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鳜鱼     
鳜鱼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肉质细嫩,是名贵鱼类。随着旅游及外贸事业的发展,鳜鱼需求量日益增加。近年来在苏州、江西、广西、天津等地均已进行试养。为了提供有关增殖、养殖资料,笔者对天津于桥水库(1976—1977)、北大港水库(1963—1964)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概况于桥水库位于蓟县城东约3公里,正常水位18.65米,库容为2.05亿立方米,淹没面积73平方公里,一般水深5—6米,水草繁茂。北大港水库为滨海平原水库,面积约66万亩,水深平均1.5米。二、食性鳜鱼自卵黄囊吸收后,便开始摄食其它鱼类的仔鱼或比它个体小的鱼类。食饵不足时还…  相似文献   

2.
镜头     
《生命世界》2005,(4):83-85
珊瑚礁调查方法 珊瑚礁调查方法是以“戳线法”为主,辅以“样框法”。调查人员在海底沿着水深为1米、3米、5米、8米、12米、16米、20米、25米、30米、35米等深度线,分别用皮尺拉出一条50米长的样带截线。  相似文献   

3.
十三陵水库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浮游植物是天然水域中食物鏈组成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魚类的食料,特別是一些植物性或杂食性的魚类如:白鰱、花鰱、草魚、鲤魚等,更与它們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很多学者在魚类的食性分析工作中所指出的;浮游植物的多寡不仅对成魚的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幼魚的生长发育也起着重大的作用。此外,自小球藻被广泛的利用以后,浮游植物这一数量甚多的水生羣体,便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视。但是如何了解它們在天然水域中的生活情况;过去虽然有人做过不少工作,然而对于水庫中的浮游植物种羣組成及每年产量的季节变化,国內还未曾有人做过深入研究。为此,我們在北京郊区十三陵水庫蓄水后第一年(1958年7月—1959年8月)調查的基础上,又连续做了两年的調查,以便为漁业及今后藻类培养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所用的定性、定量标本取于庫內的5个采水站。选站时根据庫水面积、深度、被淹沒的村庄遺址和库內原有河道等的不同环境而定,每站在垂直綫上按0,3,6,10,15,20米等水层分別采取水样。第一站位于拦洪坝前出水口附近,水深3—10米。第二站位于被淹沒的东山口村,水深6—13米。第三站位于庫中央的原河道上,水深7—15米。  相似文献   

4.
珊瑚礁调查方法是以"截线法"为主,辅以"样框法"。调查人员在海底沿着水深为1米、3米、5米、8米、12米、16米、20米、25米、30米、35米等深度线,分别用皮尺拉出一条50米长的样带截线。记录被这条截线所"截"的珊瑚的种类、长度、健康状况、海底底质构成等情况,并且沿着这条截线进行录像  相似文献   

5.
湿地与鱼     
<正>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临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沼泽、泥岸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草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小于6米的海岸线等都属湿地范畴。  相似文献   

6.
正广阔的水域,适宜的物理、营养盐及水生生物条件,为三峡水库发展生态渔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物理基础水位。三峡水库属河道型水库。在175米水位时,水库干流总长度约663千米,平均宽度约1.1千米(较原有河道宽度增加不到1倍),平均水深约70米,水面总面积约1 084平方千米,总库容约393亿立方米(占长江入海量约4%)。一般情况下,三峡水库每年1~5月在综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的蚌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安新县境内。淀的面积约五十余万亩,是华北地区大型湖泊之一。淀内水深一般为1—2米,洪水季节3—6米左右。底部为黑色或灰色粘土和富有腐植质的淤泥。全淀遍长水生维管束植物,其生物量平均每平方米约为2—4公斤,某些地区高达7公斤。水深适宜,水生植物茂密,底质富有有机物质的软泥,是淡水贝类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叙了日本日月贝的主要生活习性,观察结果说明在自然条件下,该贝生活在低潮线以下5—20余米水深的砂砾层,在实验室条件下生活在0.5—1厘米的砂层中,海水比重以1.017—1.024为宜,食物以硅藻类为主,可进行人工繁殖但不宜用囚禁式的放养条件。  相似文献   

9.
1984年8月—1985年5月,我们在东海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环节动物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科(Nereidae)沙蚕属(Nereis)一新种。在11个采泥站采到这种标本,共36条,分布水深50—120m,底质主要是软泥和砂泥,个别为泥砂。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东海区绿鳍马面鲀的早期发育和产卵场、产卵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972—1982年我们在东海采集到绿鲭马面纯仔、稚鱼3,085尾,仔、稚鱼体长为1.46—9.25毫米。 2.根据人工授精资料,我们鉴定为绿鳍马面纯的仔、稚鱼,并对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3.绿鳍马面纯的产卵场、产卵期了解很少。根据调查和观察,产卵期为4月上旬到5月中旬,主要产卵期在4月中、下旬。产卵场在我国钓鱼岛西北部。 4.绿鳍马面鲀产卵与黑潮暖流的高温、高盐水有关。产卵场水温主要为22°—23℃.盐度在34.50‰以上,水深80米以上的海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医药用龟板缺乏的问题,我公司于1972年由湖北省公安县引种394只乌龟在我县乌林公社友谊大队新建的龟池内饲养。经过一年半时间的饲养,成活率达95%以上。成活的乌龟十分活跃,部分雌龟已产卵。产卵期6月下旬到7月上旬,每只产卵5—15只,经日照约15—25天孵出小龟。 饲养地约为180平方米,四周用木板围牢,在池的进出水口处设铁丝网防逃。水深1.5—2米。为供  相似文献   

