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介绍我院制研究的一种新型主动脉插管刀,造型特点:双刃刀锋,刀片宽度是插管外直径的70%,刀片后有凸起的横嵴可用控制刺入的深度。自1994年2月至6月,该插管刀在上海,南京六大医院临床应用,累计病例162例。调查使用结果;除5例幼儿未能一次插入外,其余人武部一次成功,无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经颈外静脉插管方法及测肺动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2组:经导丝引导插管测肺动脉压组(G组),传统方法插管测肺动脉压组(T组),每组均40只。记录插管操作一次成功率、多次调整成功率(n≤4次)、总成功率、一次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及一次测压时间、总测压时间及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数值。结果 G组比T组插管操作一次成功率、多次调整成功率(n≤4次)、总成功率更高(P〈0.05),G组比T组的一次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以及一次测压时间、总测压时间要短(P〈0.01),G组所测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比T组所测的高(P〈0.01)。结论经导丝引导插管测肺动脉压法插管和测压具有成功率高、准确到达肺动脉、数据更准确、操作省时的优点。与用传统方法插管测肺动脉压组相比较,是一种更好的对大鼠进行颈外静脉插管和测肺动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割器由控制台、脚踏开关与切割头组成。控制台内设置了运转切割头与抽吸装置;脚踏开关则用来启动切割头的操作。切割头为一双套管金属管,外管外径0.9mm。内管末端连接一由气体推动或依赖微型马达转动的刀片。把这一双套管通过球壁小切口插入眼内后,眼内要被切除的组织通过外管上的孔眼,被吸入切割头中,立即被转动的刀片割断,再由内管吸出眼外。同时,另有一输液管道,通过一缝合于球壁上的短针管,不断将生理性溶液输入眼内,  相似文献   

4.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在主动脉中膜变性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是一种新型细胞外金属蛋白酶,它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本研究发现,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血浆ADAMTS1水平明显高于急性心梗病人和正常对照.通过给老龄小鼠埋泵缓释血管紧张素Ⅱ建立了急性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在血管紧张素Ⅱ埋泵后14天,小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达到42%.血管紧张素Ⅱ给药组小鼠主动脉有大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显示夹层部位过表达的ADAMTS1与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有共定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夹层组织部位versican(ADAMTS1降解底物)的降解明显增加,其与ADAMTS1表达增加相一致.结果提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过表达的ADAMTS1可能通过增加versican的降解促进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据临床经验,熟练运用开放手术、腔内修复术及杂交手术方法治疗各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共91例,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36例(其中21例降主动脉瘤、9例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瘤行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6例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StanfordA型夹层动脉瘤55例(其中单纯Sun,s手术12例伴Bentall术6例,Bentall术伴部分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36例,1例行Ⅱ型的主干与分支动脉人工血管转流+介入腔内隔绝降主动脉及左半弓杂交术),分别以不同的手术方法给予治疗。结果:顺利治愈出院85例,死亡6例,4例因全弓置换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肠坏死、肾功能不全、少尿等并发症而死亡,2例死于Bentall术后严重多功能脏器急性衰竭,1例杂交手术术后出现高血压伴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伴肺部感染及低心排综合征,给予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有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经过透析治愈。腔内修复术后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2例,下肢的功能障碍2例,少量内漏4例,以上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76例,时间3~12个月,除2例于术后第9个月死亡、1例因脑梗塞、脑血管意外等与手术无关的疾病而死亡,2例因吻合口动脉瘤或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外,余患者生活状态良好,心功能在I~Ⅱ级。结论:根据主动脉瘤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定位诊断,合理选择和运用治疗方法使手术操作变得更为迅速、安全和方便,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离体灌流心脏希氏束电图记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稳定地记录离体心脏希氏束电图,我们研制成一种新型的二合一插管电极,利用这种电极可同时完成Langendorff法心脏灌流及希氏束电位记录。心脏取自成年家兔或幼狗,与Langendorff法相同,首先经主动脉逆行插入这种插管电极实现心脏灌流,然后在示波器监视下小心转动插管,当电极贴近希氏束部位时,即可记录到离体灌流心脏的希氏束电位。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波型记录稳定。如配合心电等  相似文献   

