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善枝  张志毅 《植物学报》2001,18(3):318-324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且基因组较小等特点,现已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杨树抗冻性的生理生化性质及其指标、天然杂种的选择以及人工杂交选育种等方面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杨树基因工程在杨树抗冻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此外,对今后如何开展杨树抗冻改良育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杨树抗冻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且基因组较小等特点,现已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杨树抗冻性的生理生化性质及其指标、天然杂种的选择以及人工杂交选育种等方面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杨树基因工程在杨树抗冻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此外,对信后如何开展杨树抗冻改良育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林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木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迅速。结构基因组学方面,已构建了近40个主要造林树种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不同树种中定位了30余个重要的数量性状位点,在部分树种中开展了基因组比较和综合图谱构建研究,杨树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桉树的全基因组测序正在进行。功能基因组学方面,已分析了主要造林树种多种组织的转录组EST序列,对林木次生生长与木材形成、开花和抗寒性的形成等过程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另外,探讨了林木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林木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树属于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杨树因其适应力强、品种多、繁殖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多被用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推广树种,也是用材林、道路绿化和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杨树在生长中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本文结合杨树的生长特点和环境对杨树容易发生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结线虫(Meloidogyne)是植物寄生线虫中主要的类群之一,当前对农、林业生产的危害亦最重。有关海南岛的植物根结线虫,以往仅在胡椒、水稻等农作物上有过报道。近年来,我们曾就海南岛主要林木(包括部分国外、岛外引种的树种)根结线虫的发生、危害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插条繁殖苗木,是保持良种特性,发展良种生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在林木引种工作中,对筛选出一些有推广价值的优良树种;尤其是母树资源较少的良种,开展了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树木插条发根的试验,取得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7.
林木共生菌系统及其作用机制——以杨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林  潘雪玉  靳微 《生态学报》2019,39(1):381-397
杨树(Populus)是重要造林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础生物学性状的模式材料。不仅如此,杨树可与多种细菌(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和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类群建立共生关系,为揭示树木和微生物之间的互惠共生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这些共生菌能积极调控林木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生理生态过程。目前在杨树-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形成的外生菌根发育、提高杨树耐盐、耐重金属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病害发生、菌根辅助细菌和菌丝内共生细菌-真菌-杨树形成的三重跨界共生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近年来,一批模式草本植物微生物组(microbiome)计划相继实施,对共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以美洲黑杨、毛果杨和胶杨为代表的林木微生物组研究也已启动,表明宿主基因型和环境因子可显著影响共生菌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在根际(rhizosphere)和内生(endosphere)环境存在结构和功能迥异的菌群。另一方面,以根系为诱饵,通过宿主表型来推测菌群功能的反向"钓鱼"策略将推动林木根际微生物工程研究,为揭示杨树-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菌群进化搭建了研究模型。总之,深入认识多元微生物对林木表型和生理代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将为今后创制新型菌剂并用于高效育苗和抗性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实行林粮间种、杨树与各种灌木混交,有利于提高地力和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混交林由于树种能合理搭配,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和树种间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以增加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树(Populus)是重要造林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础生物学性状的模式材料。不仅如此,杨树可与多种细菌(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和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类群建立共生关系,为揭示树木和微生物之间的互惠共生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这些共生菌能积极调控林木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生理生态过程。目前在杨树-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形成的外生菌根发育、提高杨树耐盐、耐重金属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病害发生、菌根辅助细菌和菌丝内共生细菌-真菌-杨树形成的三重跨界共生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近年来,一批模式草本植物微生物组(microbiome)计划相继实施,对共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以美洲黑杨、毛果杨和胶杨为代表的林木微生物组研究也已启动,表明宿主基因型和环境因子可显著影响共生菌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在根际(rhizosphere)和内生(endosphere)环境存在结构和功能迥异的菌群。另一方面,以根系为诱饵,通过宿主表型来推测菌群功能的反向“钓鱼”策略将推动林木根际微生物工程研究,为揭示杨树-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菌群进化搭建了研究模型。总之,深入认识多元微生物对林木表型和生理代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将为今后创制新型菌剂并用于高效育苗和抗性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树(Populus)是重要造林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础生物学性状的模式材料。不仅如此,杨树可与多种细菌(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和根际促生菌)和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内生真菌)类群建立共生关系,为揭示树木和微生物之间的互惠共生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这些共生菌能积极调控林木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生理生态过程。目前在杨树-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形成的外生菌根发育、提高杨树耐盐、耐重金属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病害发生、菌根辅助细菌和菌丝内共生细菌-真菌-杨树形成的三重跨界共生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近年来,一批模式草本植物微生物组(microbiome)计划相继实施,对共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以美洲黑杨、毛果杨和胶杨为代表的林木微生物组研究也已启动,表明宿主基因型和环境因子可显著影响共生菌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在根际(rhizosphere)和内生(endosphere)环境存在结构和功能迥异的菌群。另一方面,以根系为诱饵,通过宿主表型来推测菌群功能的反向“钓鱼”策略将推动林木根际微生物工程研究,为揭示杨树-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菌群进化搭建了研究模型。总之,深入认识多元微生物对林木表型和生理代谢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将为今后创制新型菌剂并用于高效育苗和抗性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木的繁殖器官是林木种子,是在林业以及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统称。然而在林业育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像树种的种子会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休眠现象,这就会给育苗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怎样处理好林木种子的安全贮藏还有解除休眠,这都是会对种子的发芽的趋势和发芽率等因素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来极大的提高了种子的利用价值。但是由于不同的林木种子所用的条件也是不同,因此来根据不同品种之间的特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用ITS序列研究杨属各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我国杨树遗传资源丰富 ,分布范围广泛 ,不少种为我国特有。开展杨属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研究 ,对丰富的杨树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有着重大意义。杨属 (Populus)全世界约 10 0余种 ,属下通常分 5个组[1] 。胡志昂等[2 ] 对杨属不同组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李宽钰等[3]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白杨组、青杨组、黑杨组 2 0个种作了遗传分析。但是在杨属系统分类上还存在着许多混乱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相当普遍。本文以杨属 5个派主要代表种为材料 ,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杨树ITS序列 ,…  相似文献   

13.
