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江西省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遵明 《昆虫学报》1985,(2):225-226
雌虫体长20毫米,棕黑色。眼有二条带。前额颇窄,深棕,具黑毛;端部明显宽于基部,长为基宽的2倍,高为基宽的9倍。亚胛高,棕色,颊与颜亦棕色,颊具黑色短毛。口毛黑色。基胛黑色,棒状,上端延线超过前额高度的1/2。触角黑色,柄节密覆黑毛,梗节具黑毛,鞭节较窄长,背缘有明显的背角。下颚须黑色,第2节较窄长,末端钝,具黑毛。盾片黑棕,具浅棕色条纹。小盾片、翅前胛(prealar callus)亦呈黑棕。小盾片侧后缘具白毛。胸侧片黑色、覆同色毛。翅透明,具浅棕色阴影,R_4脉无附脉。腋瓣上的一丛毛白色。平衡棒棕色。足黑色,具同色毛。腹部背板黑色,第1—4节中央具不明显白点状斑,  相似文献   

2.
四川横断山地区瘤虻属二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瘤虻属二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似黄茸瘤虻,新种Hybomitra subrobiginosa sp.nov.(图1) 雌虫体长14—15毫米。 头部 眼密覆黄色短毛。前额灰色,具浓密的橙色长毛及少量黑毛,顶端稍宽于基部,额宽,高度约为基部宽度的2.3倍左右。亚胛具灰色粉被。颊与颜亦具灰色粉被及少量黑毛。口毛白色。基胛黑色,近方形,形状有变异,具皱纹,两侧与眼稍有距离或相距甚远或与  相似文献   

3.
<正> 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又名忍冬、双花,为清热、解暑中药,受叶蜂Arge similis(Vollenhoven)的严重危害。我们于1981—1983年对该虫生物学及防治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9—10毫米,翅展21—22毫米;雄虫体长7—8毫米,翅展8—9毫米。触角黑色,3节,第三节较长,雄成虫第三节上的茸毛较雌成虫明显。雌雄体均呈蓝黑色,有金  相似文献   

4.
跳盲蝽属 Halticus Hahn的特征是体小,黑褐色,多为长卵圆形,头顶隆起,头从前面观不呈五边形;触角细长,一般长于身体,第2节为第1节的四倍以上;颊高,大于一个眼的高度;眼远离前胸背板;后足股节粗大,善跳。此类昆虫外形比较一致,难以区分,但它们雄虫抱器的形状却明显不同。文中所用长度单位为毫米。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1984年5月在云南新平县采到一种六叉所麻蝇Sarcosolomonia nathani Lopes&Kano,1969,该种分布于印度和西孟加拉,在我国系首次发现,现将形态特征描述于下: :体长8.0毫米;额鬃到一行各10根;侧额鬃一列5—7根较短小;触角黑褐色,第三节约为第二节长的1.8倍;颊大部分毛白色,仅前上方具少数黑色毛;眼后鬃3列;下颚须黑色;额宽约为头宽的1/4;间额为侧额的1.7倍;眼高与颊高之比为4:1.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我国产趋流摇蚊属2新种,模式标本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峨眉超流摇蚊Rheocricotopus(Psilocricotopus)emeiensis sp.nov. 雄虫:体小,全体棕褐色,体长1.9毫米。超长1.35毫米,体长/翅长:1.4。触角各鞭节均生有长毛,端节末端稍膨大,具约10—15根短感觉毛,触角比(AR)LO。额唇基  相似文献   

7.
斑股阳蝇 Helina punctifemoralis,新种(图1—3) :头黑色,侧额、侧颜和新月片具银白色粉被,头的其它部分具钝灰白色粉被。眼大而裸。额略狭于触角第三节的宽度;在额最狭处两侧额邻接,黑色的间额呈痕迹状;侧颜明显狭于触角第三节的宽度,内缘较直,向下略变狭。触角第一节棕色,其它两节为黑色,第三节长为宽的4倍,或约为第二节长的2.5倍;触角芒几乎裸,仅具短毳毛,其毛长不及芒基直径的1/2。颊高约为眼高的1/8。下颚须黑色。  相似文献   

