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中关键信号通路TGFβ/smad途径的阻遏子c-Ski的调控作用,探讨PPARγ抗AS的分子机制。通过高脂饮食制作大鼠AS模型,检测AS斑块中c-Ski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cell,VSMC)中转染重组c-Ski质粒,并观察其对VSMC增殖及胶原分泌影响;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激动剂和拮抗剂对c-Ski表达的调节,进而利用在线程序NUBIScan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明确PPARγ对c-Ski的调控机理。结果显示:AS大鼠动脉斑块中c-Ski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重组c-Ski转染显著抑制大鼠VSMC增殖及胶原分泌;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明显上调大鼠VSMC中c-Ski表达,且这种上调可以被PPARγ拮抗剂GW9662所阻断。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ki启动子区有可能的PP...  相似文献   

2.
PPARγ与代谢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可由多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在机体糖脂代谢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一些可作为其配体的合成化合物现已应用于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该简单介绍PPARγ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PPARγ与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由配体激活的一类核转录因子,属于II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经研究发现,PPAR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所表达,而且它在调控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的转录调节作用。激活后的PPARγ可以调控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生长与增殖等,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普遍表达PPARγ,而且PPARγ配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PPARγ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PARγ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在β 胡萝卜素影响乳腺癌MCF 7细胞活力中所起的作用,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Western 印迹检测细胞中PPARγ的蛋白质水平,用RT-PCR从mRNA水平检测细胞内PPARγ、P21WAF1/CIP1、COX-2和P27表达.研究发现,β 胡萝卜素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生长,β-胡萝卜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计量依赖关系;β-胡萝卜素能够呈现时间效应地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上调PPARγ的表达,β-胡萝卜素能够通过PPARγ调节P21WAF1/CIP1和COX-2mRNA水平;PPARγ的抑制剂GW9662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都能部分阻止由β-胡萝卜素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研究结果提示,激活PPARγ途径和调制细胞氧化状态是β 胡萝卜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效应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细胞中,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代谢等的调节。新近研究报道,PPARγ在调控免疫和炎症反应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PPARγ的激动剂能够上调胃肠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增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与炎症及免疫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em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作为糖、脂代谢的调节物,是一种细胞核内受体,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由激活剂活化后可调控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影响人体糖脂代谢、细胞发育等过程,也参与调节炎症与免疫反应。PPAR在体内可分为3型,即α、β和γ型。该主要介绍了PPAR的结构、PPAR配基、PPAR激活后在炎症反应等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癌细胞系中PPARγ的表达水平,筛选高表达PPARγ的肺癌细胞株利用该细胞株并分别给予培美曲塞、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及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之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PPARγ、PTEN、pAK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PARγ在A549细胞系中显著高表达;培美曲塞组、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组、培美曲塞联合罗格列酮及GW9662组,肺癌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吾美曲塞和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协同效应,与单用培美曲塞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该效应可被GW9662有效阻断;给予培美曲塞和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可明显上调PPARγ、PTEN表达,下调pAKT表达;给予PPARγ拮抗剂GW9662后,PPARγ、PTEN的表达显著下调,pAKT表达上调。结论:PPARγ激动剂RSG对培美曲塞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效应且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PTEN/p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观察全草蒺藜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STT抗AS的机制。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动物动脉壁中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分析造模及各给药大鼠ICAM-1、VCAM-1、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而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及各STT药均能降低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量(P〈0.01~P〈0.05),并能增加PPAR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量(P〈0.01)。提示STT能下调实验性AS大鼠动脉壁ICAM-1和VCAM-1基因的表达及上调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这可能是STT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戎嵘  韦红梅  周静  朱俊东 《生物磁学》2011,(6):1025-1029
目的:探讨两种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和大豆苷元(daidzein,DAI)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信号途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MCF-7细胞的PPARγ表达情况,PPARγ介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大豆异黄酮和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对MCF-7细胞PPARγ的激活作用,MCF-7细胞分别经8×10-5mol/L GEN、DAI和1×10-5mol/L的ROS单独或联合1×10-5mol/L的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联合处理24、48和72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MCF-7细胞存在有PPARγ表达,GEN、DAI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且这种作用可被GW9662明显阻断;GEN、DAI和ROS呈时间依赖性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5),而GW9662可以显著削弱GEN、DAI和ROS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激活乳腺癌MCF-7细胞的PPARγ信号途径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1.
