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万云  许丽丽  耿其芳  冷欣  安树青  唐剑武 《生态学报》2012,32(17):5601-5608
为促进中国青年生态学者与海外生态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于2011年8月1—4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近400名学生和青年学者,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学热点问题"主题,分别从植物群落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地下生态学、水生态系统、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安全等7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本届论坛报告反映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生态学在研究领域、内容、尺度、方法上的发展现状与进展。以会议收集的95篇摘要为基础,重点综述了27场青年学者论坛报告内容,并对会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发布以来,旱区农业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综述了2010年7月19日至25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第二届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Ecosystem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EAM)国际会议28场特邀专家报告,围绕"气候变化与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主题,分别从生态系统时空格局、全球变化生态学、植物逆境适应机制、植物与土壤关系和生态系统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提高干旱与半干旱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理论研究。对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目标进行了探讨,并对该会议将来的举办和组织形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温腾  徐德琳  徐驰  赵德华  冷欣  耿其芳  安树青 《生态学报》2012,32(11):3606-3612
"现代生态学讲座"是由著名生态学家李博院士创导,国内外华人生态学家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现代生态学与世界同步发展,加强国内外生态学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会议。2011年8月1-4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围绕"全球背景下现代生态学热点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主题,进行了23场特邀专家学术讲座,从全球变化背景下:现代生态学方法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响应与反馈、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入侵、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生态、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生理生态、全球变化背景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水文、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生态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从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学科角度探讨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响应以及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最后,对会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Xiong YC  Xiong JL  Li PF  Li ZH  Kong HY  Wang SM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1089-1093
为促进中国青年生态学者与海外生态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由海外优秀华人生态学者发起的第一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于2009年6月29-30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交流内容包括了植物一土壤互作关系、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安全与生态规划、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表明国内生态学的发展正逐渐从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变.报告内容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生态学发展的学科特点、演变方向和分布格局,我国生态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四大中心,且各自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文章最后对会议的组织形式和未来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晶莹 《生态学报》2014,34(15):4454-4459
为促进中国青年生态学者与海外生态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和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于2014年5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大学(开封)顺利召开。围绕"如何设计与开展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题,本届论坛的科学议题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1)如何设计现代生态学的研究;(2)生态学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3)针对不同生态学问题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4)撰写生态学领域研究项目申请书方面的成功经验交流;(5)英文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传授提高生态学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经验和技巧。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促进了青年生态学者与国际专家的交流,对我国生态学科的发展和生态学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是将自然资源不断转化为农产品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无机资源转化为可以供人类消费的有机产物。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对全球气候变化、市场竞争、自然环境的恶化、经济等政策法规和人民的需求等因素做出灵活的应对策略,同时还要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发展中国家,有超过20亿的人口每天收入低于2美元,他们收入中绝大部分都用于解决温饱。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并以农业生产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由于这些地区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该地区人类生存的关键。中澳两国都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牧业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两国的专家都致力于恢复和维护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正在使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农学,生态学,环境学,社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和融合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7月20—25日在兰州大学举办了以“气候变化和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为主题的“第二届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EAM)国际会议”。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共同讨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可持续性。本次会议的议题是:(1)半干旱地区旱作雨养农业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2)干旱地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此次会议由兰州大学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协办,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联合支持、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旱寒生态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西澳大学农业研究院、FAO属下的叙利亚国际旱地农业研究中心(ICARDA)联合提供资金支持。会议期间,25位专家就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土壤互作关系作了报告。