8.
蜗蝇属一新种(双翅目:丽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蜗蝇Melinda septentrionis Xne,新种 体长:7.0~8.5毫米。 雄:头,复眼裸,额宽约为前单眼横径的2倍,间额暗黑,最狭处仅存一缝,至多为前单眼横径的1/2,额鬃9~12对,上升至单眼三角前,侧额和侧颜具薄的淡黄粉被,侧颜上半具小毛,下半狭而裸;触角暗黑,第三节为第二节2倍长,芒基半部为羽状,端半部裸;颜较平,口上片不突出于髭角前缘;颊黑色,具灰色粉被,颊高约为眼高的1/5,颊毛黑色,长而略密;下后头和颊后头无淡色毛;喙短,唇瓣大,下颚须黑色细长。  相似文献   

9.
阳蝇属二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近年来采自四川省西部地区的蝇科标本时,发现阳蝇属helina R.-D.二新种,描述如下。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1、角板阳蝇Helina angulisternita新种,(图1) 体长:6.5毫米。雄复眼具零星的短纤毛(几乎是裸的),额宽为头宽的1/7,间额绒黑色,为一侧额4倍宽,侧额缺粉被,其下半部具5对下眶鬃,无上眶鬃;侧额和颊具灰色粉被,侧颜约为触角宽的1.75倍,触角黑色,第三节长为宽的3倍,芒具长纤毛,  相似文献   

10.
雌虫 体长8—9毫米。 头部 前额具黄灰色粉被及黑、黄色毛,高与基部宽度略等。额胛大、黑色,两侧与眼略有距离。单眼明显,周围有黑色光泽斑,颜与颊黄灰色。颜胛圆形,具黑色光泽。触角长,黑色,具同色毛,梗节长于柄节;鞭节略等于梗节与柄节之和。下颚须黑色、具浅黄色  相似文献   

11.
记述中国叶蜂科盔叶蜂属1新种:光额盔叶蜂Corymbas glabrifrons sp.nov..该种与日本分布的C.aperta Takeuchi,1919相似,但上唇和后足转节白色,单眼后区宽长比为3:2,雌虫腹部第3、4节黑色,两侧具白斑,触角第3节短于第4节2倍长(40:27),腹部第1节背板大部光滑,其余各节背板均具显著细横刻纹,雄虫各足股节浅褐色,雌虫锯腹片具29个锯刃,锯刃稍倾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载湖南长翅目昆虫10种,均为新蝎蛉属Neopanorap,其中有9新种、模式模本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小新蝎蛉Neopanorpa minuta Chou et Wang,新种(图1) 体长10—11毫米,翅展25毫米左右。头顶黑褐色,喙褐色或黄色,胸部背板黄色,中间有一条纵的黑斑,两侧和腹板呈黄色,腹部1—5节背板黑褐色,腹板黄褐色,第6腹节全黑色,7节以后黄褐色。雄虫前翅长11—12毫米,宽不到3毫米;后翅长  相似文献   

13.
1984年7月,我系师生在新疆塔城裕民县巴旦杏保护区考察期间,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巴尔勒克山西坡草地采集到一种大型无翅螽斯,其学名为草原亚螽Saga pedo(Pall.),该种螽斯和亚螽亚科Saginae均为我国新纪录。雄虫形态特征如下: 体形大,细长,体长75毫米左右,体色黄绿色。 头顶面中央有1条浅黄色纵线;额面向后下方极度倾斜;复眼圆形,直径2毫米;触角丝状,触角窝彼此相靠(图1.)。 前胸背板略呈长方形,马鞍状,长10毫米,后缘不向上翘,具中隆线,后横沟呈“V”字状,与前横沟围成  相似文献   

