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眼蜂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眼蜂Trichogramma devderolimi Matsumura属膜翅目、小蜂总科、赤眼蜂科、赤眼蜂属,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赤眼蜂在农业、林业中是应用价值很大的一种益虫,其不仅分布很广,而且广性寄生.赤眼蜂成虫将卵产在害虫(寄主)卵内,使害虫的卵不能孵化,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由于用它来防治农林害虫具有饲养方便、繁殖快、省劳力、无公害、效果好等特点,已成为综合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快速扩繁赤眼蜂种群的寄主,试以繁殖速率较高的小菜蛾为中间寄主,评价不同赤眼蜂种类对小菜蛾卵的寄生适合度并筛选出适合的蜂种。【方法】通过构建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简称T.j)、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 Ishi(简称T.c)和斑螟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hypsipylae Nagaraja(简称T.h)3种赤眼蜂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卵上繁殖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比较其各自的生命表参数,以了解不同蜂种对小菜蛾卵的寄生适合度。【结果】在小菜蛾卵上繁殖的稻螟赤眼蜂的净生殖力R_0、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与平均世代历期T分别为4.66、0.1633、1.1809、9.2532;斑螟分索赤眼蜂的上述4项参数分别为9.10、0.2177、1.2432、10.1432;螟黄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较差,内禀增长率r_m为0.0338,且其后代性比偏雄,雌雄性比为1♀:6.2(?),以至不能正常传代。斑螟分索赤眼蜂的平均每雌寄生卵数为15.4粒,显著高于稻螟赤眼蜂的10.0粒与螟黄赤眼蜂的8.9粒。【结论】在室内人工培育的小菜蛾卵上繁殖的稻螟赤眼蜂与斑螟分索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较强,尤其是斑螟分索赤眼蜂的内禀增长率r_m与小菜蛾的相近,适合以小菜蛾卵作为中间寄主扩大繁殖,稻螟赤眼蜂次之,而螟黄赤眼蜂并不适合以小菜蛾卵作为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3.
两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科伟  黄寿山  何余容 《生态学报》2002,22(8):1293-1296
应用生命表技术分析了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T.c)和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T.b)在两种繁蜂条件组配下(分别用米蛾Corcyra cephalomica(Stainton)(RM)卵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DBM)卵繁育)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分析,结果表明:(1)在相同寄主繁蜂条件下,卷蛾分索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显示出较强的寄生潜能,米蛾卵上所繁的卷蛾分索赤眼蜂(T.b-RM)和小菜蛾卵上所繁的卷蛾分索赤眼蜂(T.b-DBM)的内禀增长率为0.3509和0.3450,而米蛾卵上所繁的澳洲赤眼蜂(T.c-RM)和小菜蛾卵上所繁的拟澳洲赤眼蜂(T.c-DBM)的仅为0.2391和0.1902,T.b-RM和T.b-DBM的每雌平均寄生卵数为70.75和46.13粒,而T.c-RM和T.c-DBM的仅为64.90和31.73粒,但拟澳洲赤眼蜂的雌蜂寿命较卷蛾分索赤眼蜂更长。(2)在不同寄主繁蜂条件下,同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以米蛾卵所繁的仔蜂的各项寄生特性参数(内禀增长率,每雌寄生卵量,净生殖力,平均世代历期和雌蜂寿命)均优于用小菜蛾卵所繁之蜂,米蛾卵是其适宜的中间寄主。(3)长期用中间寄主繁蜂,赤眼蜂对目标寄主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中间寄主的驯化对赤眼蜂的寄生潜能有不容忽视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生长期的菜芯地释放赤眼蜂防治小菜蛾,当蜂量为2000头/点时,拟澳洲赤眼蜂在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寄生率大于60%),苗期为3米,生长中期和收获期为4米.短管赤眼蜂在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苗期和生长中期为4米,收获期为5米,较拟澳洲赤眼蜂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从Saunder1882年在加拿大首次进行赤眼蜂释放试验以后,相继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开展了赤眼蜂的研究工作,并广泛地应用于防治棉、粮、糖、果、林和蔬菜等作物害虫,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国早在三十年代浙江省就对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试验;1936年广东等地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做了试验;五十年代赤眼蜂在广东广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于防治甘蔗螟和玉米螟等害虫;六十年代以来,赤眼蜂的利用研究在我国蓬勃地发展起来,防治对象不断扩大,已用赤眼蜂来防治棉铃虫、水稻纵  相似文献   

6.
