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北京地区土壤缺磷,我们从1973年起进行了磷细菌肥料(简称磷菌肥)有效施用条件、解磷作用、刺激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对磷细菌的影响等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磷菌肥的有效施用条件菌肥的效果有赖于菌肥微生物在根际的繁殖和活动。创造适合的良好环境,才能有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5406”菌肥生产中用饼粉作原料,但有些地区饼粉来源困难,以及高温、潮湿地区,饼粉极易发霉,如果消毒不很彻底,母剂也易发霉变质,影响菌肥生产。1960年以来,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初步解决了“5406”菌肥生产中的代料问题。  相似文献   

3.
选择了三株分别具有固氮、溶磷和解钾功能的芽孢杆菌生产菌肥。试验表明 ,无论是单一菌肥还是复合菌肥的保存期都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单一菌单独处理的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 4.2 %、2 1.3%和 8.2 % ,混合菌处理则增加6 .6 %、32 .2 %和 10 .3% ,混合菌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菌 ,所选菌株具有土壤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菌肥的作用研究及其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菌肥对作物及土壤的作用 ,分别归纳了菌肥中自生性肥料、共生性肥料、抗生性肥料各自的作用 ,以及菌肥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5406”菌肥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大干快上提供了一种肥源。但是,在生产、应用菌肥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例如:生产菌肥需用大量肥土;堆制菌肥要化一定劳力;造肥用肥要紧扣季节。尤其是在移栽水稻的大忙季节,往往都存在着劳力紧、农活忙的矛盾。因此,许多生产队往往来不及把饼肥做成菌肥就直接下了田(每亩80—100斤)。为了更好地提高饼肥的肥效和改革“5406”菌肥在  相似文献   

