄生率98.4%,较对照区提高34.8%;幼虫数较对照区下降94.6%—97.9%;被害叶数较对照区下降92.4%—94.5%。基本上控制住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5.
<正>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是我省中稻生产上的一大主要虫害,从1980年以来,为害逐年加重,全年发生3代,为害水稻两次。我县中稻秧苗被害株率一般达40%,严重的达80%以上;穗被害率一般10%,高的达20%。近几年来,稻秆潜蝇已向低山、坪区扩展为害双季稻。为了有效地防治稻秆潜蝇,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棉红蜘蛛也称也棉叶螨,是局部棉田严重发生的苗期害虫,在华北棉区常年发生面积约占总棉田面积的8%,被害棉田平均约减产30%,与棉蚜的为害同为保苗措施中的除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白边地老虎是为害农作物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其发生特点是:集中在苗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1973年本地发生面积就达45%左右。它对粮食、蔬菜和亚麻等经济作物的保苗稳产影响很大,受害严重者往往改种或压青。现将1961年以来观察试验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范滋德 《昆虫学报》1976,(2):228-232
青稞穗蝇是青海省东北部严重为害青稞(即裸大麦)的一种害虫。它的幼虫为害穗部,取食幼嫩小穗或蛀食灌浆期的籽粒,造成减产。据青海省农林科学研究所1958年调查,为害率平均20—30%,严重的达60—70%。  相似文献   

9.
<正> 苜蓿丽虎天牛Plagionotus floralis(Pallas)在塔城首次发现。在该地其幼虫主要为害苜蓿、三叶草,成虫除取食苜蓿花外,还为害油菜花等,以苜蓿受害最重。1981年调查75,000亩,严重受害的有35,000亩,被害率达47%,塔城县阿西尔公社前哨大队竟高达80%,死亡率达35%。该虫的发生为害对苜蓿的生产、草田轮作影响甚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是棉花中后期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在近年的发生与为害比较普调而严重。据我们在杭州郊区乔司农场8000多亩棉田的调查,1957年平均棉株被害率达59.9%,蕾铃被害率为66.74%,1958年棉株被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洞庭湖区。发现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和列星大螟Sesamia vuteria(stoll)幼虫为害棉花,被害率为0.1—0.2%,个别严重的年份在0.5%左右,而且多发生在9月中旬以后,两种幼虫一生能转移为害3—4个棉桃,被钻食的棉桃,几乎全部烂掉。 大螟和列星大螟在本区的第一代至第三代以为害玉米、高梁、芦苇、甘蔗为主(大螟还为害水稻),偶尔还为害莎草、三稜草,但对棉茎也小有为害,被害率在0.03%以下。国营大通湖农场植保站在1983年5月查到大螟和列星大螟为害棉花,被害率在0.02%以  相似文献   

12.
水稻象鼻虫是我区为害旱播秧苗严重的害虫之一,各县均有发生,尤以曲江、英德、从化、乳源、韶关等县较为普遍。据群众反映此虫有很久历史,不过以往早造旱播育秧很少,因此为害也不甚突出,但自1955—1956年来,技术改革进展很快,水播改旱播全区占40%,但播后受此虫为害严重的达50%,从化县旂杆乡有80亩秧苗被食去一半,英德县大镇区前进社的2000斤谷种,其中有200斤谷种也被食去一半,乳源县检查每平方尺秧苗中有20多个,其余各县赤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威胁水稻增产。 此虫性喜晝伏夜出,每年约有二代。第一代成虫在清明至谷雨之间,群集秧苗叶鞘之处,  相似文献   

