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霍乱弧菌脂多糖O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典生物型及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染色体DNA片段分别与载体质粒pUC18,B.S(M13~+)进行克隆,从克隆株中筛选到能表达霍乱弧菌脂多糖O抗原基因的重组子。它们所表达的脂多糖O抗原具有很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其重组质粒pMG-301、pMG-302经酶切分析表明,外源片段大小分别为8.4kb,7.6kb,较文献报道的16kb要小,而且基因结构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郑镇西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5,23(4):213-219
引起霍乱病世界大流行的病源菌、近几十年发生了两次大的变化,以此分类,前后发生了3次世界性大流行,分别由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和0139型霍乱弧菌引发。3个霍乱弧菌之间都有明显不同点,尤其O139型霍乱弧菌,它超脱01抗原范畴,预示着一次新的大流行开始。进一步的分析证明:O139型已远离古典生物型,而更相似於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表明三者之间的抗原漂移关系。本文就当今霍乱菌苗研究的几个途径,分别阐述了进展情况,并引用了大量的霍乱人体试验材料证明:01霍乱弧菌有很强的免疫力,提示霍乱菌苗研究的可行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5.
<正>伤寒沙门氏菌Ty21a——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伤寒活苗苗——已被键议作为公认的外源性保护性抗原的载体。这种杂交株的称之为EX645的衍生林可产生霍乱弧菌Inaba株的O-抗原,最近显示出对用霍乱弧菌攻击的人类志愿者诱导低水平的抗临床霍乱的保护作用。尽管在口服EX645菌苗后产生强的局部性刺激和系统的体液抗-伤寒脂多糖(LPS)抗体应答,它们对霍乱弧菌O-抗原的应答却是低水平的。所观察到的抗霍乱弧菌攻击的低水平保护则属于不充足的局部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6.
7.
<正> OI群霍乱弧菌根据耐热菌体抗原(或O抗原)可分成小川和稻叶两个主要血清型。虽然都具群菌体抗原A,但可被所属的型特异菌体表面抗原B(小川因子)和C(稻叶因子)分开。1962年,大阪检疫处从港湾海水中分离到一株海洋弧菌,此菌与OI霍乱弧菌抗血清及小川因子血清产生凝集;称之 相似文献
8.
9.
L-精氨酸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L-精氨酸(L-Arg)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肺损伤炎症反应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Arg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舌下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肺损伤模型,分别于给予LPS3h和6h后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及LPS组,ip)和L-Arg(500mg/kgip)(L-Arg治疗组),治疗3h。每组8只动物。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肺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肺损伤后NF-κB活化,明显从细胞浆移位于细胞核,表达量也显著增加;ICAM-1基因表达上调;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肺损伤3h用L-Arg治疗3h后,NF-κB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限制,NF-κB的表达量、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相应的LPS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肺损伤6h用L-Arg治疗3h对LPS引起的以上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LPS3h后给予L-Arg可减轻内毒素性肺损伤,抑制核因子的活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断NF-κB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减轻炎症反应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O-抗原是由多糖重复单元组成的多聚糖,表达于细菌的外膜,具有多样性,是划分沙门菌血清型的重要依据。O-抗原多糖由多基因协同作用而合成,这些基因在沙门菌基因组上成簇存在,形成O-抗原基因簇。O-抗原多糖也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在沙门菌入侵宿主、体内存活、定殖等致病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O-抗原还是沙门菌主要的保护性抗原,能激发宿主产生高水平抗体并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成为疫苗研究的靶点。本文综述O-抗原多糖的基因结构和合成、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细胞水平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保护作用以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影响,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PC12细胞常规培养后,建立LPS损伤模型,随后MTT观察不同浓度的LPS对PC12细胞损伤及NGF对LPS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用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最后RT-PCR检测NF-κB的含量。结果:①PC12细胞LPS损伤有浓度梯度,随着LPS浓度的增加,PC12细胞的存活率不断下降;LPS损伤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NGF,LPS损伤均有明显的改善。②显微镜观察显示PC12细胞形态学上的改变,表明NGF对LPS损伤有保护作用。③RT-PCR结果显示,LPS损伤细胞的NF-κB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细胞,而药物治疗组的NF-κB表达量则接近于正常细胞。