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羊牛 《古生物学报》2003,42(2):282-282
以著名古人类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吴汝康和古植物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李星学为主编 ,中科院院士吴新智和研究员穆西南为副主编 ,由 2 0余位古生物、古人类学家撰写的《南京直立人》(HomoerectusfromNanjing)一书 ,已于 2 0 0 2年底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学术著作的面世 ,为我国古人类学及相关学科添写浓重的一笔。本书是在南京汤山早期人类文化遗址综合研究专家组的组织下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9位多学科专家协力合作下 ,经过 10年艰辛考察研究的结…  相似文献   

2.
经各方努力 ,2 0 0 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这一人类基因组学界的传统盛会 ,将于 2 0 0 2年 4月 1 3— 1 7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本次大会特请谈家祯院士为名誉主席 ,陈竺院士和强伯勤院士为本地组委会主席。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 (HumanGenomeMeeting,简称HGM)是由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manGenomeOrganization ,简称HUGO)主办的一年一度的著名全球性学术大会 ,此次将是第七次。这将是首次在中国 ,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一会议。前六届会议分别在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苏…  相似文献   

3.
邓涛 《人类学学报》2022,(4):I0001-I0001
1982年8月,吴汝康、吴新智两位先生创办《人类学学报》,至今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作为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其内容涉及人类、人类祖先以及人类近亲的灵长类的生物学、演化、行为、文化等特征或规律;相关研究人员分散在不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因周口店发掘与研究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是中国古人类学及整个古脊椎动物演化研究的中心。与人类起源与演化相关的古人类化石研究、旧石器考古研究以及相关的体质人类学及灵长类研究一直是古脊椎所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崔娅铭 《化石》2016,(1):76-77
2015年11月《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崔娅铭博士、吴新智院士与安徽省博物院、安徽和县博物馆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和县人脑颅化石形态.该研究扩展了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脑颅的形态变异范围,在中国中更新世直立人可能共存着不同的支系,这使得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的演化历史要比以往研究所认为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和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 15~ 18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会议主题是 2 1世纪的医学遗传学。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2 0 0余人 ,汇编论文 186篇 ,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医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单基因疾病与肿瘤等复杂疾病、群体遗传学、临床遗传学以及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大会邀请我国著名专家和海外学者作了 12个学术前沿进展专题报告。他们是刘德培院士 :功能基因组学 ;杨焕明教授 :基因组学 ;黄淑…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是一家独立的非赢利机构 ,迄今已有逾十年的历史了 ,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是该组织举办的全球性重要会议。 2 0 0 2年 4月 14~ 17日 ,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 (HGM 2 0 0 2 )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国内的代表 45 0人和来自国外的代表 75 0人参加了盛会。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席Lap -CheeTsui和本地大会主席陈竺、强伯勤等主持了会议。大会就人类基因组研究问题举行了几十场专题演讲 ,其中包括 :单核苷酸多态性图谱的医疗应用 (美国Pui-YanKwok) ;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比较基因组…  相似文献   

7.
《遗传》2002,(1)
为了加强我国人类医学遗传学的学术交流 ,及时追踪当今国际遗传学发展 ,总结遗传学研究成果和经验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2 0 0 2年全国人类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大会主题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医学遗传学”。会议将于 2 0 0 2年 9月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 ,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遗传学专家就人类医学遗传学相关领域做专题报告 ,并进行交流讨论。本次大会按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大会给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征文内容 :人类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单基因病研究、多基因病研究、肿瘤遗传学、干…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8月31日~9月2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举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大会是中国生物工程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邀请了在生物工程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院士、专家作大会报告,众多高水平的一线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出席本次大会并作报告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康乐,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欧阳平凯、旭日干、范云六等。此次会议为推进和提升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搭建生物技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度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 (第七次年会 )于 2 0 0 2年 4月 14日 - 1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是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 (HUGO)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全球性学术大会 ,由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办。大会有来自 5 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其中特邀发言嘉宾和主持 6 6人 ,海外 (含港台地区 )代表 70 0余人 ,国内大陆代表 4 0 0余人 ,人数创下了各届之最。大会共收到论文近 70 0篇 ,数量为历届之最。大会还同时举办展览 ,有近 4 0家海内外厂商参展。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 ,是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激光、光电子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 ,在温州市人民政府有关方面支持下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于 2 0 0 2年 1 0月 1 0、1 1日在温州市花园大酒店举行了“2 0 0 2年全国全固态激光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我国著名激光、光电子学专家刘颂豪院士、许祖彦院士 ,著名激光专家邓树森教授等就国内外全固态激光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做了专题报告。“2002年全国全固态激光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温州召开$中国光学激光专业分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3次学术年会于2005年4月23-25日在江苏常州举行,本次大会是近25年来我国古生物学界最大的一次古生物学工作者的聚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校、国土资源、石油、煤炭、化工、海洋、博物馆和出版系统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吴新智、戎嘉余、殷鸿福、金玉、陈旭,还有很多在读研究生和年轻古生物工作者。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和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的还有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耀新、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王…  相似文献   