PPAR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以动脉壁脂质蓄积为特征的复杂病变过程。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是核内孤儿受体家族成员,它作为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调节物,可以调控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水平、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影响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内稳态、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积从而影响AS的发生和发展。PPAR可通过对基因转录的调控来调理脂质代谢紊乱,并在血管壁水平直接产生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包括三种亚型: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糖代谢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研究表明,PPARγ激动剂可以在器官纤维化的发生路径进行调节,减缓纤维化的进程.本文就PPARγ与肝、肾、肺、心和胰腺等器官纤维化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属于II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PPARγ在调控脂质代谢、糖代谢、免疫炎症、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方面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PPARγ在肿瘤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往的报道大多集中在PPARγ的抑制肿瘤作用,但最近关于其促进肿瘤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该文总结了PPARγ在肿瘤中的最新报道,讨论了其抑制肿瘤和促进肿瘤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PPARγ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超家族中的一个亚型,在全身各组织均有表达。PPARγ已被证实广泛介入了机体脂肪组织的发育分化、全身糖脂代谢调控及抗炎反应等过程。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后,血流重新恢复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伤,常继发于创伤、外科手术及休克等过程。近年来,有研究显示PPARγ在多种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保护作用。本文对PPARγ激活或抑制在多种常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简要讨论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PPAR基因在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s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配体激活受体,在不同的物种中已经发现了它的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也有称δ)和PPARγ。通过结合到相应的激活剂上,这些受体在一些重要的代谢途径中刺激靶基因的表达。本文是就PPAR在一些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面作一综述。PPAR的功能表现在脂肪组织、脑组织、胎盘和皮肤的分化方面。  相似文献   

16.
PPARγ变异与复杂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森林  黄青阳 《遗传》2006,28(8):993-100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γ基因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调控多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因子基因的表达。它也是糖尿病治疗药物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TZDs)作用的靶分子。PPARγ的常见多态性影响胰腺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它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风险相关联,阐明PPARγ的作用机制对复杂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心肌细胞受损及凋亡与过氧化物增殖受体(PPAR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脂饮食小鼠心肌组织中PPARγ2蛋白的表达。再购买质粒PCMV6-PPARγ2并进行扩增及空白载体的构建。在小鼠心肌细胞株中转染目标质粒后,加入10μmol/L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抑制剂GW9662化合物处理24 h后,通过tunnel检测和细胞流式计算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与低脂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心肌组织内PPARγ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利用XhoⅠ和SmaⅠ酶对PCMV6-PPARγ2质粒酶切,T4连接酶连接从而获取PCMV6空白质粒;转染质粒过表达PPARγ2,tunnel检测结果和流式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增加,而加入PPARγ抑制剂凋亡得到抑制。由此得出结论,PPARγ2的过表达及激活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其作用广泛,可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等。PPARs有三种亚型,分别是: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α是PPARs最主要的亚型,主要分布在肝脏中。PPARα由不饱和脂肪酸或贝特类降脂药物等配体活化后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学功能。PPARα参与调节肝脏脂质吸收、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胆固醇代谢等脂代谢过程,以及糖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与脂肪性肝病、肝脏炎症反应、乙肝病毒复制和肝癌等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PPARα的结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PPARα作为肝脏疾病一个新的治疗靶点,阐明其与肝脏疾病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PARγcoactivator-1α,PGC-1α)是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关键调节分子.外界刺激(寒冷、饥饿、运动)一方面可以改变PGC-1α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翻译后修饰方式调节其蛋白质活性,最终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线粒体生物合成过程.PGC-1α表达的异常是代谢性疾病及老年性疾病等发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就PGC-1α在转录水平和翻译后修饰水平的调节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KLF转录因子家族与脂肪细胞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ruppel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 KLF)是一类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其典型结构特征是在其羧基端具有3个C2H2锌指结构. KLF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以及胚胎发育等多个生命活动的调控. 近年来脂肪细胞分化研究的结果显示,KLF家族的多个成员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既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也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 其中KLF4通过与Krox20协同作用,激活C/EBPβ(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β)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KLF5和 KLF15都通过直接结合到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基因的启动子,激活PPARγ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而KLF6则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因子(pre-adipocyte factor 1, PREF1)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 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KLF2通过结合于PPARγ的启动子,抑制PPAR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KLF3通过募集辅助抑制因子C-末端结合蛋白(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CtBP)形成KLF3 CtBP抑制复合体,结合于C/EBP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α)基因的启动子,抑制C/EBPα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KLF7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的成熟. 本文综述这些KLF转录因子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