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发动态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创新三期规划中国科学院党组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科技发展的“1+10”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负责“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助于组织争取国家各项科技任务,大力推进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口健康与医药科技创新基地瞄准重大疾病、人口控制、营养健康和脑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原…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化学》2006,26(3):280-28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生命科学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自此,蛋白质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界关注的核心之一。鉴于蛋白质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前沿地位及其重要性, “蛋白质研究计划”作为基础科学领域的四个重大科学计划之一而被正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之中。为加强我国蛋白质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和“酶学专业委员会”决定召开2006年“跨学科蛋白质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党组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科技发展的“1+10”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负责“人口健康与医药创新基地”、“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将有助于组织争取国家各项科技任务,大力推进重大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院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发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9):100-104
2006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结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实施了生命科学领域61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生命科学优秀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包括: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  相似文献   

5.
产业动态     
我国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的部署,国务院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将在2008年和2009年分两批启动,具体项目包括: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正国 《生命科学》2005,17(1):88-9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是对国家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973”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领域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每个项目批准期为五年,自1998年以来已立项188项,结题59项。“973”项目中相当部分的内容是生命科学的研究。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载一些已结题的生命科学项目的研究进展。也希望有关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能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9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关于促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以建立可持续、安全和有保障的美国生物经济的行政命令》(简称“总统行政令”)(1); 9月14日,美国白宫举办“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峰会”,并宣布将通过不同部门5年内提供超过20亿美元资金和其他资源组合推动实施总统行政令,如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商务部、农业部、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相继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创新倡议”等一系列行动计划。这引发我国各界高度关注和资本市场震荡,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酝酿一系列重大突破。基因科学、蛋白质科学、脑与神经生物学等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与前沿。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孕育着重大科学突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食物、保健及生态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工业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有可能形成新兴的生物产业。  相似文献   

9.
《生物物理学报》2007,23(1):F0003-F0003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托学校在信息科学领域的综合优势,以及学院成立之前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20年积淀,深耕信息科学与生物及医学的交叉领域,着力发展主流生命科学学科,先后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授权点。在国家“985”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先后建威了“生物物理与生物电子技术”等3个省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研发动态     
生物技术将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现抑制“过激”免疫反应新机制;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21号染色体遗传变异图谱;“十五”期间我国在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领域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通过专家验收;禽流感检测诊断研究最新进展;Technology Review评出2005年最受关注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生态科学》2003,22(4)
根据学科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和多级评审,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点获准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面向海内外招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是密切联系地球上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纽带科学,架起了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生态学不仅为解决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在实践中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  相似文献   

12.
招聘启事     
<正>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陈勇研究组公开招聘博士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级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在设施建设基础上,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委托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负责筹建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负责设施的运行管理。中心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区西部(上海市海科路333号)。中心定位于:支撑国家蛋白质上海设施建设的建设,衔接该设施的运行;聚集培养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特别是蛋白质研究的人才,提升国家蛋白质研究能力,进而促进我国蛋白质基础研究的飞跃发展。中心将立足于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相关研究领域雄厚的研究基础和创新实力,成为兼具蛋白质科学研究、技术及成果的转化、集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化学》2006,26(5):475-475
2006年全国“跨学科蛋白质研究”学术讨论会暨首届全国蛋白质科学学术讨论会和第八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8月24—27日在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和酶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晶体学会生物大分子专业委员会联合协办,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教育部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世界》2007,(1):43-43
2006年9月7日,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为主题的展会在中国科技馆开幕,这个旨在拉近科学和大众距离的活动是在蒙代尔和李政道的建议下进行的。当到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嘉宾同时将12把钥匙插进控制台时,嘉宾台中央的DNA双螺旋模型缓缓旋转,模型上的彩灯亮起,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最后一个活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主题展”以特殊的剪彩仪式开幕。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发起、苏州大学承办的“第四届生命科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1月5~9日在苏州召开。此次会议加强了全国生命科学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帮助了基金委了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其他青年基金项目承担者工作的研究进展情况。会议正式代表139人,其中92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朱作言副主任到会并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他首先介绍了“十五”期间基金委的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关于“重大研究计划”和“优秀群体”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是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筹建,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共同支持的公益性研究机构。研究中心聚焦植物科学前沿领域与生物技术重大战略性科学问题,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解决现代农业科技、新型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植物环境继续研究植物(作物)花期的环境响应机理以揭示季节变化(光周期及生长温度)与非生物环境胁迫(盐、干旱、低温等)调控花期的分子与表观遗传基础。详细信息请见:http://www.psc.ac.cn/cn/zjj.asp?id=70。现因科研需要,诚聘实验室管家/助理研究员一名。  相似文献   

17.
《生理学报》2019,(6):F0003-F0003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宄院、中国生理学会主编:管又飞出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2003年、2005年连续3次荣获“国家期刊奖”;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13年至2018年连续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生物类核心期刊;2001年入选双奖“中国期刊方阵”;2005~2016年多次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行列。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度陈嘉庚奖颁奖仪式于1990年1月5日上午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到会并讲了话。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获得1989年度陈嘉庚奖的三项有重大创新和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分别属于医药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三个领域。它们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宋鸣钊、吴葆桢、王元萼的“根治绒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邹承鲁的“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和中国科学院刘东生、孙鸿烈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  相似文献   

19.
《激光生物学报》2009,18(3):423-423,F0003
2009年4月22日-24日,“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筹办,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协办。中国遗传学会《激光生物学报》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胡能书担任会议主席,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骆清铭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与学术委员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邢达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荣教授分别担任大会组委会与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基础”等生物学通识课程是了解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和培养生命科学研究兴趣的重要窗口,基于学科交叉实施生命科学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具有生物学交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生物经济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简单的学科叠加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让学生发现学科交叉的乐趣,为此,立足于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类学科特色,针对“生命科学基础”课程,设计理工交叉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理工特色的教学模式创新。围绕基础知识内容,设计专业背景导向的交叉教学内容,通过多学科、多元知识点的衔接转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色的教学体系。设计差异化的交叉教学模式,通过“1+N”混合沉浸式交叉思维训练,提升基本科学素养和交叉思辨能力。基于“教学中”和“教学后”数据模型反馈,评估个性化和精准化交叉教学的培养效果,推动交叉教学过程的循证式优化,进而提升生物交叉学科的课程智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