12.
《化石》2000,(3)
2000年6月 ,在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10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5次院士大会期间 ,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 ,给参加大会的地球科学院士及有关人员 ,作了关于古人类学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列举大量人类化石材料为线索 ,简要回顾了古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古人类学认识的进展、目前学术界所取得的共识 :人类的历史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直立行走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特点 ;迄今已发现的化石表明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而后扩散开来。在研究的手段上 ,介绍了分子遗传学DNA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但同时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 0月 2 2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公寓隆重举行了“张树政院士八十寿辰庆典”活动。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康乐局长等送来了贺信 ,邹承鲁、杨福愉、王志珍、李季伦、张广学、周同惠、田波、郑儒永等院士以及许许多多的张树政院士的同事、朋友、学生等近 2 0 0人出席了庆典活动。张树政院士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在近 50年的科研工作中 ,为推动我国酶科学的发展和糖生物学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建立了国内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新技术 ;首次发现了多…  相似文献   

14.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0月 2 2日上午在中科院青年公寓隆重举行了”张树政院士八十寿辰庆典”活动。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中科院生物局康乐局长等送来了贺信 ,邹承鲁、杨福愉、王志珍、李季伦、张广学、周同惠、田波、郑儒永院士以及许许多多的张树政院士的同事、朋友、学生等近 2 0 0人出席了庆典活动。张树政院士是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在近 5 0年科研工作中 ,为推动我国酶科学的发展和糖生物学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建立了国内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新技术 ;首次发现了多种糖基酶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学报》2018,37(2):158-158
吴新智先生对中国古人类化石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发现,在整个更新世时期中国古人类化石具有一系列共同特征,并呈现镶嵌性表现特点;同时,部分中国古人类化石上有少量本土罕见但欧洲很常见的特征。基于这些发现,吴新智先生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解释中国地区的古人类演化。这张图展示了在北京周口店、陕西大荔、  相似文献   

16.
徐钦琦 《化石》2002,(3):31-31
双沟醉猿国际科学考察年会暨裴文中科学奖励基金会成立大会于2002年5月12~15日在南京、双沟两地举行。来自海内外100多位著名科学家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 :中国科学院陈宜瑜副院长的代表范蔚茗局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的官员木卡拉先生 ,刘东生院士 ,孙枢院士 ,吴新智院士 ,李吉均院士 ,闵乃本院士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教授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教授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宗培教授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朱敏教授 ,来自韩国的年过八十 ,德高望重的孙宝基教授 ,韩国旧石器学会的会长李隆助教授 ,来…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议”于 2 0 0 0 - 0 7- 1 6~ 2 0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 ,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B Wake、日本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松井正文等 1 7个国家的近 5 0名代表和我国大陆、台湾及香港地区的近 8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的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因事未能出席大会 ,他发来贺电并表示了歉意 ;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康乐副局长到会致贺。大会收到论文摘要近 1 5 0篇 ,基本涵盖了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学科。大会用语为英语 ,极少数英语有困难者用汉…  相似文献   

18.
吴新智 ,1 92 8年 6月 2日生 ,安徽合肥人。 1 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 ,1 96 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人类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从事解剖学、古人类学及灵长类学的野外调查、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他直接领导或参与领导的野外队先后发现了河南淅川和湖北郧西的直立人牙齿、山西丁村早期智人顶骨等古人类化石 ,主持过对公王岭和大荔等遗址…  相似文献   

19.
生物历史和人类学资料等揭示,生物演化和人类进化是2种不同的改变形式,遵循不同的规律:生物演化以物种结构修改适应环境,环境变化主导物种演化,演化无方向性,它维持了物种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人类进化是脑和工具意识突破,即出现"依靠工具"意识,它带来了工具进步性方向改变,并产生了人体适应工具、文化等的结构修改以及人的环境关系性质改变。论述了生物演化基本规律和人类进化独特性、"演化"和"进化"的区别、人类进化的"转折点"等。  相似文献   

20.
第十九届国际灵长类学会 (IPS)大会于 2 0 0 2年 8月 4日至 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主办的国际性灵长类学大会 ,由中国兽类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协办。大会主题为“关爱灵长类———爱护它们 ,保护它们 ,善待它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院士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词。大会秘书长魏辅文研究员宣读了国家林业局马福副局长发来的贺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黄大卫研究员在欢迎会上致欢迎词大会受到国内外广大灵长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