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黄花草木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62、0.83、0.64g/L,对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67、0.97g/L.离体组织法测定表明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浓度为5.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5.41%和59.18%(6d).活体试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浓度为10.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3.39%和63.27%.  相似文献   

2.
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34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细菌为供试菌,采用离体试验方法对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相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相抑菌效果最好,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和小麦纹枯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2.07 mm和12.54 mm;不同浓度乙酸乙酯萃取相对相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苹果炭疽、小麦纹枯和小麦赤霉5种病原菌的EC_(50)分别为:7.263 4、6.219 1、9.069 5、5.591 2和10.310 2 mg·mL~(-1).  相似文献   

3.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茄子黄萎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54种天然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茄黄萎菌的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 有15种植物提取物对茄子黄萎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50%,其中细辛、黄连、厚朴、儿茶、苦参、甘草、蛇床子、桔梗、洋葱的提取物对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抑制效果均在65%以上,蛇床子的抑菌率达86.84%.有16种植物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70%,其中7种植物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95%以上,细辛、黄连、厚朴基本上抑制了孢子的萌发.儿茶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但却显著抑制了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蛇床子提取物虽然抑菌效果较高,但其处理的孢子萌发率为11.3%.研究发现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存在着抑制黄萎菌的活性物质,这为生物防治黄萎病和进一步研究蔬菜抗病增产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华蟹甲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蟹甲草共获得46个提取、分离样品,首先测定这些样品在100 mg/L浓度下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然后测定活性较高的Y-S16/23~90/96号样品对9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以及对辣椒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华蟹甲草的不同组织器官,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最高,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次是叶片提取物,但均是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最高;而在所有样品中,Y-S16/23~90/96号样品的活性最高,在100 mg/L浓度下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超过50%,其作用谱较广,对供试的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分别为68.96和99.17 mg/L,对黄瓜疫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3个病菌的活性次之,EC50介于137.37~161.68 mg/L之间,对水稻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4个病菌的活性相对较差,EC50介于303.05~362.54 mg/L之间;Y-S16/23~90/96号样品对辣椒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山鸡椒为植物材料,以活性追踪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并从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有效抗菌物质L1。实验结果表明:粗提物不同萃取相中,乙酸乙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好,其对杨树溃疡病菌和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75%以上;乙酸乙酯相各个组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组分6和组分7抑菌效果强,组分6对苹果霉心病菌抑制率达到100%,组分7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达到100%;而对抑菌活性物质L1的抑菌活性研究中,随着L1浓度逐渐升高,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也依次增强,尤其是对苹果霉心病菌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在供试浓度为0.1 mg/mL时,抑制率达到100%;活性成分L1最终通过波谱学方法和文献对比确定为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测定了芸香科植物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果实乙醇粗提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部分在浓度为1 mg/mL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镰刀菌萎焉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lycopersic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vasinfect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rum)、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等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两种丝核菌小麦纹枯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100.00%和89.36%;正丁醇部分对两者的抑制率分别为97.32%和61.32%.实验结果表明,黄柏果实中的抗真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醇粗提物中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  相似文献   

7.
以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等12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对77种植物的95%乙醇提取物在200μg/mL下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有15种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华山姜、硬骨藤、龙舌兰、红蒜、大花哥纳香、海南草珊瑚对至少一种菌的抑制率在50%以上,版纳青梅、大果巴戟、华山姜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至少三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红蒜提取物对百合炭疽病菌、海南草珊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以及龙舌兰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1.4%、70.7%、76.6%,与阳性对照抑制率相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侧柏乙醇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小枝、球果和种子4个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2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1)在供试浓度为50g/L(相当于干样)时,侧柏各部位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其中侧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供试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葡萄黑痘病菌(Elsinoe ampelina)、番茄绵腐病菌(Phytophthora melongenae)和青霉病菌(Penicilliu mexpansum)的EC50分别为:5.424、3.186、8.913和19.000g/L。(2)侧柏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均较好,在供试浓度为0.5g/L时,石油醚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葡萄黑痘病菌(E.ampelina)的抑菌率分别为80.35%和60.23%;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以上2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1.88%和64.06%。结果表明:侧柏叶、小枝、球果和种子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抑菌活性,叶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好,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9.
孜然种子提取物枯茗醛和枯茗酸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番茄早疫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等为供试菌种,采用离体与活体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测定了枯茗醛和枯茗酸的抑菌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枯茗醛和枯茗酸对多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其它供试病原菌,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2.1和7.3 mg/L;枯茗醛和枯茗酸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实验结果表明,供试浓度为1000 mg/L时,两种药剂的保护防效均高于50%;相同处理浓度下,枯茗酸对油菜菌核病的保护防效与速克灵处理相当,达到57.52%。  相似文献   

10.
六种藜科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角果藜( Ceratocarpus arenarius)、盐穗木( Halostachys caspica)、里海盐爪爪( Kalidium caspicum) 、叉毛蓬( Petrosimonia sibirica )、盐角草( Salicornia europaea )和小叶碱蓬 ( Suaeda microphylla )等六种新疆藜科植物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分对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黄瓜角斑病菌(P Pseudomonas lachrymarts)、番茄疮痂病菌( Xanthomonas vesicatoria ) 等植物病原细菌以及杨树溃疡病菌(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 )、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等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角果藜、叉毛蓬和盐角草乙醇粗提物表现出一定抗细菌活性,其中以叉毛蓬和盐角草提取物对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多数植物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分对杨树溃疡病菌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抗真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供试植物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提示活性成分为极性中等的化合物。角果藜和盐角草乙醇粗提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分对供试真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植物G蛋白与植物防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植物G蛋白(包括异三聚体G蛋白和小G蛋白)的存在及其信号调控途径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热点问题。从多种植物细胞中相继分离克隆出多个与动物G蛋白同源的编码植物G蛋白的基因, 并且植物G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其独特性。植物G蛋白在植物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G蛋白参与植物防卫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利用植物木质纤维资源发酵生产乙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要实现工业化生产仍然存在很多难题。最近,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善植物自身性状,包括减少植物自身细胞壁中木质素含量、细胞中积累表达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等方法,使自生产生的生物质更利于降解利用。目前,对这种新的能源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Plant Cutting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