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生化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所)的科学家宣布获得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关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有从国家与科学、政治运动与科学、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等各种视角对其进行的细致探讨,但若将这项成就置于人类理解生命的历程中进行考察,探讨化学合成领域的变革与生命科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我国成功化学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发表50周年。我大学毕业前后曾参加过早期牛胰岛素A、B链的二硫键拆合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为纪念半个世纪前我国科学家所作的贡献,本文记述我参加这项工作的经历、见闻和印象。1第一次来生化所1959年2月寒假结束后,我读四年级下学期。因为北大生物系和化学系与生化所准备合作做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开学后区乐昌(助教)先生带领我班几个同学(王志美、汪开圣和我等)从北京  相似文献   

3.
前文曾介绍一种高灵敏度DABITC方法,今已成功地应用于微量多肽激素的氨基酸顺序测定,所取样品为猪胰岛素-B链、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及未知顺序的蝮蛇毒舒缓激肽增强因子等。样品量仅为8—30毫微克分子(nmol)。一、实验部分 1.材料和试剂猪胰岛素-B链,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分别由本所胰岛素组和东风厂提供,蝮蛇毒舒缓激肽增强因子,由本实验室自制。DABITC试剂本所东风厂产品,化学试剂和溶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并经重新处理聚酰胺薄膜为黄岩实验化工厂出品。 2.实验操作多肽激素(8—30nmol)置于1×5厘米刻度离心管,使溶于100微升50%v/v吡啶溶液,用50微升DABITC溶液(0.6毫克DABITC溶于260微升吡啶溶液)充氮气1分钟。在52℃水浴保温  相似文献   

4.
<正>1966年12月下旬,我和生化所的一些同事在"大串联"途中抵达韶山,听到高音喇叭中播出的新闻:"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成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心中感到十分高兴。作为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组的普通成员,我们也为这一成果的实现出过力,流过汗,经历过一段难忘的岁月。今年恰逢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完成50周年,我谨以此篇短文,回忆当时的一些历史,并以此怀念那些为这项重大成果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师们和同事们。  相似文献   

5.
1886年Von Moring发现狗胰脏全切除后导致类似人的糖尿病症状。1921年Banting分离出胰岛素粗提物。1962年Abel获得胰岛素的结晶。1955年Sanger测定了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1965年中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人工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70年代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利用高分辨率的X—  相似文献   

6.
<正>1958年在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伟大号召下,生化所同志们提出研究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课题。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制订计划方案,学习练兵,准备原料,组织力量等工作,于1958年12月正式上马,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1965年9月17日,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11月第一次鉴定后,一致肯定了这项成果,为了尽快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成果,在《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了简报。1966年4月,经第二次国家鉴定会  相似文献   

7.
<正>胰岛素的全合成,已经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先完成了,它的结晶形状、激素活力和一些化学性质都同天然胰岛素无异。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攀登科学高峰、赶超世界水平的努力中,在蛋白质人工合成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蛋白质的结构极其复杂,它们都是由为数几十或成百上千的氨基酸首尾相连所形成的多肽长链构成的。胰岛素是一种简单蛋白质,自然情况下是人和动物胰脏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血糖代谢的生理功能,在医学临床上可用来治疗  相似文献   

8.
我们已构建两组质粒,适合于在大肠杆菌内克隆基因和直接大量咸融合蛋白。这些质粒含有E.colilac启动基因和部分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序列,编厔的蛋白长度约590或450个氨基酸殖基(原基因编码1023个氨基酸殖基)。被缩短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末端跟随一个多种限制性酶的接头序列;这个序列可被八种限制性酶中的任一种切断,然后插入任何蛋白基因。每组质粒有三种,可以满足所有三种不同的翻译读框。我们克隆了人工合成的入胰岛素原基因到这些质粒上去,在大肠杜菌内可以生产大量β-半乳糖苷酶残基—人胰岛素原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这项工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在那时要在实验室人工合成以胰岛素为代表的蛋白质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很大的风险。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并没有半途而废,而是胜利地完成了。我虽然有幸自始参加这个工作,然而并未至终。因此我的回忆只限于我所经历的事和接触的人。如有出入请当事人和知情人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1958年的秋天,作为一个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我被分配到上海生化所,恰好遇上"大跃进"浪潮,就此深深"卷入"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全过程。真正是"三生有幸"。在此,正是在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影响和严格要求下,才使我从一个无知青年逐渐建立起科学的观点,成长为多少能做些科研工作的人。但时至今日,许多细节已然模糊,只是某些过程惊心动魄,所以仍很难忘怀。合成胰岛素有何意义?为何能成功?今天还有  相似文献   

