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青龙汤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全和 《蛇志》2002,14(1):49-50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表里双解剂 ,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哮喘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对一些常用西药氨茶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而无效的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患者 ,如使用一般常规剂量 ,其疗效不明显或见效缓慢。 1 0余年来 ,笔者采用调整该方剂量 ,加重麻黄、细辛、半夏、白芍的用量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86~ 1 998年期间共治疗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患者 8例 ,均属顽固性反复发作 ,经一般中西药治疗而无效者。其中 :男 5例 ,女 3例。病程最长 3 5年…  相似文献   

2.
蓝小梅 《蛇志》2000,12(2):66-6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许多国家哮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支气管哮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治疗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病情危重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是降低其病死率的重要环节。我院1997~1999年经院前急救重症支气管哮喘26例,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3~28年,平均10年。诱因明确者21例,其中气候骤变15例,呼吸道感染5例,饮食因素(海蟹)1例。发病季节…  相似文献   

3.
劳元德 《蛇志》2000,12(2):64-66
为了解和评价速尿在临床上的平喘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哮喘、喘性支气管炎等33例,对其即时平喘作用及治疗前后的症状、呼吸频率、心率、肺罗音及肺功能变化作了比较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50.3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8.8年。诊断分类参照1992年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哮喘病因分类标准。主要疾病:支气管哮喘22例,其中外源性哮喘6例,内源性哮喘5例,混合性哮喘4例,职业性哮喘3例,药物性哮喘2例,精神性哮喘1例及其它1例,喘息性慢性…  相似文献   

4.
晚近,国内外学者对蛇毒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血栓性疾病,某些皮肤病等疑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用一般药物疗效较差,因此作者试用蝮蛇抗栓酶(清栓酶)治疗7例支气管哮喘,疗效比较满意,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科从1988年8月以来收治了14例支气管哮喘,用随机方法将其分A、B组,二组病情相同,入院查体肺部皆有哮鸣音。A组为对照组,男1例,女6例,年龄22—54岁,3/7有肺气肿体  相似文献   

