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ed1/TRAP220和uPA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ed1/TRAP220和uPA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12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为53.3%,uPAR的阳性表达率为70%,癌旁正常肺组织uPAR阳性表达率为12.5%(15/120),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为80%(96/120).uPAR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Med1/TRAP220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癌组织(P<0.01).Med1/TRAP220和uPAR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uPA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无淋巴结转移组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uPAR的阳性表达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而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Med1/TRAP220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组(P<0.05).uPAR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Med1/TRAP220在肺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uPAR阳性组生存率显著低于uPAR阴性组(P<0.05),而Med1/TRAP220阳性组生存率显著高于Med1/TRAP220阴性组(P<0.05).Cox比例危险度模型显示uPAR阳性表达反映不良预后的危险性最大,风险度exp(β)为2.012(P<0.01),其次为肿瘤的TNM分期,风险度exp(β)为1.521,而Med1/TRAP220为预后有利因素,风险度exp(β)为0.386(P<0.01).结论:Med1/TRAP220和uPAR联合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EGFR能否作为判断晚期声门上喉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指标。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共52例晚期(Ⅲ期、Ⅳ期)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手术后切除的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FR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生存率及术后放疗对预后的影响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物质呈棕黄色,表达率为76.92%(40/52),其中过表达率为44.23%。EGFR的表达与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无关,与浸润程度(P=0.005),淋巴结转移数目(P=0.018),TNM分期(P=0.003),病理分化程度(P=0.011)有关。单因素分析得出EGFR表达程度、T、N分期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T、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EGFR的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的3年、5年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证实了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对晚期喉癌的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但EGFR尚不能作为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行手术及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对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确诊为晚期NSCLC患者(NSCLC组)和门诊接诊的102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RDW、NLR,分析RDW、NLR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RDW、NLR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RDW高于年龄<60岁、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P<0.05),TNM分期为Ⅳ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NLR高于TNM分期为Ⅲ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RDW组、高NLR组NSCLC患者生存率低于低RDW组、低NLR组(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RDW、NLR与NSCLC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RDW、NLR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RDW、NLR较高,RDW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NLR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高水平RDW、NLR预示着NSCLC预后不良,可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MMP11属于MMPs家族,它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探讨MMP11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肺鳞癌和38例肺腺癌组织中MMP11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MMP11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0%(34/50)和73.7%(28/38)(P=0.563).MMP11的阳性率随着肺癌T分期的增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MP11表达(P=0.001)、T分期(P=0.009)、淋巴结转移(P<0.001)和TNM分期(P<0.001)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NM分期(P=0.028)是肺癌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MMP11(P=0.105)不是肺癌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MMP11的表达与肺癌的浸润、转移及生存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ox-2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突变型p53在肺癌组织中对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细胞凋亡、突变型p53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来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16例肺癌中,细胞凋亡高表达56例(48.28%),突变型p53蛋白阳性47例(40.52%),cox-2蛋白阳性78例(67.24%)。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P=0.014)及其中的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9)密切相关,且阳性表达的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0),有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的转移(P=0.004)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P=0.000)是本组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Cox-2能增加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抑制凋亡,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肺癌组织中Cox-2和Bcl-2蛋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ox-2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6例肺癌患者组织中Cox-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用Cd34标记血管来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116例肺癌中,Cox-2蛋白阳性78例(67.2%);Bcl-2蛋白阳性60例(51.73%)。Cox-2蛋白阳性表达在I期57.6%(34/59),Ⅱ期61.9%(13/21),Ⅲ期86.1%(31/36),与肿瘤TNM分期(P=0.014)关系密切,同时与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9)关系密切,无淋巴结转移Cox-2蛋白阳性58.2%(46/79),有淋巴结转移85.3%(29/34),且阳性表达的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39.76±6.041)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32.84±7.171)(P=0.000),有统计学意义。Cox-2和Bcl-2蛋白共同表达阴性25例,共同表达阳性47例,有明显相关性(P=0.008)。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的转移(P=0.004)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P=0.000)是本组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Cox-2能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肺癌5年生存率低,侵润和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MMP14(matrix mettallo proteinase 1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通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2例NSCLC组织及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1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14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4.1%(59/9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8%(2/25)(P<0.001).MMP14阳性率与NSCLC的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MP14阳性表达组的患者5年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0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MP14不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MMP14在肺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生存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Survivin和COX-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3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胰腺癌组织及11例癌旁非肿瘤胰腺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Survivin与COX-2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00).Survivin阻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P=0.000; COX-2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也明显小于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P=0.000; Survivin阴性/COX-2阴性组患者(9例)中位生存时间(大于36个月)及1年累计生存率为88.9%,均明显高于单一阳性表达或均阳性表达组.多因素分析(Cox模型)显示分化程度(P=0.002)、临床分期(P=0.000)及Survivin过表达(P=0.005)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urvivin、COX-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呈正相关,二者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有望作为靶点用于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网织钙结合蛋白2(RCN2)和伪足富集的非典型激酶1(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RCN2和PEAK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CN2和PEAK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PEA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RCN2阳性表达组和PEAK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均分别低于RCN2阴性表达组和PEAK1阴性表达组患者(P0.05)。结直肠癌组织RCN2和PEAK1表达呈正相关性(r=0.586,P=0.000)。结论:RCN2和PEA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均与肿瘤恶性进展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RCN2和PEAK1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靶标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1)、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37例,根据化疗疗效分为化疗不敏感组(38例)和化疗敏感组(9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OPN、HSP90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Wip1 mRN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的因素。随访3年,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水平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后的预后情况。结果:与化疗敏感组比较,化疗不敏感组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TNM分期Ⅳ期和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水平升高为影响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访3年,137例晚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15.33%(21/13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高水平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血清OPN、Wip1 mRNA、HSP90α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OPN、Wip1、HSP90α水平升高与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敏感性下降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