结论:目前,神经生长因子在脑内炎症后的细胞修复作用报道甚少,而本实验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PC12细胞LPS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损伤后再修复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ELISA以12株单克隆抗体(McAb)对55株EI Tor弧菌和用遗传学方法突变的28株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四种常规分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用12株McAb可将55株El Tor弧菌分成11种抗原决定簇和18个McAb型,将遗传学方法的突变株分成9种抗原决定簇和10个McAb型。其中一株McAb2B_1H_1F_3能识别所有55株EI Tor弧菌和大部分突变株霍乱弧菌,表明有种的特异性;其余11株McAb与各型霍乱弧菌的抗原反应,均有差异,与这些菌株的反应百分比各不相同(21.0%~100%),表明可能存在着亚型和亚群。文中着重讨论了用McAb研究分析抗原的重要意义和McAb用于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12)
基于苦荞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到1条苦荞过敏原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TBW17,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抗原表位分析。结果表明,TBW17含有1个48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多种植物过敏原蛋白同源性达52.20%~97.48%,蛋白家族分类显示其归为过敏蛋白中常见的Bet v1家族。抗原表位预测分析表明,该编码蛋白的T细胞表位位于91~99位,而B细胞表位位于第9~17、45~53和59~66位。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对苦荞过敏原蛋白的检测和致敏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McAb)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细菌学研究中。目前,国内外研究制备的抗霍乱孤菌脂多糖(LPC)和抗霍乱弧菌肠毒素(CT)及其亚单位的McAb达100多株,为霍乱弧菌抗原分析、CT及其亚单位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鉴别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PC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LPS模型组、原儿茶酸预处理组(PCA+LPS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Dex+LPS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5mg·kg-1脂多糖腹腔内注射诱导急性肺损伤。6h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浓度;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ATF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损伤明显,肺泡内出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及总蛋白浓度增加,肺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ATF2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原儿茶酸预处理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及总蛋白浓度、肺组织中p38MAPK/p-p38MAPK、p-ATF2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PCA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p-ATF2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肺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碳吸入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降解血红素的主要代谢产物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抑制细胞凋亡作用,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肺组织过氧化、炎症性损伤及大量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正是导致肺损伤(lung injury,LI)的关键.由此我们猜想,CO有可能通过上述机制对LI起保护作用.通过静脉注入LPS(5 mg/kg体重)诱导大鼠LI,观察吸入室内空气或2.5×10-4(V/V)CO 3 h后,肺氧化酶学、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凋亡、HO-1表达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静脉注入LPS诱导LI后,CO吸入组大鼠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细胞凋亡分别为(0.91±0.25)pg/mg蛋白、(0.64±0.05)pg/mg蛋白、(1.02±0.23)nmol/mg蛋白、(7.18±1.62)U/mg蛋白、(1.60±0.34)%,均显著低于LI组的(1.48±0.23)pg/mg蛋白、(1.16±0.26)pg/mg蛋白、(1.27+0.33)nmol/mg蛋白、(8.16+1.49)U/mg蛋白、(3.18±0.51)%(P<0.05).CO吸入组HO-1、白细胞介素10(interlukin-10,IL-10)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分别为(5.43±0.92)、(0.26±0.07)pg/mg蛋白、(60.09±10.21)U/mg蛋白,它们均显著高于LI组的(3.08±0.82)、(0.15±0.03)pg/mg蛋白、(50.98±6.88)U/mg蛋白(P<0.05).与LI组相比,CO吸入组肺损伤减轻.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CO吸入通过抗氧化、抗炎症、抑制细胞凋亡、上调HO-1表达而减轻LPS诱导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