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是W.R.Maxon于1922年在江苏南京玄武湖发现,先后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属于极度濒危物种(CE)。  相似文献   

2.
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系我国特有的单属种植物,属兰科、金佛山兰属。由于分布范围狭窄,植物个体数量稀少,濒于绝灭,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载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金佛山兰具有花被辐射对称,无特化的唇  相似文献   

3.
薛凯  李敏 《生命世界》2023,(3):94-95
<正>手参属(Gymnadenia)植物的块茎成掌状分裂,形似手掌而得名,分布在欧亚大陆山地,全世界有23种,中国分布有5种。手参属植物是非常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块茎在市场上常年被高价出售。由于常年被滥掘乱挖,用作中药材和园林观赏,再加上生活环境遭到破坏,野生种群面积急剧减少。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已将手参(G. conopsea)、西南手参(G. orchidis)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4.
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在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云南梧桐被定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其后几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卷)中称:“由于云南中部地区开发早,自然植被破坏大,故云南梧桐的野生植株已难找到,野生植株几乎绝迹。”1998年世界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1997年度世界受威胁的树木名录中,将云南梧桐列为野外绝灭的3种中国特有植物之一(其中崖柏近年证实在城口县尚有野生种群分布)。因此,1999年8月,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没有…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修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彬 《云南植物研究》2010,32(3):221-226
保护植物名录是林政执法、科学研究、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活动的重要工具。修订对于保持名录上植物名称准确性和使名录及时反映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英文版《中国植物志》和植物名称数据库,对云南省政府1989年颁布的《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名录上214种植物中有60种是异名或基名,28种原中文名称被改变了,9种原拉丁名称拼写错误,3种错误鉴定,5种是裸名,其他109种植物拉丁名和中文名都无变化。修订结果将为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管理提供参考。最后建议建立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修订标准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蒜头果的民间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蒜头果的民间利用陆树刚蒜头果仅自然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至广西西北部的狭窄地带,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树种,又是油、材两用的重要经济植物和优良的石山绿化树种。植物学家认识蒜头果的历史很短。在1973年出版的《中国油脂植物手册》和《云南经济植物》中,蒜头果...  相似文献   

7.
经调查粤东地区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2 7种 (含栽培种 ) ,分属于 2 4科 2 6属 ,占广东境内分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 4 5 .8% ,占全国分布的 6 .9%。其中蕨类植物 1种 ,裸子植物 6种 ,被子植物 2 0种 ;确定为濒危植物的有 5种 ,稀有的 4种 ,渐危的 18种 ;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 1种 ,二级重点保护的 7种 ,三级重点保护的 1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 2种 (含栽培种 ) ,分属于 2 0科 2 0属 ,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 8.3%。其中蕨类植物 5种 ,裸子植物 6种 ,被子植物 11种 ;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 6种 ,二级重点保护的 16种。其国家保护植物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古老性强、中国特有现象突出等特点。对其名录特点和利用价值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量野生植物的生存正在遭受着威胁,对植物物种现状进行客观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为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我国编制了多个红色名录和保护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范围,是依法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基础,补充完善该名录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拟通过对现有名录进行客观评价,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更新完善提供合理建议。通过综合我国现有植物保护名录,建立统一表格,对各名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野生植物红色名录,将其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比较,对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更新前后的变化,分析各个名录间的相似性、差异性、完整性,对现有名录作出评价。我国现有名录中存在各名录评价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差别大、物种命名有争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不全面、国际名录与国内名录差别较大等问题。建议将193种野生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讨论范围,其中44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完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应重点关注1,313种野生植物,可以考虑将其纳入省级自然保护名...  相似文献   