13.
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kiraki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kiraki)在我国是分布广,为害大的二种重要害虫。家白蚁危害建筑材料、房屋、橡胶、塑料、地下电缆、尼龙等有机合成材料,部分金属和农林作物,危害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黑翅土白蚁严重地为害堤坝,我国南方各省水库堤坝为害率达53—92%,严重地区发生漏水的占20%,为害农林作物亦很严重。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对它的生殖行为、孵化、脱皮习性,目前尚少有较系统的资料。因此,本试验试图通过家白蚁和黑翅土白蚁初期群体的形成,进行较详细的观察,为深入探讨白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供真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几年来,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大豆产量很大提高,但由于苗期虫害,常常缺苗断垅或生育不良,使大豆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大豆的苗期害虫,种类很多,普遍发生严重为害的有蛴螬、黑绒金龟(虫甲)、象鼻虫、地老虎、金针虫、二条姬叶虫等。蛴螬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哈尔滨地区及东部山区各县被害最重。如宾县交界管村,1954年种614公顷,因蛴螬为害缺苗40%以上的191公顷,占播种面积的31%;密山县实边村友联社,因蛴螬为害颗粒不收的占18%。黑绒金龟(虫甲)全省各地都有发生,而以南部各县发生最多,主要以成虫加害大豆  相似文献   

15.
梨卷叶象鼻虫,不仅为害苹果和梨,更严重的为害杨树。如1956年于盖平西站农场沙岗子生产队,该队防风林的大部分杨树,被其成虫为害而卷叶的约占30%左右;甚至有些杨树的叶子,几乎落光,以至造成当年又发第二次叶。对苹果和梨的为害虽不严重,可是在义县、兴城、沈阳等地区,都有发生。在东北过去的文献中,尚无记载。今将初步观察结果介绍于下,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生与为害情况 在山东湖区一带群众历年播种豌豆-麦面积很大,据试验与调查,混作较单作每亩平均可增产40%以上,特别是在发生春霜冻害的年份,因豌豆抗霜而增产更为显著。 但近年来因豌豆象为害严重,混作面积已逐年缩减。如在金乡、嘉祥两县调查,1955年  相似文献   

17.
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是我国水稻区域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而且为害亦严重。1950年江西省发生稻苞虫达34县之多,被害面积,据江西省病虫害防治所调查31县所得,共有2,179,156亩,损失稻谷产量达35%,可见  相似文献   

18.
潜叶绿跳(虫甲)(Podagricomela weisei Heik.)是为害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山区为害尤重。不仅影响当年柑桔产量,而且影响树势和寿命。笔者于1955年在衢县开始此项工作,1958年在吴县又作了补充。现将研究结果整理于后。 一、分布 潘叶绿跳(虫甲)在我国为害地区据目前了解有浙江:衢县、常山;江苏:吴县、南京;山东;四川等地。其中以衢县发生为最普遍,为害严重。 山区桔园为害较严重,桔树嫩梢受害率44.8%,嫩叶25.90%。平原桔树受害3.29%,嫩叶1.41%。据在衢县调查,受害品种有衢桔(Citrus erythrosaTanaka)、广橙(C.sinensis L.Osbeck)、冇柑(C.poone-nsis Tanaka)、早福桔(C.tangerina Tanaka)、迟福桔及柚(C.grandis L.Osbeck)等,以广橙、柚受害最重,在没有栽培广橙的桔园,衢桔受害亦颇重。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严重回升,对小麦生产带来一定威胁。在孝感、云梦、应城、汉川、安陆等地调查发现:严重田虫穗率达90.17%,一穗上幼虫最多达106头,一粒中最多17头,损失率高达40%以上。我们于1985~1986年对该虫做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发生及为害 孝感地区小麦吸浆虫主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在河北省张家口专区的坝上,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5%左右。目前遭受马铃薯金龟子的为害,根据农民反映,在此虫发生严重的年份,马铃薯就多被为害成空心,或被其咬成洞孔。1951年以来,此虫虽然在坝上没有严重发生,但据调查了解,在坝上的张北、尚义、商都、康保、沽源等五县均普遍发生了。为在发展马铃薯生产之同时,消灭此虫的日益猖獗,并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