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来自苹果的8对EST-SSR标记对48份梨(Pyrus)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分析其在梨属植物上的通用性.结果表明,8对EST-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上均能扩增出与苹果大小相似的产物,所有引物共检测到140个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9个,多态性比例为92.14%,并且可成功区分不同品种.根据EST-SSR标记所揭示的多态性和UP-GMA法聚类分析,48份梨种质资源在相似系数0.62处可分为东方梨和西方梨两个种群,而中国的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砂梨(P.pyrifolia Burm.f.Nakai)和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相互交错在一起,没有独自成组.可见,苹果的EST-SSR标记在梨上具有高度的可转移性,可应用于梨属植物的资源评价及遗传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苹果*杏,桃亚科间杂交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亲缘远近虽与杂交亲合性有关,但不是绝对的。例如蔷薇科和禾本科,不仅种间能自由组合,而且属间杂种也不少见,更有甚者,莎草科还有亚科与亚科之间自由杂交的杂种。梨亚科各属间形成属间杂种的有:山楂花楸、梨山楂、梨榅桲及花楸梨等。1978年以来,我们探索苹果×杏、桃,在蔷薇科亚科间进行杂交。开始便多配组合,多杂交花朵,从中筛选亲合力强的苹果品种作母本,用常规杂交法去雄  相似文献   

3.
枇杷未成熟胚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胚的培养已广泛地应用于育种等研究,其中梨亚科果树胚的培养主要集中于梨和苹果[3,7],对枇杷胚培养尚少报道。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系原产于我国的亚热带常绿性梨亚科果树,由于其上市季节早,又有治咳等效用,作为鲜果或罐头,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4.
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1920)又名山楂红蜘蛛,主要危害苹果、梨、桃、山楂和李等蔷薇科果树。山楂叶螨的分类归属在叶螨属Tetranychus与双叶螨属Amphitetranychus之间存在争议。因此,获得山楂叶螨的线粒体基因组可在解决其分类问题上提供更多依据。本研究通过长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得到完整山楂叶螨基因组,其大小为13 085 bp,共注释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和22个tRNA。对tRNA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后发现有大量长度收缩的tRNA无法折叠成经典三叶草结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山楂叶螨与叶螨属的物种进化关系较近,但是山楂叶螨与叶螨属物种的遗传距离大于叶螨属内的遗传距离,因此通过对山楂叶螨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支持山楂叶螨独立出叶螨属并归入双叶螨属。  相似文献   

5.
基于cDNA芯片的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新S-RNase基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对梨栽培中授粉品种选择和遗传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梨S-RNase基因荧光标记的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梨品种荧光标记的cDNA特异产物;进一步完善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以被检测梨品种cDNA特异序列与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杂交检测不同梨品种S基因型,并发现新的S-RNase基因。结果表明:利用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鉴定了泸定王皮梨、兴山24号、弥渡百合等35个未知S基因型梨品种,确定了各品种的S基因型。结合PCRRFLP及DNA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发现了7个新的S-RNase基因资源,获得了新S-RNase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各新S-RNase基因均具有S-RNase基因特异区域序列的典型特征;进化分析显示7个新S-RNase基因主要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S-RNase类群,且存在种间和属间比种内和属内进化关系更近的现象。7个新的S基因分别命名为:PpS_(53)(Pyrus pyrifolia S53)、PpS_(54)、PpS_(55)、PpS_(56)、PpS_(57)、PpS_(58)和PpS_(59),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X581753、KX581754、KX581755、KX581756、KX581757、KX581751和KX581752。  相似文献   

6.
梨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其与苹果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水’为母本、‘砀山酥梨’为父本杂交所得的F1代104株单体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应用Jionmap 3.0作图软件,构建了一张包含104个SSR分子标记,分属于18个连锁群的梨遗传连锁图谱,覆盖梨基因组总长831.8cM,平均图距为8.0cM。根据定位到该图谱上的SSR标记与苹果‘Fiesta’图谱进行比较,25个共有的SSR标记将该图谱和苹果图谱各连锁群连接起来,这些标记不仅呈现良好的共线性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也很相近。研究认为,SSR标记作为锚定引物,可以与不同物种的遗传图谱相比较整合,为不同物种之间遗传信息的转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该研究为梨树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分离以及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NCBI网站获取‘金冠’苹果基因组数据,在每条染色体上随机设计4对共68对引物。利用梨品种‘黄冠’和‘莱阳茌梨’及其F1代杂交群体(共94个单株)对这些引物的应用性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该群体遗传多样性。(1)引物扩增结果显示,有40对引物可以扩增出预期目的条带,占设计引物数量的58.82%,其中16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6对多态性引物扩增产物的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312 5,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001 4,平均杂合度观测值、期望杂合度和香农指数分别为0.548 3、0.490 5和0.746 2,表明可以在梨上运用。研究证明,SSR位点在苹果与梨之间可以转移应用。  相似文献   