14.
跳蝽科三中国新记录种(半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跳蝽科三个中国新记录种。所采用的量度单位均为毫米。黄边跳蝽Saldula hasegawai Cobben 1985(图1) 体小至中型,黑褐色,长4.0,宽1.8();长3.1—3.4,宽1.6()。头部具雕刻状粗刻点,复眼表面有稀疏的半直立黑色长毛,头顶及额区分布有约20多根直立的黑色长刚毛,唇基各骨片褐黄色或黄色,喙伸达后足基节之间,触角第Ⅰ第Ⅱ节亮褐色,半透明,第Ⅲ、Ⅳ节黑褐色,各节均具直立的褐色长刚毛,长度比为3.5:7:5.5:5.5。前胸背板具强光泽,被稍密的银白色亮毛和直立的黑色长刚毛,侧缘呈波纹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区有瓣蝇类记述(三)花蝇科七新种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应洪 《动物学研究》1985,6(4):329-336
本文报道采自西藏的有瓣蝇类7个新种,均属花蝇科。正模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银额泉种蝇Pegohylemyia argyrometopa,新种(图1—3) 雄:体长6毫米。复眼裸,额宽约为前单眼宽的2倍,间额黑,间额鬃1,下眶鬃7—8,侧额及侧颜黑色上具银白色粉被,侧颜宽为触角第三节宽的4/3倍,触角黑,第三节长为宽的2倍,芒具毳毛,最长毛与芒基宽相等,颊高为眼高的1/5,银白色粉被明显,上倾口缘鬃3行,下颚须黑,中喙具粉被,长为高的4倍,口上片与额齐,后头背区有小毛。  相似文献   

16.
艳蝽属(Agaeus Dallas)昆虫,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整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所采蝽类昆虫标本中发现该蝽数头,经鉴定为(Agaeus mimus Distant),中名暂定为格艳蝽。该虫在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植保组收藏的标本中,记录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 Roxb)的害虫。目前仅知分布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国外分布于印度。现将其成虫形态特征描述于后,以资参考。 体长 雄虫16—17毫米 雌虫20.5—23毫米 两侧角间宽 雄虫7.5毫米 雌虫9.5—10毫米 身体长椭圆形,赭红色具黑斑,黑斑常有铜绿金属光泽或紫蓝光泽(在活体时更明显)。头长,并略微长于前胸背板的正中部分,头中叶长于侧叶,末端略尖,侧缘波曲;头侧缘、复眼内侧、头中纵线赭色,头背面其他部分黑色,  相似文献   

17.
王遵明 《昆虫学报》1988,(3):323-325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虻属(Tabanus)二新种,翅均具明显的斑纹,该类群的虻在我国属罕见。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壮蛇Tabanus omnirobustus新种(图1,3A) 雌虫体长22—24毫米。头部:复眼裸,无带。前额棕黑色,具黑毛,颇窄,基部窄于端部,基部宽度约为高度的10倍。基胛卵圆形,黑色,两侧与眼分离,上端延线超过前额高度的1/2。亚胛高、棕色,颜与颊黄色。触角黑色,柄节与梗节密覆黑毛,鞭节窄长,背  相似文献   

18.
<正> 夜合棘盘蚧Cosmococcus albizziae Borchs属同翅目、盘蚧科。苏联,1957年在我国云南省弥度县合欢树上采得标本,1960年在《苏联动物志》发表为新种。1978年4月底我们于景东县枇杷山、思茅黄檀寄主树上得雄虫;并对其生活史、习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资料初步整理、供参考。 一、雄虫形态特征 雄成虫 体长0.8毫米,翅展2.7毫米,头部黑色,交尾器0.6毫米,足3对,淡黄黑色;触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尖同蝽Cyphostethus yunnanensis,新种 椭圆形,身体后端明显窄缩。雄虫,长10.40毫米,前胸背板宽4.72毫米。翠绿色,局部具黄绿色斑纹,有大小不等和分布不均的刻点。头顶及眼后缘,前胸背板前部,小盾片基半部及其顶端通常黄绿色。触角基部两节暗绿色,第3—5节暗棕色。眼棕色,单眼红色。前胸背板侧角及后缘淡红色或棕红色。爪片,革片内侧及端缘灰黄色,有时带棕红  相似文献   

20.
肖成恩 《昆虫学报》1977,(4):451-454
本新种发现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荒漠地带,今将其成虫、幼虫记述于后。 雄蚊 淡黄色(强烈日光下呈乳白色)中型蚊种,翅长平均5毫米。 头部:头顶中部有白色窄曲鳞形成的白鳞区;该区之前有一束向前倒伏的细长白鳞束;眼后缘密布暗色叉状鳞;喙均被白鳞覆盖,有时基部混有少数暗鳞,唇瓣暗色;喙长约达触须第Ⅳ节末端,并明显地较各腿股节长。触须淡色,全长被有白鳞,有时混有少数几枚暗鳞,第Ⅲ节末端及第Ⅳ节,Ⅴ节有长毛丛。触角淡黄色,较喙稍短,其长约达触须第Ⅳ节的1/2处,转节无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