7.
一种制作毛发切片的方法材料用县刀片、刀架、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清水、洗涤剂(或洗衣粉)、人胡须。制作方法①用温水将胡须洗软后,拿刮胡刀将胡须刮2~3遍,使胡须出露极短。②将刀片、刀架洗净后重新刮一次,这时,刀片上便留有胡须的横切薄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气囊漏气实验预测拔管后发生严重上气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有156例气管插管患者入组,根据气囊漏气实验的情况分为两组,阴性组和阳性组,拔除气管插管后观察两组喘鸣发生与二次气管插管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气囊漏气实验阴性组125例,阳性组31例,拔除气管插管后,有13例患者需再次插管,其中1例患者无法插管,予经皮气管切开.结论:气囊漏气实验是一项简单方便筛查拔管后可能上气道梗阻的方法,如为阴性其因严重上气道梗阻再插管可能性很小,如为阳性则要注意可能发生拔管后上气道梗阻.  相似文献   

9.
国产单面刀片经显微镜检查,刀刃光滑平直无损伤,可以和完好的切片机刀相媲美.在使用寿命上,虽然比不上切片机刀,但是,单面刀片价廉,刀刃有损伤或者变钝,可不再研磨,换上一个新的就能继续工作.单面刀片如果装置得当,可以提高切片机的性能.比如,我们使用的切片机,是50年代我国的第一批产品——双线牌切片机.可是安上单面刀片以后,切5—6微米厚的组织连续切片,厚薄均匀,粘连成带,效果很好.切3微米的切片(睾丸组织),结果也不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据我们初步的分析来看,可能和单面刀片刃口的倾斜角度比较小有一定关系. 经过测量和计算,切片机刀刃的倾斜夹角是34°,单面刀片是9°.角度小的刀刃,若安装合理,切削的阻力减小,石蜡不易卷缩,组织蜡片粘连得也就比较整齐.但是,应该指出,单面刀片要以下述步骤进行装  相似文献   

10.
钱庆鹏  于广海  杜浩  江彬  李天明 《蛇志》2010,22(1):38-39
目的总结分析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过程,探讨提高导尿成功率的方法。方法2009年1~12月我院泌尿专科门诊、急诊、住院及会诊共有导尿困难200例,不包括急诊尿道外伤导尿。插管遵循步骤为改进技术尿道注入石蜡油,换尿管,用超细管,尿管内撑金属芯及对因治疗。统计导尿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结果导尿困难者插管困难占179例,水囊注水困难6例,是否置管成功难以确认15例。插管困难原因包括包茎包皮口小7例,尿道外口萎缩3例,尿道外口肿瘤堵塞1例,尿道外口小4例,尿道细3例,尿道狭窄6例,导尿致尿道损伤2例,前列腺部及膜部梗阻146例,膀胱颈梗阻4例,膀胱内受阻3例。经提高技术、注入润滑油、换管等插管成功86%(154/179),使用辅助工具插管成功10.6%(19/179),需手术导尿3.4%(6/179)。结论导尿困难不但是插管困难,还有判断确认的问题。插管困难大多见于后尿道,技术不娴熟或润滑不足是主要原因,前列腺增生并不构成主要困难。了解病情,遵循适当的顺序及方法能提高导尿的成功率,导尿困难需行手术者极少。  相似文献   