8.
梨象鼻虫俗名梨虎、梨猴、钉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学名Rhynchites coreanus Kono。为害梨、苹果、桃,1958年在山西省隰宁县观察,除为害梨外,尚未发现为害其他果树。如槟沙果与梨树相距很近,但均未受害。 据调查,我县山区梨树约占全部果树的60%左右。当梨果长到枣大时,成虫大量食害,果面被  相似文献   

9.
梨网蝽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魁杰  王志春 《昆虫知识》1991,28(3):143-145
<正> 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又名梨花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由于发生规律不明,防治抓不住关键,近年来苏北黄河故道果区发生为害较重。1986~1988年我们对其发生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一、发生与为害 梨网蝽在本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杏、樱桃、海棠等蔷薇科落叶果树,其中苹果受害尤重。据在淮阴县果林场调查,重害园苹果树干翘皮内平均每平方厘米有越冬成虫5~10头,单株树干根际枯草落叶下虫量可达数千头。生长期间,100叶一般有虫20~30头,多达千头以上。4~11月发生,7~8月为  相似文献   

10.
利用苹果属的EST-SSR标记对33份木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分析引物在木瓜属中的通用性。筛选出15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9对引物显示多态性,共扩增出7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83.10%,并且可成功区分不同种。PIC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45,Nei’s基因多样性(H)、Shannon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45、0.71。根据EST-SSR数据的UPGMA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五大类,木瓜属的不同基原样本各聚为一支,能很好地将5个种植物区分,显示出单系性。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属的EST-SSR标记在木瓜属上具有高度的可转移性,可应用于木瓜属植物的资源评价及遗传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苹果EST-SSR分析木瓜属种质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苹果属的EST-SSR标记对33份木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分析引物在木瓜属中的通用性。筛选出15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9对引物显示多态性,共扩增出7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83.10%,并且可成功区分不同种。PIC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45,Nei’s基因多样性(H)、Shannon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45、0.71。根据EST-SSR数据的UPGMA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五大类,木瓜属的不同基原样本各聚为一支,能很好地将5个种植物区分,显示出单系性。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属的EST-SSR标记在木瓜属上具有高度的可转移性,可应用于木瓜属植物的资源评价及遗传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苹果潜叶蛾是苹果树上的一种新害虫,它与白杨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极相近似,据作者鉴定与白杨潜叶蛾应同为一属,是属于潜蛾科(Lyonetiidae)。这种害虫于1951年发现于山东济南市及烟台市,为害苹果、海棠、沙果、兰叶海棠、山荆子及其他苹果属植物,少数为害梨及洋梨。1951—1953年在烟台此虫为害苹果甚烈,曾造成部分果园的灾害,据近年了解此虫现在分布于山东省胶东地区、济南市、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苹果属植物染色体数目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观察了中国苹果属植物17个种22个材料的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指出,多倍体在全部研究材料中占44.6%,其中有些种因材料来源不同,其倍数性各异。本结果可供我国苹果遗传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刺盲蝽属(Campylomma)昆虫既可取食植物如棉花、苹果、梨、芒果和茄子等,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又可捕食多种害虫并成功地应用于生物防治.在害虫与益虫之间难以作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介绍了该属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旨在为该属昆虫作为害虫和天敌昆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新收集的苹果属栽培种楸子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明确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为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砧木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利用荧光SSR构建研究材料的指纹数据,主要利用GenAlEx 6.501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利用POPULATION 1.2软件基于Nei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ur-Joining(NJ)树,并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9对SSR引物共检测出390个多态性等位变异,平均多态性等位基因数为20.52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9.399,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06和0.86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446,高于以往研究的苹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基于Nei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9167处155份材料可以分成3个类群,3个类群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并没有完全按来源地划分为相应的类群。