另外还有18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科研一线工作的青年学者汇报了研究进展,并与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报告会之后,大会组织专家分别对典型旱区农业进行了考察,分别是兰州大学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生态实验站(榆中)和甘肃武威市民勤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此次大会遴选出35篇学术论文,以专刊的形式发表于《生态学报》第31卷第9期。会议遴选出的其它英文文章将于2011年在《Plant and Soil》和《Crop and Pasture Science》上发表,敬请期待。我们相信,本专刊的出版将会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遥感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无人机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提供了经济灵活的工具,为植物生态学家开展从个体到区域尺度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当前无人机遥感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仍充满了挑战,植物生态学的科研需求与无人机遥感的生态应用需要更为深入的融合。本文综述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展望了无人机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在所综述的400篇文献中,59%的文章发表于非植物生态学领域的遥感类期刊,遥感学者与生态学者的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当前的研究集中在无人机遥感的技术层面,如数据处理和遥感反演方法等,对生态学问题本身的关注较少。综述的文献中,61%的研究案例集中在群落尺度,可见光(RGB)相机和多光谱相机是最常用的传感器类型(75%)。无人机遥感数据中蕴藏着诸多待挖掘的、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参数,这些参数有助于我们识别林窗的几何特征,构建林冠的化学组合,更好地了解林冠表面的不规则性和群落的异质性。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深入应用,需要集植物生态学家和遥感专家之合 力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凸显,旱区农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生态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2013年10月14—18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干旱农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国际会议全部28场学术报告,围绕"旱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主题,分别从干旱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信息系统构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文章最后围绕生态系统圈层管理理论,总结了最近几年在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最新进展,构建了生态保育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耦合关系图,为气候变化下旱区粮食安全、农户生计改善、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www.plant_ecology.com)《植物生态学报》,原名《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55年创刊,1986年改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4年改为《植物生态学报》,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和赞誉。国内外公开发行。栏目综述刊登有新观点的、国际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发表植物生态学(包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植被与数量生态、生理生态、化学生态、污染生态、景观生态及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www.plant-ecology.com)《植物生态学报》,原名《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55年创刊,1986年改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4年改为《植物生态学报》,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和赞誉。国内外公开发行。栏目综述刊登有新观点的、国际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发表植物生态学(包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植被与数量生态、生理生态、化学生态、污染生态、景观生态及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Seedlings of Brassica napus were cultivated on a slowly rotating clinostat (1 rpm) or in the vertical control for 5 d. The root growth, the cotyledonary reserves and the transport of 14C-labeled sucrose from cotyledons to root system were studied in both cultural conditions. The biomass (fresh weight) of the root system was 35% higher in the horizontally clinorotated seedlings than in the controls. This increase was correlated with a greater degradation of reserve lipids and faster accumulation of sucrose in the cotyledons. The activity of isocitrate lyase, one of the two enzymes necessary to conversion of lipids into glucids, was also greater in the cotyledons of clinorotated seedlings. The labeling distribution of 14C in the cotyledons, the hypocotyl and the root system after 30, 60 and 120 min of application of 14C-labeled sucrose on the cotyledons showed higher translocation of the cotyledonary sucrose to the root system of clinorotated seedlings. In addition,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linorotation on the biomass of the excised root system (of 10 d old seedlings) cultivated in a medium containing 1% sucrose. The horizontally clinorotated root system grew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rizontal clinorotation acted on the root system growth and provoked a higher sucrose translocation from source to sink, i.e. from cotyledons to root system.  相似文献   

12.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全面实施以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路径依赖视角下初步探讨了“营改增”对我国公立医院税收制度的影响。简单分析了我国公立医院税制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法规、医院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税收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值理论的成都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旭  姚建  孙辉 《生态学杂志》2011,30(12):2875
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以能值产出率、能值密度、能值-货币比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2009年成都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近几年系统能值产出率持续降低,环境负荷率由17.49上升到37.77,可持续发展指数从0.26下降到0.06;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由此造成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阻碍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市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应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入手,提高资源能值利用效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创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高科技的应用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法对 1 990~ 2 0 0 1年广西国有林场森林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林场森林生物多样性十多年来呈下降趋势。导致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根源是林场人口急剧增长和不当的森林经营方式。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转变森林经营方式以遏制林场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能值分析是以能值为基准,通过能值转换率,有效测度与评价生态系统及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物质流、能量流、货币流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旅游生态系统是特殊类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复合系统,利用能值方法进行旅游能值研究可以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重要文献的梳理,从旅游能值研究尺度与类型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通过与农业、工业系统的能值研究对比分析,目前研究在理论推进、要素选择、指标构建、方法集成等4个方面,旅游生态系统能值研究存在特殊性,并从理论、方法、内容等3个角度,提出了今后旅游能值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旅游系统能值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嵩草属植物硅酸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德山 《广西植物》2002,22(5):394-T003