11.
以手术刀片代替传统的切片刀,通过肝、肾、脾、肺、心肌、气管等器官所作的对比性切片试验表明,该切片刀不仅达到了原有切片刀的性能,还能做1—3微米半薄切片。染色后在10×10、10×40显微镜下,整个切片完整无损,厚度均匀,各类细胞结构清晰易辨。该切片刀不需磨鐾,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特别适合基层实验室的组织及病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方法及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ICU51例采用丙泊酚镇静配合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心率(HR)、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配合情况和鼻腔出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插管时间35s-75s,无心跳骤停和喉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配合佳,生命体征变化不犬,4例患者出现轻度鼻腔出血,予稀释后肾上腺素滴鼻后缓解。结论:气管插管的成功与专业医师的操作技巧密切相关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程观察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为明胶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其动态平衡对维持细胞外基质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主动脉的细胞外基质是主动脉中层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可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的损伤,在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失衡可引起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的损伤,从而促进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同时,主动脉疾病也可导致血浆中MMP-2、MMP-9浓度的升高。本文对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主动脉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81例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肾动脉及髂动脉狭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并测定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变化,以评估该检查的安全性。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术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简单易行、安全,造影前后血清肌酐无明显变化[术前(76±11)μmol/L,术后(79±9)μmol/L](P0.05);肾动脉狭窄检出率为26%,髂动脉狭窄检出率为20%,肾动脉及髂动脉狭窄总体检出率为33%;有3个及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其肾动脉及髂动脉狭窄总体检出率明显增高(56%)。结论在全脑血管造影中顺路行腹主动脉造影是安全、简单、可行的,对发现肾动脉、髂动脉狭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道食道双管喉罩在急诊危重患者紧急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院前和院内抢救需行紧急气管插管但经评估后存在困难或操作后失败的危重症患者76例,根据其最终建立的人工气道方式分为继续设法气管插管组(A组)36例和改用气道食道双管喉罩组(B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建立气道成功率和建立气道所用时间。结果 B组通气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的插管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建立气道所用时间明显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食道双管喉罩可作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在气管插管术困难或失败后首选的替代、次选方案,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观察家兔肾泌尿功能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观察家兔肾泌尿功能的实验方法彭勇(秦皇岛市卫生学校生理教研室,秦皇岛066001)观察肾泌尿功能常用的实验方法在国内和国外有膀胱插管法和膀胱外输尿管插管法,本文介绍的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是膀胱内输尿管插管导尿法,该法具有简便易行和成功率高等优点,因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和适应症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宫颈良性病变患者100例,通过利普刀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标本,对手术时间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有较高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7%,可以达到8-10分钟的平均时间,对这些患者手术后两个月进行复查。有12例患者宫颈管有息肉样增生,通过小号环切电极切除,切除后无复发现象,有2例出现继发感染。结论:利普刀对各类宫颈疾病的治疗需要的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简单,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完善的病理标本,使宫颈癌的误诊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的认识,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经过、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发现3例患者均有肝外播散性病灶,符合肝脓肿侵袭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这3例患者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均有肝脓肿,其中2例合并眼内炎并造成失明,1例合并腰椎感染、腹主动脉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有糖尿病病史,1例免疫正常。结合文献复习,发现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引起肝脓肿及肝外播散性病灶,临床上称为肝脓肿侵袭综合征,大多由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好发于糖尿病及免疫缺陷人群,也可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治疗困难,临床危害严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和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0例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外循环技术治疗,针对患者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主要对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等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本院针对40例的非心脏外科手术治疗,采用体外循环技术分别对12例患者开展股转流术、14例患者行上下腔静脉插管转流术、8例患者行降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输血术、8例患者采用股静脉插管转流术联合升主动脉、静脉以及上腔静脉术。其中经过本院的治疗,在体外的循环时间为18~170min之间,有10例阻断的时间为30~48min,39例患者手术成功出院,另外有1例患者手术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体外循环技术应用在非心脏外科的手术和抢救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方法难以完成高难度的非心脏手术外科疾病手术治疗,但是可以为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大出血的急诊提供新的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OSI)对盲肠结扎和穿孔法(CLP)败血症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CLP建立大鼠败血症休克模型,腹腔注射三种NOSI对CLP败血症休克进行干预;在体颈动脉插管和心室内导管术,测定血压和左心室动力学指标;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张力.结果:分别用三种NOSI可降低CLP败血症休克的死亡率,改善血压和左心室动力学指标;三种NOSI均能抑制CLP引起的去内皮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E)和KCl的收缩反应性下降,并且iNOSI氨基胍(AMG)能够抑制CLP引起的去内皮主动脉环对细胞外钙的反应性降低;非选择性NOSI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与nNOSI7-硝基吲唑(7-NI)均能抑制CLP引起的内皮完整主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E)和KCl的收缩反应性下降,但是三种NOSI均不能抑制CLP引起的内皮完整动脉环对细胞外钙的反应性降低.结论:三种NOSI均能改善CLP晚期败血症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无内皮血管的收缩反应性,L-NAME和7-NI还可改善有内皮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