6.
①会议代表在准阳县白楼公社参观小麦田施用“5406”菌肥及单施饼肥的大面积对比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制剂是新世纪实行绿色农业的重要技术保障,关键是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效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特定的肥效或其他生理功能,导致增产,微生物肥料包括根瘤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5406菌肥,植物根际促生菌,VA菌根等等,有机肥料堆制剂中含有多种降解农业有机废料的菌种,可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养份利用率,由于微生物本身的特殊性,相关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领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出现明显的伪科学,科研、生产、行政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全民科普水平,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依靠专家设计严格试验,优选可靠技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有机肥配比下解磷固氮细菌对土壤养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影响,可为筛选合适的菌肥类型、有机肥配比和施肥周期提供参考。试验设置0%、4%、8%、12%(质量比)4种有机肥配比,选择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2种解磷菌和褐球固氮菌、巴西固氮螺菌2种固氮菌,以亚热带贫瘠黄棕壤为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28 ℃、避光)持续土壤培养60 d,以探讨不同有机肥水平和不同取样时间(培养第3、8、16、30、45、60天)4种细菌单独或混合接种对土壤有效态养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有机肥含量的增加,菌肥处理土壤的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逐渐提高,表现为12%>8%>4%>0%。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养分基本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对于单施有机肥,配施有机肥和菌肥能够显著提高和延长菌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增益。菌肥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在不同有机肥配比下呈现不同的规律: 有机肥含量较低(0%~4%)时,虽然菌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但在初期各菌肥间差异并不显著;随着有机肥含量的提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解磷菌(尤其是巨大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有效磷含量,固氮菌(尤其是巴西固氮螺菌)显著提高了有效氮含量。4种细菌混合菌肥主要呈现解磷功能,比单施解磷菌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而固氮功能未得到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酶活性受土壤培养时间和碳氮比的影响。因此,针对该土壤类型,菌肥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菌肥特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有机碳的输入和土壤碳氮比的大小,配施合适比例的有机肥(8%~12%)能够提高并延长菌肥的改良效果;每45~60 d需进行菌肥复施,以保证其存活率和持续效果。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和菌肥配施可改善土壤供肥能力, 有望在玉米化肥减量和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在常规施肥和氮磷钾同时减量20%的基础上, 分别配施有机肥和菌肥, 测定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 结合土壤养分动态, 评价有机肥和菌肥在玉米减肥增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与常规施肥相比, 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和菌肥的玉米产量可达到常规化肥水平, 且分别比化肥减量20%处理增产19.8%和26.6%, 玉米收获指数提高32.7%和32.8%; 相比减量化肥, 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均提高了玉米净收益和偏生产力, 并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籽粒中氮、磷、钾的分配比例, 且均达到了常规化肥处理的水平。在玉米三个生长期, 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可较减量化肥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 增幅分别为21. 2%—26. 8%、1. 4%—20. 4%、7. 9%—25. 3% 。总体上,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可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供应, 增加玉米籽粒氮磷钾分配比例, 提高玉米收获指数, 实现氮磷钾肥同时减量但不减产的目标, 可在云南等地作物的减肥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集滨海盐渍土开展盆栽试验,分析施加有机肥、木霉菌剂及菌肥对枸杞氮素吸收、同化、积累和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揭示木霉对盐渍逆境下枸杞的促生机理。有机肥为木霉菌肥的灭菌物,不含木霉活菌,但两者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施加有机肥、木霉菌剂和菌肥处理较对照均显著提高了根系分生区NO3-、NH4+内流速率和成熟区NO3-内流速率,且施加菌肥的提升幅度高于施加有机肥。与对照相比,盐渍土壤施加木霉菌剂及菌肥显著增加了根、茎、叶生物量和氮含量以及植株氮累积量,增强了枸杞根和叶中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了枸杞氮素吸收效率、光合速率、稳定碳同位素丰度值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而且施加菌肥的效果明显优于施加有机肥。综上,木霉能增强盐渍逆境下枸杞氮素吸收、同化和积累,提升光合固碳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最终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利用高效的生物防治技术来预防农业病虫害,如微生物菌肥。通过有效施用微生物菌肥能促使植株生长、增加作物产量。但从目前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来看,由于对微生物菌肥的常规应用方法不够熟悉,农户只认可NPK含量高的肥料,而忽略了长期利用化肥对土壤的破坏,微生物菌肥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尤其是在如今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微生物菌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肥料领域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多效有机菌肥的概念、研制、特性及期应用情况,同进还指出了该菌肥在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太子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存在连作障碍问题。本研究利用促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和Burkholderia为主)研制的不同微生物菌肥,对太子参连作障碍进行消减处理。以未施肥(CK)、正茬(NP)、重茬(SP)、Bacillus subtilis菌肥(1号)、Burkholderia菌肥(2号)、Bacillus subtilis和Burkholderia混合菌肥(3号)等不同处理的太子参根围土壤为供试土样,分析不同菌肥对连作太子参根围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评价不同菌肥对太子参连作障碍消减效果。结果表明:3种外源微生物菌肥都能显著提高重茬太子参的产量,其中菌肥1号、2号和3号处理的产量比重茬地分别增产107%、112%和96%。另外,3种微生物菌肥显著提高连作太子参的土壤p H值,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及降低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说明微生物菌肥中含有的大量功能菌能有效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与利用。结合DGGE发现菌肥2号与3号处理的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正茬接近,其结果通过q PCR进一步验证。这表明微生物菌剂施加在重茬土壤中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朝着正茬的根围微生态方向演变,即菌肥具备减少连作病害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潜力,同时可改善土壤质量,为优化太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1958年大跃进的声浪中,勤工俭学的高潮下,我校创办了細菌肥料厂,生产了硷細菌肥料和抗生菌肥料等。据苏联和我国的无数次試驗証明,硷細菌肥料无论在黑鈣土或非黑鈣土对馬鈴薯都有稳定而较高的增产效果。抗生菌肥料对各种作物有促进生长,防止病害等作用。为了驗証我校生产的这两种菌肥的效率,并研究在砂质壤土条件下对馬鈴薯的增产效果,結合学生的生产劳动在本校生物实驗园地內作了硷细菌肥料和抗生菌肥料对馬鈴薯的增产效果的两項田問試驗,并对增产因素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解磷菌PSB-R进行分类学鉴定,确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通过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NovaSeq PE150对PSB-R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预测了与解磷能力相关基因及其他植物促生基因组成情况。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检测了PSB-R最大解磷能力为805.199 mg/L,连续培养10代后解磷能力稳定且对多种难溶性磷酸盐均具有溶解能力。本研究为解磷菌解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因组数据基础,同时证实PSB-R具有应用于菌肥的潜力,为后续解磷菌肥的研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70年7月华国锋同志亲临视祭的湖南省长沙县金井区菌肥厂在试制新菌药。匕海第三制药厂青霉素分装车间工人积极开展各项操作技术表演赛. 四川省什邡县永兴公社社办菌肥厂,在厩有生产基础上,又在试制生产钾细菌肥料. 浙江省■善县东方红大队赤脚医生在给 安徽省肥东县龙塘人民公社知识青年。五·七。制药小组正在田井水消毒,防止通过饮水传染疾病。 间试验自己生产的杀螟杆酋·抓纲治国迎跃进 生产形势无限好~~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为了从多方面增加肥源,促进农业快上,我省1966年开始学习和试验“5406"菌肥,逐渐在全省推广。由于广泛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5406”菌肥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也有一些改进。几年来,以“5406”干母剂粉拌种催芽的方法效果比较稳定,用量每亩1—3斤,经济效果好,群众容易接受。现将早稻用“5406”干母剂粉拌种催芽方面的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冬季,用土温床生产“5406”菌肥,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光能,不需燃料,成本低;(2)发酵快,易升温;(3)方法简单易行;(4)安全。为冬季增温不用燃料生产“5406”菌肥,开辟了新途径。土温床生产“5406”菌肥的方法一、土温床的设置选朝阳避风处,挖1丈长、3尺5寸宽、2尺深的长方坑,下垫晒干的稻草7—8寸(压实后5寸左右),并  相似文献   

19.
菌肥     
“五四○六”抗生菌肥可转化土壤中氮、磷,刺激作物生长,还有一定抑制病菌的作用。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制剂也是菌肥,目前推广较多的是紫云英、苜蓿、苕子和花生根瘤菌肥。一个根瘤就象一个“地下  相似文献   

20.
绿色食品生产中土壤作物系统铅的积累与迁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Pb在土壤-作物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并结合水稻绿色食品生产,进行了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及其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全Pb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递减,收获后土壤全Pb含量在0~15和15~30cm分别为11.14和9.37mg·kg^-1.水稻根从土壤中吸收Pb,并向茎、叶和籽粒中迁移.在同一生长期,水稻植株不同部位全Pb累积态势为:根>茎叶>籽粒.在不同生长期,随水稻生长发育,全Pb含量缓慢增加,至收获时,606—14和辽粳294籽粒中全Pb含量分别为0.008和0.007mg·kg^-1,均低于绿色食品标准.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可以用有机肥或生物菌肥来代替无机肥进行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