对国产狭义嵩草属 (K obresia,Cyperaceae) 3个组 2 7种植物进行了硅酸体系统分析研究 ,同时结合近缘的苔草属 (Carex) 2个组的植物硅酸体特征 ,深入探讨了植物硅酸体系统分析研究在莎草科苔草族 (Cariceae)中的系统分类学意义。认为 :(1 )嵩草属及其临近类群在属间、种间及种下水平的系统分类学比较研究都可以借助植物硅酸体系统研究的证据。 (2 )穗状嵩草组 (sect. Elyna)的硅酸体系统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除矮嵩草 (K.humilis)及其近缘种同其他穗状嵩草组的种类有所不同 ,它很可能有一个不同于穗状嵩草组其他类群的嵩草组(sect. K obresia)的亲缘。 (3 )从植物硅酸体系统特征的研究来看 ,拟苔草组 (sect. H emicarex)的一些种接近于穗状嵩草组 ,如高山嵩草 (K . pygmeae) ;而另一些种接近于嵩草组 ,如禾叶嵩草 (K . graminifolia) ;也有一些种类的硅酸体系统特征更接近苔草属 ,说明这个组很可能是多源的 ,即本组的单一花穗和果囊形态特征由不同类群的复合花序种类趋同演化而出。(4 )嵩草组的硅酸体系统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说明嵩草属原始类群在硅酸体系统特征方面与外部形态特征演化的某些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Lipase from Candida cylindracea has been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sodium deoxycholate treatment, ethanol-ether precipitation and chromatography on SE-Sephadex and Sephadex G-100 columns.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enzyme was 33.4-fold with a yeild of 18.0% on the basis of activity per weight of protein. The purified enzyme was homogeneous on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electrophoresis. Optimum pH for the hydrolysis of olive oil was 7.2 by the assay method using a polyvinylalcohol-emulsified system and 5.2 by the assay method using a shaken system without a macromolecular emulsifier.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45°C. The enzyme was stable up to 15°G and in the range of pH from 2.0 to 8.5. Sodium taurocholate showed either an activating or an inhibiting effect at pH 7.0, depending on the sodium taurocholate concentration and on the assay system.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design and analyze an automated diagnostic system for breast carcinoma based o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 STUDY DESIGN: FNA is a noninvasive alternative to surgical biopsy for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rcinoma. Widespread clinical use of FNA is limited by the relatively poor interobserver reproducibility of the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FNA images. To overcome the reproducibility problem, pas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ed diagnosis systems that yield accurate, reproducible results. While automated diagnosis is, by definition, reproducible, it has yet to achieve diagnostic accuracy comparable to that of surgical biopsy.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a sophisticated new diagnostic system in which the mean sensitivity (of FNA diagnosis) approaches that of surgical biopsy. The diagnostic system that we devised analyzes the digital FNA data extracted from FNA images. To achieve high sensitivity, the system needs to solve large, equality-constrained, integer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s repeatedly. Powerful techniques from the theory of Lie groups and a nove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are built into the system to solve the underlying optimization problems effectively. The system is trained using digital data from FNA samples with confirmed diagnosis.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system > 8,000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digital FNA data from the Wisconsin Breast Cancer Database. RESULTS: The system has a mean sensitivity of 99.62% and mean specificity of 93.31%.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the system can be trusted to correctly diagnose new malignant FNA samples with an accuracy of 99.44-99.8% and new benign FNA samples with an accuracy of 92.43-93.93%.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system is robust and has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do all the other system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与公立医院目标任务及外部绩效评价相匹配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方法 监控样本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体系的运行状态,对现行内部绩效考核体系的运行效果及医务人员反馈意见进行分析。调研管理部门、临床科室,访谈部门科室管理人员。结果 总结了现行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待改进的问题,提出基于医疗过程和医疗结果相结合进行全面评价、改进内部绩效工资测算方法、建立完善职能部门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绩效沟通数据平台、融合政策执行评估的改进方案。结论 内部绩效考核体系的动态改进是公立医院实现医院目标任务、执行外部绩效评价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 the work, following WFMC workflow model, proposed a universal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 was described from system function, software structure, system structure, workflow engine and security. The actual case of the design of aeronautical structure showed that workflow system performance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using Web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