中国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 包含极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特有性和遗传多样性。根据考古证据, 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长江文明早期的孕育与发展中, 林木在食物、能源、工具、建筑和舟船中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逐渐成为国内木材供给的热点地区。面对木材供给总量不足和大径级木材结构性短缺问题, 长江流域林木资源将是未来国内木材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使得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更加迫切。针对长江流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家底不清和保存体系不完善问题, 我们应尽快完成林木种质资源的全面调查和重要树种的多样性分析; 完善原地、异地和设施保存相结合的保存体系。  相似文献   

14.
小叶杨与胡杨亚属间有性杂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目的和依据 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都有大面积盐渍土分布。在进行这些土壤的林业改良和利用时所遇到的困难之一,是树种贫乏。为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除进行耐盐树种引种外,还必须同时大力开展耐盐树种的育种。为了培育一种比较耐盐而又能在较广泛生态条件下生长的杨树新品种,我们选择了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和胡杨(P.euphratica Oliv,或P.diversifolio.Schrerk)为原始材料,进行了多次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是寒温带森林主要成林树种, 具有较强的区域适应性和应用价值, 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重要引种树种。文章基于植物引种程序, 从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准备、引种造林试验、引种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并分析当前该树种引种研究存在的不足, 从不同尺度对西伯利亚红松未来可能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以期为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推广种植和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外来树种对本地林业虫害的诱发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蜡窄吉丁、萧氏松茎象、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和桑天牛等林业害虫均为我国本地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昆虫种类,在北美白蜡树、北美松树和北美黑杨派杨树等外来树种引入和大量栽培之前,一直没有形成严重的危害,以至于白蜡窄吉丁和萧氏松茎象都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重要林业害虫在我国的发生都是伴随着敏感外来树种的引进和大量不合理的种植而逐渐严重起来的。本文对外来树种的引进与本地林业虫害的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外来树种的不合理引进可能诱发本地林业新虫害的观点,并对其发生机理以及相应的研究和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林木种苗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提高我国林业生产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种苗质量是林木种苗行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国内林木种苗行业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种苗质量水平不高。对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加强林木种苗行业管理以提高种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叶杨与胡杨亚属间有性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天慈 《遗传》1980,2(1):25-28
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都有大面积盐 溃土分布。在进行这些土壤的林业改良和利用 时所遇到的困难之一,是树种贫乏。为迅速有 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除进行耐盐树种引种外,还 必须同时大力开展耐盐树种的育种。为了培育 一种比较耐盐而又能在较广泛生态条件下生长 的杨树新品种,我们选择了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和胡杨(P. euphratica Oliv/,或P.diversifolio.Schrerk)为原始材料,进行了多次 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杉引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dies Hu & Cheng)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的发现是中国近代植物学界最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被公认为是我国乃至世界二十世纪植物界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对于中国有重要价值,也具有世界意义。水杉引种过程可以说是新中国植物引种过程的一个缩影,在发现50年后成功引种至26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以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用材林树种、沿海防护林树种、农田防护林树种、城市绿化树种以及世界上著名的风景景观树种。水杉既为新中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证,又是科学技术在林业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同时水杉的发展也是我国林学界最值得骄傲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文仅对我国水杉引种学进行系统的论述,对水杉的引种阶段进行了划分,简述26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引种现状,分析了水杉在中国引种区的适生状况和原因。有关在国外的引种及迁地保护情况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中国每年进口林木种子15万kg以上,涉及50多个树种;每年出口林木种子30万kg和苗木400多种。近10年来,中国林木遗传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优先考虑对已保存的林木遗传资源的维护和资金补贴,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的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