11.
1980年6月27日至28日,由上海市食品工业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联合组织与主持,在上海酒精二厂召开了《纤维素酶制剂生产技术鉴定会》。会议对上海酒精二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东风生化试剂厂采用上海化学纤维六厂、上海酒精二厂、  相似文献   

12.
得知王先生逝世的消息 ,实在太突然了 !今年五月份我还去拜访过他老人家 ,并一起拍照留念 ,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最后一次的见面。与王先生一起工作时的往事 ,一幕幕的在脑中回旋。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周恩来总理曾说“生命起源应该研究”(大概是在出席中科院的一次会议上说的 ,具体不清 )。此后 ,就由生化所为主 ,开始了“人工合成核酸”的项目 ,并以八二四命名此课题。当时 ,协作单位有六个 ,参加人数超过 15 0人。那时 ,我正在东风生化试剂厂下厂劳动 ,被调回所内参加此课题工作。这个课题 ,不但工作量大、困难多 ,而且进行许多年工作…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由多个单位合作,共花了约7年的时间才完成,中间经历过不少转折。通过对该工作重要参与者施溥涛的访谈,介绍了这些转折的原由和北京大学进行胰岛素工作的详细经过。从施溥涛对大兵团作战、合作中的争论、1978年的总评大会等大量事件的回忆,以及他对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意义的评价,可以清楚地看出改革开放前我国"无产阶级的科学道路"的具体走法以及政治运动等科学外部因素对科研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东风生化试剂厂研制成功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新药——核酪。经临床应用,证明它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疗效。核酪是由核酸水解物,酪蛋白水解物和多种氨基酸混合物,多种无机盐等三组组合而成。最初是用来培养麻疹疫苗的。上海南市区陈家桥地段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用麻疹疫苗和过期麻疹疫苗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发现用它的培养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也有相似的疗效。在上海市医学科研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大搞群众运动,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进一步进行临床验证。东风生化试剂厂大干快上赶制了一批核酪供临床应用;同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破洋框框,把该药中仅有的一种进口原料也改为国产原料,使之立足国内,利于生产。许多医院也积极进行临床实践,积景了一定的经验。大最的实践证明,该药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使症状减轻,睡眠改善,少患感冒等;在发病期间提早用药,效果更显著;对老人或儿童都适宜。该药有注射液及口服液(供儿童服用)两种,现已通过鉴定,将由上海第十三制药厂投产。  相似文献   

15.
<正>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药学会生化药物学会召开的氨基酸生产、应用学术讨论会,在风景优美的武汉大学经过三天的报告和讨论,即将在今天胜利结束了。这是我国氨基酸工作方面的一次盛会,是我国氨基酸学术工作的一次检阅,参加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82人,列席代表33人,工作人员13人,共128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吉林、浙江、广东、四州、贵州、新疆、陕西和河北等14个省市自治区,代表了氨基酸的生产、科研、教学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中国药学会生化药物学会氨基酸生产应用学术讨论会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中国药学会的领导下,商业部、中国药学会湖北省分会、武汉大学、全国生化制药情报中心站、武汉生化制药中心实验室、宜昌三峡药厂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和组织下,经过会议筹备组工作同志的积极筹备和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而胜利召开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农业战线的形势越来越好。谷物品种不断改良,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地提高。因此,很多单位都希望能提供一种简便的生化方法来测定谷物的营养价值。赖氨酸是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它在谷物中含量常常作为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谷物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它不需要象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那样的贵重仪器,所需主要试剂——三硝基苯磺酸(TNBS),已在上海生化研究所东风生化试剂厂开始生产。因此在一般农业科技单位都能推广。各行各业都要支援农业,我们欢迎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稿件。  相似文献   

18.
<正>邹承鲁先生是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在细胞色素与呼吸链酶系、人工合成胰岛素、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酶活性部位的柔性以及蛋白质折叠和分子伴侣等不同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我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后有幸在邹先生实验室工作近20年,在邹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蛋白质折叠以及帮助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和折叠酶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酵母丙氨酸tRNA)人工全合成"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1982年的《科学通报》[1]和1983年的《中国科学》[2]上.本工作启动于1968年,完成于1981年11月,是继我国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后,又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一个核酸分子,其组成、序列和  相似文献   

20.
《生物资源》1977,(4):7-10
<正> (一) 前言废蚕丝是一种含90%以上的纤维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十多种氨基酸中,甘氨酸占43%,丙氨酸占30%.湖北省黄冈地区缫丝厂在缫丝生产过程中每年都有不少废蚕丝,目前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厂党委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曾经初步开展了从废蚕丝中分离提取氨基酸的工作。湖北省植物研究所党委为贯彻执行科研二服务,一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