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疱疹病毒α亚科,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为双链DNA病毒。原发感染可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全球流行性疾病——水痘;潜伏病毒的再激活感染可引发典型的疼痛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及不典型的内脏器官感染。日本和美国分别自1987年和1995年开始实行给全体儿童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vOka)后,两国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降低。但VZV疫苗的不良反应,包括二次传播和突破感染等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研发更为有效、安全的新型疫苗。本文就VZV相关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水痘是常见的儿童疾病。预防水痘的理想方法是接种安全有效的水痘疫苗。自水痘疫苗应用于人类以来,各国学者作了大量研究。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水痘疫苗亦有了新的认识。现将近年来水痘疫苗研制进展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于疱疹病毒科α亚科,其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再度激活则引起带状疱疹。目前对其基因功能和疫苗的减毒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细菌人工染色(BAC)是一种新的用于大分子DNA克隆的载体系统,它具有容量大、遗传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将VZV全基因组克隆至BAC系统构建成VZV的感染性克隆,并利用现代基因修饰技术可极大促进对该病毒的研究。就近年来以BAC为基础VZV感染性克隆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仓尧卿 《微生物与感染》1998,21(3):12-14,27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致人类疾病的重要疱疹病毒之一。为预防水痘与带状疱疹,日本研制成功水痘减毒活疫苗,并出口到世界一些国家。本文就VZ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病毒的致病机制与临床特征、病毒感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痘疫苗株病毒与疫苗等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 从十七世纪末Jenner用种痘来预防天花至今已近二百年了。这种用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方法发展到现在已有效地控制了许多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接种免疫通常采用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但它们都有某些局限性。有些微生物难以在体外培养;血浆疫苗制品可能带有其他致病因子;减毒活疫苗可能进一步突变而增加毒性等  相似文献   

6.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仪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水痘疫苗在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暴发疫情中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2012年水痘暴发疫情的学校,按年龄分层,以接种水痘疫苗作为暴露因素,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评价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共有143名学生纳入研究对象,水痘疫苗的保护率为69.18%。按年龄分层分析发现,6~7岁组水痘疫苗保护率为86.12%,而9~11岁组水痘疫苗未显示保护作用。结论水痘疫苗对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暴发疫情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疫苗免疫机体后所产生的抗体衰减,小学高年级学生应适时加强接种一剂次水痘疫苗。  相似文献   

8.
<正>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预防手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防疫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同时由于其利税高、产废排污小、并能有力带动周边健康产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等特点,我国疫苗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1例由疫苗株病毒引起成人水痘的病例,以提高对水痘疫苗二次传播的认识。从1名23岁女性水痘患者皮肤水疱中采集水疱液,接种至人胚胎成纤维细胞,3d后观察到细胞发生病变效应。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gE`糖蛋白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阳性。测序分析显示,分离到的毒株其疫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Oka疫苗株一致,为疫苗株病毒。回顾性调查显示,患者没有水痘史和疫苗接种史,病毒可能来自1名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接种疫苗后发生带状疱疹的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水痘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1~15岁儿童水痘突破病例的疫情数据及广州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共报告水痘突破病例176例,发生率1.20%,全年12个月均有报告病例,冬季高发,全区均有报告,以南源街道位居首位(14.20%),男女比例为1.63∶1,主要集中在5~<10岁儿童,以小学生为主(64.20%)。突破病例发病与接种疫苗最短间隔64 d,最长11年,平均发病间隔为(4.57±3.49)年,发病间隔分布呈正态分布(P=0.200,偏度=0.203,峰度=-1.576),发病高峰为接种疫苗后2~7年间。结论广州市荔湾区2015年水痘突破病例发生率较高,5~<10岁儿童为高发人群;为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水痘突破性病例,建议4岁儿童接种第2剂次水痘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