暗黑赤眼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来,我省利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防治棉铃虫,土法上马,走群众自养自繁的道路,获得了投资少,成效大,对人畜安全,又保护了天敌的作用。为了适应当地当前生产需要,更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我们对本地1973年采到的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euproctidis(Girault)],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7.
赤眼蜂防治小菜蛾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眼蜂Trichogramma(T.confusumViggiani,=T.chalonis,Nagaraja,nec.Ishu)于卵期降低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种群密度,但对其幼虫期的天敌不会随即受到影响,相对地提高了天敌的作用。本文在生命表的基础上应用于扰作用控制抬数评价这两者的相辅相成的效果。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赤眼蜂对小菜蛾种群动态的控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小菜蛾的产卵高峰期比较长,卵的发育历期比较短,这是应用赤眼蜂的不利条件.赤眼蜂成虫散放后继续扩散,同时不可避免逐日死亡,这也不利于寄生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对赤眼蜂成虫扩散行为的观察,结合小菜蛾的上述特点,讨论提高赤眼蜂对小菜蛾防治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赤眼蜂是赤眼蜂属昆虫的通称,体形微小,复眼都呈赤红色,故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赤眼蜂达六十多种,我国已知十几种,其中有些种类已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农业上重要的益虫。下面着重介绍赤眼蜂的简易采集方法和稻田中几种常见赤眼蜂的识别。 (一)采集赤眼蜂是许多昆虫的卵寄生蜂,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能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24科151种昆虫的卵中,其中以鳞翅目寄主种类最多,约133种。同一种赤眼蜂可寄生于数十种寄主,同一种寄主又可能有数种赤眼蜂寄生。因此,采集赤眼蜂时,首先要了解其寄主范围和分布。如稻田中最常见的鳞翅目昆虫卵寄生蜂是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oponicum Ashmead),其次为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仅在松林附近的稻田内发现较多。采集时间应根据寄主昆虫的种类及其各代虫卵的寄生率而定。如稻螟赤眼蜂,据1977年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本地天敌拟澳洲赤眼蜂和外来天敌短管赤眼蜂在不同卵龄和不同空间条件下对小菜蛾卵的寄生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在0~62 h的小菜蛾卵上,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单独接蜂时对小菜蛾卵的寄生率、子代羽化率、子代雌蜂百分率随卵龄下降,而后代发育死亡率则随卵龄增加.短管赤眼蜂对各龄小菜蛾卵的寄生率、子代羽化率、子代雌蜂百分率均较拟澳洲赤眼蜂高,而子代蜂的发育死亡率则较拟澳洲赤眼蜂低.两种蜂对小菜蛾卵龄的要求都不太严格,在小于48 h的小菜蛾卵上都能产卵寄生,且寄生率高于50%,但短管赤眼蜂寄生对小菜蛾卵龄的要求更宽松.在两种蜂混合接蜂时,后代中短管赤眼蜂的比例在各处理中都高于50%,且随寄主卵龄增加,当小菜蛾卵龄大于48 h后,短管赤眼蜂的比例高达100%,说明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有更强的寄生能力和竞争能力.拟澳洲赤眼蜂和短管赤眼蜂单独接蜂时,在4~22cm^3空间范围内,各处理间对小菜蛾卵的寄生率没有显著差异,而短管赤眼蜂的寄生率(76.4%~86%)略低于拟澳洲赤眼蜂(88.7%~92.3%).当空间大于53 cm^3时,寄生率显著下降,在102cm^3空间时显著降低到50%.混合接蜂时各处理间寄生率差异不显著.两种接蜂方式对后代羽化率和雌蜂百分率没有太大影响,蜂的后代发育死亡率在两种蜂单独接蜂时随空间而增加.在4~102cm^3空间范围内,混合接蜂后代雄蜂中短管赤眼蜂从80%以上降低到20%以下,说明短管赤眼蜂的竞争能力随接蜂空间的加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深圳郊区龙岗示范生态农场,寄生于小菜蛾的赤眼蜂为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usum和赤眼蜂一新种Trichogramma sp.,其中拟澳洲赤眼蜂稍占优势.其寄生率受季节和化学农药的影响,全年中以秋季为最高,在收获期的菜芯地可高达30-35%;夏季降雨是寄生率低于5%的主要原因;在经常施用化学农药的菜地,寄生率始终维持在10%以下.小菜蛾卵不孵率随寄生率增加而升高,使小菜蛾卵总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