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悦 《蛇志》2010,22(2):142-144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WHO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全世界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1%,当前全球的抑郁症患者约有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作者就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生物材料补片进行修补,加强腹壁薄弱区域实现功能重建,分析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无嵌顿性择期腹股沟疝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传统修补组与生物补片修补组。比较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镇痛药物应用例数)、临床疗效,通过随访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及主观满意度,记录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半年以上随访。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镇痛药物应用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主观满意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补片材料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创伤较小且患者恢复期短,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与传统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3.
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进展主要是隔离分化学派的进展。对隔离分化学派的几个分支学派,特别是分支生物地理学和泛生物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回顾和介绍。最近十年来分子手段广泛应用于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快速崛起是历史生物地理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对本学科的发展做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硫酸镁在儿科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平乐 《蛇志》2011,23(4):383-385
镁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人体细胞重要的阳离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多种生物酶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随着镁剂药理作用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镁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将硫酸镁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的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固定化技术具有小型高效、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在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化工、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生物固定化的材料已由单一的酶发展到含酶菌体或菌体碎片.固定化方法主要包括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这些方法近年来都通过发展新型材料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有机污染物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真菌毒素降解、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应在开发固定化生物资源、提高固定化微生物活性、固定化机理和应用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锐  周玲 《蛇志》1997,9(3):44-46
肝素临床应用进展陈锐周玲广西柳州市红会医院内科545001肝素自1916年由Melean自肝脏发现后,一直作为抗凝药物应用于临床,而且作用范围在扩大,涉及到预防血栓形成、抗炎、抗补体、抗增生等多个领域,现将近几十年来内科临床使用肝素的进展综述如下。1...  相似文献   

8.
董大鹏  金政  赵凯 《生物技术》2022,(6):787-795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表面修饰性、机械性和电学特性,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在病原微生物检测、环境保护、农业以及食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碳纳米管在生物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以病毒检测为主分析了碳纳米管在检测技术方面的应用进展和优缺点,展望了碳纳米管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2):277-277
大力发展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向。分布极为广泛的生物质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很有开发潜力。在《生物工程学报》(2005,21(5):813)的“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及其产业化”一文中提到应引起注意的十个方面的问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关  相似文献   

10.
谵妄是一种多因素多途径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注意力、认知与感知改变.成年病人中谵妄发生率高,且可导致院内病死率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等多种不良结局,严重影响病人愈后.谵妄生物标志物研究与临床应用对早期预防、诊断及干预的实施和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国外已有较多研究探...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素,由于其明显的生理活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海洋生物前列腺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发现和生理活性;分离和结构鉴定;生物合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恶性梗阻性黄疸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较大,而且不利于预后。恶性梗阻性黄疸起病隐匿,患者得到确诊时肿瘤已发展为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根治性及姑息性)、内镜、ERCP、PTCD等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达芬奇机器人的发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特别是高龄患者有了更好的方法,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范围。根据患者病情及适应症,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个人规范模式,使患者获益更多。本文对临床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介绍5种已经商品化的微生物除草剂和包括真菌、根际细菌、病毒、放线菌4种具有除草潜能的微生物类型的除草剂,并对我国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疗效评价、复发及预后预测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目前临床常用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乳酸脱氢酶(LDH)5种肺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临床应用类论文进行有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自1994年至2007年共有临床应用类论文558篇,常用制剂前6位为妈咪爱112篇(20%)、金双歧105篇(19%)、丽珠肠乐91篇(16%)、培菲康80篇(14%)、整肠生37篇(7%)、贝飞达28篇(5%);治疗疾病前8位依次为急性腹泻213篇(38%),功能性肠病92篇(16%),新生儿黄疸70篇(13%),慢性及迁延性腹泻41篇(7.3%),母乳性黄疸39篇(7.0%),肝脏疾病33篇(5.9%),炎症性肠病22篇(3.9%),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6篇(2.9%);单纯一般临床观察51篇(9.1%),采用对照临床试验497篇(89%),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含多中心或双盲)9篇(6.2%);其中50例以下284篇(50.9%),50~100例212篇(37.9%);所有文献均报道益生菌治疗有效,有9篇提及安全性(1.7%)。结论国内益生菌制剂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有一定疗效;虽然多数研究设有对照组,但随机对照研究很少,仍然需要推广验证。  相似文献   

16.
王静  崔宜庆 《生物磁学》2011,(24):4991-4995
总结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从文献报道来看,疏血通注射液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脑、心、肾及周围血管血栓性病变、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探讨新式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孕妇120例,分为改良组(即新式剖宫产)(n=60)和对照组(即腹壁纵切口剖宫产)(n=60),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的术后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Diagnostic cardiac ultrasounds are a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non-ionising imaging technology. However, ultrasounds are not biologically inert, and their use might have profound clinical imp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known effects of cardiac ultrasound—compared to other major imaging techniques—to exposed patients and to clinically exposed physicians practising ultrasound imaging. Furthermore, this review also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s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diagnostic ultrasound—which suggest that ultrasound with frequency, intensity and duration fully in the diagnostic range have significant molecular, cellular and organ effec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effects ma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ultrasound and biological tissues and may open new avenues to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ultrasound-modulated cell functions, such as membrane transduction, apoptosis, cell permeability and thrombolysis.  相似文献   


19.
新抗生素莫西沙星国内外研究应用最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属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通过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A亚单位和拓扑异构酶IV的活性,阻断DNA的复制,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能力,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效,对厌氧菌感染有效,尤其对某些临床常见的耐药菌有效。临床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泌尿生殖系感染、继发性腹膜炎、肺结核的早期及延长早期间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和皮肤、皮下组织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中,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根据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将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密切联合,开展以药物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升教学质量。目前,由于教学课时、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组成及硬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临床应用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仍需进行新的探索使之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