群体结构分析将155份材料划分成了2个稳定的群体,群体结构分组与NJ聚类有相似的结果,其中150份材料的Q值均大于0.6,血缘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的结构和多样性,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饲喂金冠苹果的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的16S rRNA V4变异区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 共获得桃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229043条reads,聚类为2112个OTUs,注释得到27个门,65个纲,124个目,205个科,281个属;共获得梨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240389条reads,聚类为957个OTUs,注释得到22个门,46个纲,89个目,145个科,180个属.桃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以变形菌门(87.98%±5.29%)、厚壁菌门(3.91%±1.19%)和放线菌门(1.04%±0.47%)为主;梨小食心虫肠道细菌以变形菌门(50.06%±19.56%)、厚壁菌门(32.02%±8.48%)和蓝细菌门(25.24%±10.28%)为主.两种食心虫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本研究结果看,即使均以苹果为寄主,两种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结构和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桃小食心虫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比梨小食心虫丰富,这可能与两者不同的取食特性和消化机制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后期揭示肠道微生物与两种食心虫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室内饲养梨小食心虫幼虫脱果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不同果实室内饲养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的效果及幼虫脱果的动态,以新红星苹果、富士苹果和大金星山楂饲养梨小食心虫,逐日记载幼虫脱果数量,并进行逻辑斯蒂(logistic equation)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相同接卵数和相同饲料重量的情况下,3种饲料得到的幼虫数量高低次序为:新红星苹果>红富士苹果>大金星山楂。其中,新红星苹果每千克产虫量为27.7头,显著高于其它两种饲料。经逻辑斯蒂方程拟合可知,两种苹果幼虫脱果各时期及盛期历期相差较小;而以山楂饲喂的幼虫脱果各时期均比苹果饲喂的梨小食心虫提前45 d,但盛期历期均为6 d左右。由此可知,梨小食心虫幼虫脱果动态可能与寄主水果种类关系较大,而与同种水果不同品种关系较小,这也可能是造成梨小食心虫各代发生重叠及混栽园受害严重的原因。因此,本研究不仅对在室内饲养梨小食心虫具有指导作用,且为测报防治田间脱果幼虫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北方广大区域内为害苹果、槟沙果、梨、桃、杏、李等果树的球蚧主要有三种,即朝鲜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苹果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和皱球蚧Eulecanium kuwansi Kanda。它们都属昆虫纲同翅目蚧总科的蚧科(Coccidae)。在形态上尾部虽都具尾裂和二块肛板,但却分别属于不同的三个属,即毛球蚧属(Didesmococcus)、褐球蚧属(Rhodococcus)和大球蚧属(Eulecanium)。它们的外观、地理分布都相近似,过去不但在生产上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索不同成熟度的苹果、桃、梨果实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寄主果实不同发育阶段采果,并在室温(26±0.5)℃,L:D=15:9,RH=70%±10%条件下,测定了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成熟度的桃、梨、苹果果实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并组建了其生命表。[结果]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成熟度的苹果、桃、梨果实上的生长和繁殖有显著差异。幼虫发育历期在幼果期的寄主果实上无显著性差异,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以桃最短(10.44 d,9.42 d)。总存活率在幼果期和膨大前期、膨大后期为苹果最高(3.47%,13.04%,25.35%),果实成熟期为梨最高(39.70%)。单雌产卵量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前期为苹果最高(138.33粒/雌,145.33粒/雌),果实膨大后期为桃最高(151.90粒/雌),成熟期为梨最高(182.12粒/雌)。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净生殖率幼果期为苹果最高(8.60),果实膨大期为桃最高(19.42),果实成熟期为梨最高(47.44)。内禀增长率幼果期苹果最高(0.0632),果实膨大前期为桃最高(0.0210),果实膨大后期为桃最高(0.0999)成熟期为梨最高(0.1117)。[结论]幼果期最适宜的寄主为苹果,果实膨大期最适宜寄主为桃,果实成熟期最适宜寄主为梨,这为揭示梨小食心虫在不同寄主间转移为害规律和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是一种天然抑制剂,对植物有多种多样的作用,新近研究报道,它是乙烯生物合成的一种新的抑制剂。本文用水杨酸处理番茄、苹果、梨等果实,储藏在室温下,不时检查SA对果实贮存保鲜的影响。其结果表明SA处理的果实,PG活性比对照低,而硬度大,抗病力强。番茄,苹果和梨的无病好果率比对照果提高10%以上。上述结果证明,用SA处理绿熟番茄及梨和苹果,能有效保存果实新鲜,增强抗病力和延长货架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