9.
壮丽柳     
赵能 《生命世界》1995,(5):10-10
壮丽柳(大叶柳)(Salix magnifica)为稀有濒危植物,现已作为重点保护植物、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卧龙自然保护区(卧龙)、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宝兴)、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天全)的建立,为保护这个物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江西省有珍稀濒危植物95种。它们具有种类多、起源古老、分布范围广、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等特点,并且绝大多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在探讨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致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保护价值、地理区系特征及分布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古田山地区共有省级及以上野生珍稀濒危种子植物32科55属63种,其中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15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有15种,浙江省重点野生保护植物19种,其余物种分别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收录;保护区内的多数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狭窄,除少数保护植物如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Zucc.、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 Dunn、杨桐Cleyera japonica Thunb.等种类的种群较大外,其他种类的种群较小;长序榆Ulmus elongata L. K. FuC. S. Ding、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三小叶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Benth.ex Oliv.、金刚大Croomia japonica Miq.等种类零星分布于核心保护区,有少量珍稀植物如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 var. mairei (LeméeH. Lév.) L. K. FuNan Li、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等位于缓冲区或试验区;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属的区系成分较丰富,温带成分相对较多,中国特有属的濒危度较高,急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保护价值、地理区系特征及分布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古田山地区共有省级及以上野生珍稀濒危种子植物32科55属63种,其中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15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有15种,浙江省重点野生保护植物19种,其余物种分别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收录;保护区内的多数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狭窄,除少数保护植物如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Zucc.、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 Dunn、杨桐Cleyera japonica Thunb.等种类的种群较大外,其他种类的种群较小;长序榆Ulmus elongata L.K.Fu&C.S.Ding、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三小叶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Benth.ex Oliv.、金刚大Croomia japonica Miq.等种类零星分布于核心保护区,有少量珍稀植物如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var. mairei(Lemée&H.Lév.)L.K.Fu&Nan Li、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等位于缓冲区或试验区;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属的区系成分较丰富,温带成分相对较多,中国特有属的濒危度较高,急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12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等级、优先保护评估体系.建立了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利用价值系数、生境系数、繁殖系数5项准则,准则下共设17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计算出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及优先保护级别.结果表明: 极危种2种、濒危种13种、易危种37种、近危种44种、无危种31种,分别占总数的1.6%、10.2%、29.1%、34.7%、24.4%.其中,受威胁种(极危、濒危和易危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一级保护植物35种、二级保护植物72种、三级保护植物20种,分别占总数的27.6%、56.7%、15.8%.本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相比,有75种植物的濒危等级和62种植物的保护级别发生了变化.其中新增了9种植物的濒危等级评估和32种植物的保护级别.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目标问题引起关注(刘华杰, 2024),结合我从事植物园管理以及植物保护工作的经历,试从如下4个方面讨论或思考。1官方目标不是中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而是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光明日报》、某些学者论文(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间)均提出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要迁地保护中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或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刘华杰, 2024)。这些报道或文章的确存在。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公布的权威信息是“到2035年,力争使正式设立的国家植物园达到1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保护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世纪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持续利用植物资源的规划,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人类自身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使许多植物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有的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甚至已经绝灭。为此,国家环保部门会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组织全国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审议,确定了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4年10月9日,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在《中国环境报》上公布了这个名录。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调整和补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一季度在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名录》中所列植物是从我国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选择确定的,共有389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种,裸子植物71种,被子植物305种,划为濒危(即临危)类别的121种,稀有类别的110种,渐危(受威胁)类别的158种。按重点保护级别分,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8种,二级重点保护的160种,三级重点保护的221种,其保护级别尚需国家审批后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规定,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中国特有,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濒危、渐危或稀有的种类;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濒危或渐危的种类;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科研或经济上有较重要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的种类。濒危的种类,系指处在灭绝危险中的植物,这些植物比较稀少,地理分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对它的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继续发生,它就很难生存下去。渐危的种类,系指目前虽然还未处于濒危状态的非单属种植物,但在其分布区内由于生境条件的变化,已经看出有走向衰落的迹象。稀有的种类,系指我国特有的单种科、单种属和少数种属代表植物,其分布区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植物种类,目前虽没有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但由于分布上的局限性,只要不利生境因素出现,很容易变成渐危或濒危的状态。为了便于使用,《名录》以受威胁类别、植物科属和分省三种方式排列,每种植物列有中名、拉丁名,隶属科名以及保护级别和分布。凡分布狭窄或分布于某省不足三个县的种类均在省名后括以县名或山名。这里只按保护级别和受威胁类别刊登。  相似文献   

16.
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及科学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和全球变化,一些野生植物仍面临灭绝的风险。目前,仅有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种类受到法律的保护。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引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体系开展了受威胁物种的评估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傅立国,1991)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汪  相似文献   

17.
湖北珍稀危植物保存现状及对今后开展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地区有关保护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并以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调查了湖北珍稀危植物的保存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崔艳  戚鹏程  陈学林   《广西植物》2006,26(6):660-664,659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有各类珍稀濒危植物10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5.28%。其中划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20种,划归《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37种,划归《国家珍贵树种名录》的有18种。该区在整个海拔梯度上均有珍稀植物分布,但很不均匀。根据珍稀植物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大体可分为“极丰富段”“较丰富段”“丰富段”“稀少段”4段。不同类型的珍稀植物的垂直分布也有差异。根据白水江珍稀濒危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和保护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及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建立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记录57种保护植物,隶属于38科45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2种,国家Ⅱ级保护6种,省级保护49种)。分析结果得出,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全省的分布不集中,零散分布于全省61个县区境内,且绝大多数物种的分布范围很狭窄。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具有复杂多样、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和单种属多等特点,科、属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也有较明显的热带性质,过渡性特征比较明显,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保护价值。本研究旨在对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区系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从而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有效地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兰  何平  肖宜安  刘云  张仁波  李桂强   《广西植物》2006,26(2):132-136,208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区系成分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有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共计95科195属275种;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种子植物热带分布型的属数占总数的48.57%,热带分布型的科数占总数的46.91%;特有性强,共有52种中国特有植物;起源古老,有41种古老孑遗植物;此外,这些种的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省与省或国与国交界的边境地区以及中、低山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