12.
黑翅土白蚁巢外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暨县林种站小溪寺林区是浙江省板栗良种基地,有3,000多亩山地。据诸暨县白蚁防治站1976年调查,已有90%板栗树根部被白蚁筑上泥被泥线,树皮被啃食后,生长停滞,甚至枯死。繁殖保护天敌是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于1978年进行了初步调查。 调查日期为分飞期前(5月21日—26日)和分飞期(5月27—6月24日),地点为小溪寺林区板栗林,水库堤坝和次生松林。  相似文献   

13.
索果诺尔渔场叶尔羌条鳅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肯堂 《动物学杂志》1989,24(4):41-42,39
索果诺尔为蒙语“东海”之意,是内蒙古阿拉善盟西北部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该地区自1958年起进行天然捕捞的唯一渔场,1960年夏季,我们作了有关该湖叶尔羌条鳅(简称条鳅)的生态调查。 索果诺尔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中,地居东经101°36′—101°42′,北纬42°20′—42°25′,归额济纳旗管辖,由甘肃省祁连山的融雪和雨季山水供给湖水,面积约八万亩。海拔高度约850米,水深不及1.5米,水质的碱性较强,pH高达9.3,氯化钠含量为7毫克/100毫升,二氧化碳含量为496.5毫克/1000毫升。并不适宜一般淡水鱼类生活。湖底呈杯盘形,其土质的层次是黄沙—泥灰沙—粘土。湖的深处长有水绵  相似文献   

14.
1972年12月至1977年10月,我所曾对北纬26°20′—32°45′、水深80—200米等深线海区进行了底层鱼类资源的季节调查,共捕获鱼类345种,分隶于129科、252属。其中4种为我国新纪录: 1.光唇鳗Xyrias revulsus Jordan et Snyder 标本1尾。全长1,090毫米。1977年8月30日采自浙江海门外海。尾部短于头与躯干的合长。两唇均光滑无须。上颌具齿4行,排成一宽带。体背部、体例上部及上下唇均密布不规则褐色点。  相似文献   

15.
设备 鹿圈必须设在比较宽大而干燥的地方。一只梅花鹿所需的面积为15—20平方米,运动场的周围应有一米宽的碎石子小道,以备磨蹄。场地周围设铁丝网(铁丝为10—12号,网眼为4×4厘米)或砌砖墙高约2—2.5米,原则上不使鹿跑出和食肉类动物不能跑进即可。场内设置朝阳的房舍,以便使鹿躲避夏季的曝雨和冬季的寒风。房舍旁边应修建产房。  相似文献   

16.
武汉东湖的轮虫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本文根据1973—1975、1979—1982年在武汉东湖进行的调查资料,并与1962—1963年他人的研究结果对比,总结了20年来,在东湖2个采样站上轮虫的种类演替和数量的变动。轮虫的种类明显地减少。Ⅰ站由1962—1963年的68种至1982年减为44种;Ⅱ站由56种减为49种。由原来Ⅰ站种类多于Ⅱ站演变为Ⅱ站多于Ⅰ站。轮虫的数量急剧增加。Ⅰ站轮虫的年平均值由1962—1963年的687个/升至1982年上升为3,555个/升;Ⅱ站由332个/升上升为1,538个/升。轮虫总数的变动曲线呈夏季和秋季二个高峰,冬、春季轮虫的数量均很低。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轮虫种类演替及其数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高原地带的原生动物,过去只有少数零星记录。滇池是云南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迄今尚无比较系统的报道。我们于1978年3—7月,对滇池水系5个主要水域(盘龙江、滇池、螳螂江、普渡河、金沙江)及所属11个选设的采集站[松华坝(松华水库)(对照点)、大观楼、海埂、观音山、呈贡、昆阳、海口、温泉(温青  相似文献   

18.
吉林通化地区辉南县境内有火山口蓄水后形成的湖泊(通称龙湾)三十余处。这类龙湾湖面积从几百亩到一千余亩,水深由几十米到百米以上,是山区主要的水资源。为了在渔业或其他国民经济方面合理利用,我们于1974年5—10月,在地区和县有关单位协助下,对有代表性的几个龙湾进行了调查。样品的采集在春、夏、秋三季各进行一次,除浮游生物用生物量(何志辉,1979年《动物学杂志》4期第53—56页)外,其他均按常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9.
汉沽污水库是一个以储存化工废水为主兼具生物自然净化作用的氧化塘。入库废水具很强的毒性,白鲢鱼、鲤鱼和鲫鱼的24小时半数致死浓度(24TLM)分别为3%、30%和58%;经自然净化作用后,在库区网箱放养的鲫鱼存活率达100%,性腺发育正常生长良好,表明氧化塘具明显的净化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已净化的废水对鱼类生理功能的影响,对试验鱼的肝组织结构与生化指标进行了探讨。 1981年、1982年(6—9月份)进行了两次试验,选用体长13.7±1.9厘米,体重28.7±13.7克来源于养殖场的鲫鱼。置于1厘米孔径,容积为1立方米的尼龙网箱,设在出水口附近,水深1.8米左右的库区。四个网箱共放鲫鱼120尾,试验52天后取出20尾移入盲肠水库养殖场净水养殖,观察其恢复情况。在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深海钻孔中的钙质超微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0年,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与美国拉蒙特-多尔蒂海洋观测所协作,使用远洋调查船“维玛号”共同进行南海第一阶段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作业时,在工区北部水深1304—3821米地区,采得若干活塞取芯柱状岩样。本文拟就其中的V36-06 PC-1井(下称V_1井)和部分PC-3井(下称V_3井)的钙质超微化石初步研究成果,作一介绍和分析。研究过程中承郝诒纯教授大力支持和关心,扫描电镜摄影由毕先梅和杨安国等完成,王珏善清绘图表,作者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