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先后于1964年8月及1971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及乌拉山一带采得斑啄木鸟标本,经鉴定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命名为: 乌拉山亚种 Dendrocopos major wulashanicus subsp.nov.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108,标本登记号54627)于1971年9月22日采自乌拉山山麓林中。  相似文献   

2.
1979年在海南岛作短期考察期间,发现所采的纯蓝鹟Niltava unicolor与已有纪录的亚种不同,命名为:纯蓝鹟吊罗亚种Niltava unicolor diaoluo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790258),1979年8月26日采自海南岛陵水县吊罗山(海拔640米)。配模标本:雌性成鸟(采集号790269),1979年8月27日采自同上地点。  相似文献   

3.
画眉的一新亚种—孟连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宝赉  杨岚 《动物学研究》1980,1(3):391-395
画眉(Garrulax canorus (Linnaeus))是我国噪鹛属中分布较广的一种,笔者在最近工作中,发现云南无量山以西的画眉与大陆原录的指名亚种不同,认为是一新亚种。 孟连亚种Garrulax canorus mengli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620672)于1962年12月11日采自云南南部孟连(海拔940米)。 配模标本:雌性成鸟(采集号587)于1960年1月17日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海拔900米)。  相似文献   

4.
凤头鹰属隼形目鹰科鹰属 ,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鸟类。 1 980年首次在福建省发现凤头鹰的普通亚种(Accipitertrivirgatusindicus) 〔1〕。 2 0 0 0年 4月 2 8日我们在福州南屿桐坑村获得一只雌性凤头鹰 ,同时看到 2只幼鸟 ,经鉴定为凤头鹰的台湾亚种 (Accipitertrivirgatusformaosae)。系福建鸟类亚种分布新纪录。标本保存于福建师大生物工程学院动物标本室。其形态特征、量度 (表 )描述如下。表 鸟体量度  (单位mm)性别全长嘴峰长翼长尾长跗跖长♀ 44 2 2 0 2 6 0 2 30 70  …  相似文献   

5.
四川棕头鸦雀的一新亚种——甘洛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1月至1979年8月间,我们先后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采得一批棕头鸦雀标本,经研究,认为系一个新亚种,命名为:棕头鸦雀甘洛亚种 Paradoxornis webbianus ganluo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 雄性成鸟(采集号:8374),1978年11月17日采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大桥公社。副模标本 成乌 12 7 1,幼乌9 6 1。分别于1973年11月19日、1974年3月25日至4月4日、1975年7月26日、1978年8月25日至  相似文献   

6.
1963年5—6月间在海南岛尖峯岭采得的绒额鳾,经对比研究后,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取名为: 尖峯绒额鳾Sitta frontalis chienfengensis,新亚种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登记号码43264)与副模标本(登记号码43267)均为雄性成鸟,由丁文宁、王子玉等同志在尖峯岭(海拔750—800米),分别于1963年5月29日和6月7日采得,现收藏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新疆子午沙鼠一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北部采获一批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 Pallas)标本。经研究采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标本为一新亚种,现予描记如下。子午沙鼠本垒亚种Meriones meridianus mulei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 26735号,,成体,1977年9月2日由郝守身同志采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缘的木垒县境。副模标本5 6(成体),2 1(幼体),1960—1977年5—9月采自新疆木垒、奇台、玛纳斯、克拉玛依等县市境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模式标  相似文献   

8.
在横断山区鸟类考察过程中,发现采自四川宝兴县硗碛和雅江县八角楼的两号小鴞属标本与原记录的种类有显著差异,经研究认为是横斑腹小鴞(Athene brama)的一新亚种,命名为: 横斑腹小鴞 新亚种—杂斑腹小鴞Athene brama poikila Subsp.nov. 正模标本 雄性成鸟(采集号6079),1964年12月6日,采自四川省宝兴县的硗碛,海拔高度2,200米。标本保存在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9.
正模标本(图1)雄性成鸟(登记号码:37938)由全国强、唐宗敬等同志于1959年5月5日自四川天全(海拔约1,100米)采得,现收藏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 鉴别特征 本亚种与玉头鹟模式亚种(图2)不同在于雄者的颏和喉纯白,雌者的颏和喉仅稍沾些棕色,但均无橙棕色喉斑,如在模式亚种然。飞羽式:2≤6,>7;模式亚种2=7。  相似文献   

