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大别山珍稀濒危植物与保护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河南大别山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生态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18科,22属,2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9种,三级保护植物15种,属华南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的有3种,华东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的有8种,华中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的有10种,全国广布种3种,根据大别山植物的现状提出了本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措施,系统清查本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建立技术档案,就地建立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建立以珍稀濒危植物为主体的生态园林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甘什岭保护区是海南岛南端的热带森林保护区,植物区系特殊,特有植物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在这里成片分布。2010年保护区范围得到调整,为全面了解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作者于2010–2012年对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对其保护等级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分布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0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第二批(讨论稿)收录43种,《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19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29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61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收录34种,《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76种。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占植物种类总数的比例较附近的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三大国家级雨林保护区略低。根据这些种类的分布状况,分为罕见种(3种)、稀有种(15种)、偶见种(63种)和常见种(25种)。特有性分析发现,海南特有种有22种(包括2种甘什岭特有种),中国特有种有13种。根据我们的评估结果,建议将46种植物的保护等级提升或增补于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保护价值、地理区系特征及分布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古田山地区共有省级及以上野生珍稀濒危种子植物32科55属63种,其中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15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有15种,浙江省重点野生保护植物19种,其余物种分别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收录;保护区内的多数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狭窄,除少数保护植物如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Zucc.、野含笑Michelia skinneriana Dunn、杨桐Cleyera japonica Thunb.等种类的种群较大外,其他种类的种群较小;长序榆Ulmus elongata L.K.Fu&C.S.Ding、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三小叶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Benth.ex Oliv.、金刚大Croomia japonica Miq.等种类零星分布于核心保护区,有少量珍稀植物如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var. mairei(Lemée&H.Lév.)L.K.Fu&Nan Li、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等位于缓冲区或试验区;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属的区系成分较丰富,温带成分相对较多,中国特有属的濒危度较高,急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兰  何平  肖宜安  刘云  张仁波  李桂强   《广西植物》2006,26(2):132-136,208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区系成分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有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共计95科195属275种;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种子植物热带分布型的属数占总数的48.57%,热带分布型的科数占总数的46.91%;特有性强,共有52种中国特有植物;起源古老,有41种古老孑遗植物;此外,这些种的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省与省或国与国交界的边境地区以及中、低山地区。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江西省有珍稀濒危植物95种。它们具有种类多、起源古老、分布范围广、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等特点,并且绝大多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在探讨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致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四川省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相对较小而成为许多古老,特有,珍稀植物的“避难所”,被誉为珍稀植物的“摇篮”。综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四川有珍稀濒危植物105种(计54科83属),其中多数种起源古老,单种科,单种属和少种属占较大比例,特有植物丰富,并且绝大多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四川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即:传统保护与 拯救性保护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并切实减少人为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7.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对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隶属于34科44属;根据综合评价值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Ⅰ级优先保护物种有9种,Ⅱ级优先保护物种有23种,Ⅲ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2种,Ⅳ级优先保护有物种3种。通过分析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发现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并且在900~1 600 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和数量分布最多。该研究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地为该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更加高效有力地指导本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江西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江西省50种珍稀濒危植物为定量研究对象,采用以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物种价值系数和生物学特征系数4个指标构成的珍稀濒危植物等级综合评价值的方法对上述植物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研究。对50种珍稀植物进行排序的结果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第1册的分析,但也有不同:属一级保护的有长柄双花木、天目木姜子和长序榆等共10种,占研究物种总数的20.00%,其中有浙江楠和华东黄杉等2渐危种;二级保护的有胡豆莲、连香树、伯乐树、银钟花等共26种,占52.00%,其中胡豆莲属于濒危种;三级的有小花木兰、观光木等12种,占24.00%,其中有4种属稀有种,8种属渐危种;此外,八角莲、野大豆等在江西可以暂不列入保护,这两者均属渐危种,占4.00%。  相似文献   

9.
广西国家级保护植物迁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王才明  王燕  黄仕训   《广西植物》1994,14(1):39-53
分布于广西的第一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123种.用迁地保存方法,引种栽培其中的102种,占广西分布种类总数的82.92%。对其中的33种进行了播种繁殖和21种的扦插繁殖试验,已成功地繁殖出一批苗木。对引种植物进行了物候期记录和生长量测定,并观察了引种植物的适应性。另外还引种保存区外产的国家保护植物41种。现已初步建成面积1.33公顷的广西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园。  相似文献   

10.
重庆的珍稀濒危植物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按1991年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不完全统计,重庆约有全国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52种及变种(含区域不详2种),占湖北及其附近地区第一批珍稀濒危植物种的81.3%,华中区的33.3%,全国的13.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7倍。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有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级植物23种,三级保护植物24种  相似文献   

11.
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育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初立业  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植物》2002,22(3):225-227,236
通过对广西九万山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 ,发现该地区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 1 9个科 ,2 8个属 ,共 2 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 5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2 4种。对它们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具有古老、原始、孑遗特性 ,热带性质明显 ,中国特有现象极为突出等特点。据此提出对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对策 ,以便更好地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和这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以及《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型,在海拔1 000~1 600 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中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5)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江苏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多样,蕴含着丰富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文章调查整理出78种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隶属40科65属,其中本省自然分布的有21种,从其他省份引种栽培的有57种。为了能促进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别从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概况、观赏价值、园林应用现状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绿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针对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实行迁地保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珍稀特有植物的专项或综合保护区,建立珍稀特有植物资源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科研和宣教工作,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现有生境和恢复植被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稀有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调查统计,江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稀有濒危植物74种,比《中国珍稀濒危植物》记载本省的种类(48种)增加了26种,是华东濒危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论述了江西稀有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区系特征及保护现状,它们具有组成丰富、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成分多特有、分布局限和生态脆弱等特点。在分析稀有植物濒危原因和本省保护区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稀有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其就地保护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论述了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数量、分布及就地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的建议和措施。经调查研究,湖北省天然分布有62种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同类总数的15.97%;鄂西南和鄂西北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中心; 全省22个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点)现已就地保护55种,占总数的88.7%;在评价就地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和禁伐区以及将就地保护和其它手段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12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等级、优先保护评估体系.建立了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利用价值系数、生境系数、繁殖系数5项准则,准则下共设17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计算出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及优先保护级别.结果表明: 极危种2种、濒危种13种、易危种37种、近危种44种、无危种31种,分别占总数的1.6%、10.2%、29.1%、34.7%、24.4%.其中,受威胁种(极危、濒危和易危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一级保护植物35种、二级保护植物72种、三级保护植物20种,分别占总数的27.6%、56.7%、15.8%.本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相比,有75种植物的濒危等级和62种植物的保护级别发生了变化.其中新增了9种植物的濒危等级评估和32种植物的保护级别.  相似文献   

18.
崔艳  戚鹏程  陈学林   《广西植物》2006,26(6):660-664,659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有各类珍稀濒危植物10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5.28%。其中划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20种,划归《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37种,划归《国家珍贵树种名录》的有18种。该区在整个海拔梯度上均有珍稀植物分布,但很不均匀。根据珍稀植物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大体可分为“极丰富段”“较丰富段”“丰富段”“稀少段”4段。不同类型的珍稀植物的垂直分布也有差异。根据白水江珍稀濒危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和保护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阐述江苏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现状、分布、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警示人们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重视,从而达到拯救、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与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二级保护14种。建议将18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中,20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有30种为海南特有种。鹦哥岭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人为毁林开荒和分布区限制。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重点加强保护的6个地点及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