5.
顾琰 《蛇志》2000,12(2):60-61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与遗传、免疫、炎症等有关。在临床上,对该病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笔者用疫苗绿慕安注射液预防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在本院内儿科1997~1998年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支气管哮喘患者38例,其中男17例(44.74%),女21例(55.26%);发病年龄3~61岁,其中3~9岁7例,10~19岁6例,20~29岁7例,30~39岁8例,40~49岁3例,50~59岁5例,60岁以上2例。合并肺气肿4例;病程1~49年不等。临床表现均有咳嗽、气喘、胸闷等典型的哮喘症状,排除以哮喘为主要症状的其它疾病。1.2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血嗜酸细胞(EOS)、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取信必可治疗,观察组(6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CRP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经12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9%(65/68),与对照组[79.41%(54/68)]相比显著上升(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2周后日间与夜间哮喘评分、外周血EOS计数、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2周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值均有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进哮喘症状缓解,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健康患儿40例(近1年均无服用维生素AD史)作为研究对象。将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AD组)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组)。治疗组补充口服维生素AD1粒qd,疗程共6个月。分别比较三组血清维生素A、D水平,随访6个月、1年内喘息的控制情况(喘息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咳嗽程度、有无夜间症状或夜间憋醒、有无活动受限)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哮喘组≥4岁患儿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评价哮喘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维生素A、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喘息发作时间、夜间症状、夜间憋醒、活动受限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D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1,CARM1)和核因子-B(NF-B)在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和肺组织中CARM1和NF-B(P65)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胞核表达。CARM1和NF-κB(P65)在哮喘组表达水平为([123.75±41.55)和(126.92±46.74)],在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水平为([84.33±27.70)和(85.00±29.22)],均高于对照组的([51.67±8.29)和(52.75±9.07)个/400倍视野],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较哮喘组低。结论:CARM1和NF-B(P65)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B到相关位点激活NF-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诱发哮喘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下调CARM1和NF-κB的表达而抑制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和核因子- B(NF- B)在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和肺组织中CARM1和NF-B (P65)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 B(P65)在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胞核表达.CARM1和NF-κ B(P65)在哮喘组表达水平为[(123.75±41.55)和(126.92±46.74)],在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水平为[(84.33±27.70)和(85.00±29.22)],均高于对照组的[(51.67±8.29)和(52.75:1:9.07)个/400倍视野],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较哮喘组低.结论:CARM1和NF-B(P65)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B到相关位点激活NF-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诱发哮喘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下调CARM1和NF-κ B的表达而抑制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复方抗敏灵对哮喘大鼠ICAM—1表达及PLA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刚  李莉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39-40,64
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正常组、哮喘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情况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磷脂酶A2(PLA2)活性变化,以及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情况。结果表明:复方抗敏灵能够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CAM-1表达(P<0.01);显著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PLA2活性(P<0.01);同时,具有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各种炎性细胞的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尘螨变应原组分Der f1植物表达产物免疫治疗哮喘小鼠,了解其诱导哮喘小鼠免疫耐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致敏后分别给予尘螨变应原Der f1原核表达产物(rDE)和烟草叶片中的表达产物(rDP)免疫治疗,处死小鼠,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和肺组织,分别进行细胞学、螨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哮喘组和治疗组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超过50%;rDE和rDP治疗后,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哮喘组和治疗组小鼠螨特异性IgE、IgG和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P<0.01);rDE和rDP治疗后,IgE、IgG和IL-4水平下降,IFN-γ水平上升(P<0.01-0.05),以rDP疗效更好;哮喘组小鼠支气管、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rDE和rDP治疗后,炎症减轻,以rDP改变更为明显.结论:尘螨变应原Der f1植物表述产物较原核表达产物能更有效地减轻螨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诱导免疫耐受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行FESS治疗。根据是否合并患有支气管哮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 E低亲和力受体(sCD23)的水平,并术后随访2年观察对比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IL-4、sIL-2R及sCD2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手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慢性鼻窦炎治愈率均高于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之间(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年的哮喘平均发作率明显低于术后1年(P0.05)。结论: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IL-4、IFN-γ、sIL-2R及sCD23水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小针刀微创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小针刀微创治疗为主,辅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按一般内科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小针刀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有简、便、验、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对比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氨茶碱和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爷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静滴氨茶碱,观察组静滴多索茶碱,治疗1周后检测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的PEF、EVI/FVC、FVC和FEVI均小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小于观察组(90.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各项肺功能指标,与氨茶碱相比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何晃养 《蛇志》2003,15(3):45-46
咳嗽变异性哮喘 ( 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 ,儿童慢性咳嗽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本病 ,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及漏诊 ,延误治疗 ,且一般治疗方法疗效不满意。我院自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3月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葛兰素史克制药厂生产 )和小剂量茶碱治疗CVA2 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4例患者 ,男 2 3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3个月 ,最大 1 2岁。4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 :( 1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 ;( 2 ) 44例患者既往均无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Eos)、T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时这些细胞被激活且生存时间延长 ,即凋亡受到抑制。目前己证实细胞凋亡的发生受许多基因控制 ,己发现了许多与凋亡有关的基因 ,为了探讨BCL 2、ICE基因在哮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哮喘豚鼠支气管肺组织B细胞淋巴瘤 2 (BCL 2 )和白细胞介素 1β转换酶 (ICE)的表达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分组 雄性豚鼠 40 0~ 5 0 0g ,3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处理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2 )哮喘豚鼠模型 哮喘组在第 1d和第 8…  相似文献   

18.
BiPAP无创呼吸机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4例急性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用BiPAP无创通气组32例与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2、12、72h血气变化,治疗前、治疗后72h肺功能(FEV1、FEV1/FVC%、PEF)及部分生理指标(FIR、RR、MAP)变化,观察临床情况的变化及治疗转归,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iPAP无创通气组的PH、PaO2、PaCO2及肺功能等指标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BiPAP能明显改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肺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廖良艳 《蛇志》2016,(3):298-29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检查并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锌指Krüppel样转录因2(KLF2)在豚鼠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0只健康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法复制哮喘模型。观察豚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采用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肺组织中KLF2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KL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哮喘组豚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明显气道重塑改变,而地塞米松治疗组BALF炎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哮喘组明显减轻;(2)KLF2mRNA和蛋白在哮喘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地塞米松治疗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组,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KLF2蛋白以及mRNA与肺泡灌洗液炎细胞总数及EOS%,NEU%呈负相关。结论:KLF2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模型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地塞米松治疗后KLF2的表达上调,提示KLF2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