10.
在编写《秦岭鸟类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秦岭的红翅绿鸠与已知的亚种有所不同,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命名为: 红翅绿鸠佛坪亚种Treron sieboldii foping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6400340)由宋世英于1964年6月6日采自佛坪龙草坪(东经107°55′,北纬33°40′;海拔1,500米)。 配模标本:雌性成鸟(采集号:6400545)由赵建初于1964年9月19日采自太白大涧沟(东经107°20′,北纬34°10′;海拔1,700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原麝一新亚种——安徽亚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大别山区的原麝与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原麝指名亚种有所不同,经研究为一新亚种,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 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 Wang Hu et Yan su-bsp.nov. 正模:佛麝7903号,♂成体,1979年3月27日采于安徽金寨县长岭(北纬31°10′42″,东径115°53′48″),海拔约500米。 配模:佛麝7904号,♀成体,1979年4月14日采于安徽霍山县下符桥,海拔约100米。 副模:佛麝7915号,♀成体,1979年2月21日采于安徽六安县独山,海拔约150米。 以上正、副模标本存于安徽大学生物系标本室,配模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采得一批长耳跳鼠Euchoreutesnaso Sclater,其中采自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伊吾县的11个标本,经研究认为系一新亚种,定名为长耳跳鼠伊吾亚种,现予描记于下。  相似文献   

13.
陕西秦岭三趾鸦雀的一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写《秦岭鸟类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秦岭的三趾鸦雀与已在描述有所不同,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命名为: 三趾鸦雀太白亚种 Paradoxornis paradoxus taipai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雌性成鸟(采集号:6300034)由陕西省秦岭生物和农业资源考察队赵天如同志于1963年10月19日自陕西太白山清石岩(东经107°50′,北纬34°;海拔2,260米)采得。  相似文献   

14.
新疆兽类新种与新亚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派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在新疆南部与北部作了鸟兽区系考察,采获大批标本。作者有机会对全部兽类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其中跳鼠科三趾跳鼠之二亚种、鼠科林姬鼠之一亚种以及仓鼠科沙鼠亚科之一种和子午沙鼠之一亚种均为科学上的新纪录。兹分别记述于后(模式标本及比较标本均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兽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杨岚 《动物学研究》2002,23(4):311-314
红头噪鹛(Garrulax erythrocephalus)全世界有14个亚种,中国有5个亚种,云南原记录有3个亚种。采自云南近中部哀牢山脉景东、双柏、新平等县境内的红头噪鹛7号成鸟标本与记录的各亚种有显著区别,并且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分布区域。因而鉴定为一新亚种,命名为红头噪鹛哀牢山亚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ailaoshanensis)。  相似文献   

16.
作者于1964年3—9月到四川省24个县、市进行陆生贝类区系调查,获得一批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一新种和一新亚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7.
陕西太白山细鳞鲑的一新亚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62年8月16日到9月10日,笔者曾到秦岭。在太白山峯的东侧和南侧,采得细鳞鲑标本四十余尾,经研究认为是一新亚种,现描述如下: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新亚种 当地名 花鱼,五色色。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于雅砻江下游干流及其支流鳡鱼河中采获一批白鱼属Anabarilius鱼类标本,经鉴定为西昌白色1新亚种。命名为西昌白色雅砻亚种Anabarilius liui yalongensis subsp.nov。与其它3个亚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第1鳃弓外侧鳃耙为7—10,其余3个亚种分别为:西昌指名亚种A.liui liui为12-14,程海亚种A.liui chenghaiensis 15-16,宜良亚种A.liui yiliangensis10-12。种内亚种分化主要是受到同域生态隔离和地理隔离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方田鼠的一新亚种——福建亚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Buchner,1889)在我国有三个地理亚种:指名亚种(M.fortis fortis Buchner,1889)(分布于陕西、甘肃),华南亚种(M.fortis calamorum Thomas,1911)(分布于长江下游)和东方亚种(M.fortis pelliceus Thomas,1911)(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作者于1957年先后在福建西北部的建阳、建瓯等地采到一批东方田鼠标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组于1963年夏在内蒙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采得一系列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 Pallas,其中采自海拉尔河北岸、哈克车站东北谢尔塔拉的5个标本,经研究认为系一新亚种,定名为谢尔塔拉狭颅田鼠,现予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