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1):2202-2204
《自然》:脊椎动物大脑起源研究获进展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橡子蠕虫(acorn worm)发现了一些调控脊椎动物大脑发育的遗传进程。异常复杂的脊椎动物大脑的起源颇有些神秘。"在进化方面,它基本上就像不知道从何处冒出来的。你在其他的动物中看不到解剖学上与它相似的东西,"芝加哥大学研究生、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BL)研究人员Ariel Pani说。  相似文献   

2.
十八与十九世纪的植物杂交工作在十九世纪的末年1900,荷兰狄夫瑞(Devrie),德国考运思(Correns)和奥国切尔迈克(Tschermak)三个植物学家,从过去有关植物杂交的文献中,同时异地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发现开始了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历史. 孟德尔论文的发现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由于有人本着好奇的心意来发现它的,而是因为这三个植物学家正在研究像孟德尔所研究的问题,在他的论文中,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就是  相似文献   

3.
1977年秋季,在科罗拉多东部地区Dry Mesa采石场内,布里格姆·扬大学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他们认为是已知最早的鸟类化石。该校的詹森(J.Jensen)说,发现的鸟类股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两个连着的肩骨化石),比过去发现最早的真正的鸟类化石,约早六千多万年;地质时代与始祖鸟(长翅膀的小型恐龙)相同——晚侏罗世。有人认为,始祖鸟是真正鸟类的祖先。但是,耶鲁大学的奥斯特隆(J.Ostrom)很有把握地鉴定了新发现的鸟类化石之后,他说:“显然,我们现在必须在比始祖鸟还要早得多的时代里去寻找飞鸟的祖先。詹森认为,说明它是真正的鸟类,而不是长有翅膀  相似文献   

4.
爪哇直立人化石发现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注意,也大大的刺激了古生物学家对猿人材料的追索。1911年,英国有一个自称是化石爱好者的地主兼律师的人道逊,声称他在萨塞斯克州的辟尔唐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材料,并把这些材料交给了当时负有盛名的古生物学权威伍德瓦德(M.S.Wood-ward)和解剖学权威纪斯(Keith)去鉴定。这些权威欣喜异常,很快地“研究”了这些材料,并于1912年2月18日在伦敦地质学会宣布:他们发现了最原始的人类遗骨。这包括有破碎的头骨和一个下颌骨,这个“原始人”被命名为“道逊曙人”。事情一公布便轰动了世界,它的发现者道逊也就出了名。在道逊得意忘形的时侯,却有些人  相似文献   

5.
真菌疏水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福呈 《微生物学报》2001,41(4):518-521
疏水蛋白这一名词最早是由Rosenberg和Kjelleberg(1986)在研究细菌与寄主吸附机理时提出的,意指覆盖在微生物细胞表面的任何疏水物质(Hydrophobic substances).Wessels研究小组发现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子实体和气生菌丝形成时,某些基因及其相应的cDNA序列可以编码约100个氨基酸的小蛋白.它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和一段分泌性的信号肽.他们把上述这一类物质统称为疏水蛋白(Hydrophobin)[1].在许多丝状真菌中已发现疏水蛋白的存在,其生物学功能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兰卡斯特大学、洛桑研究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科学家对一种天然植物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进行了研究,探索它对提高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小组对小麦的25种基因型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试,包括面包小麦的野生近缘物种,发现即便是近缘基因型之间也存在差异。他们从每种基因型中确定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优势Rubisco。研究人员在柱穗山羊草(Aegilops  相似文献   

7.
盂兰属(Lecanorchis)是兰科,腐生兰。全属现知有1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日本和我国(台湾),近年在福建(武夷山)和云南(西双版纳)也曾发现此属植物的分布,而原产日本的盂兰(Lecanorchis japonica Bl.)在我国过去未发现、记载过。但通道县林业局的杨通沂和赵运林于1993年12月在湖南省通道县黄土乡海拔450—470米的,以甜槠(G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guidamber formosana)等树种组成的次生阔叶林下采集到此种带果的标本。杨通沂为了弄清它是兰科的何属何种植物又于1994年7月中旬去产地,因去的时间偏晚,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Genes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llosteric,substrate-dependent stimulation of SIRT1 activity by resveratrol"的最新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关于白藜芦醇促进去乙酰化酶SIRT1酶活性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人源SIRT1是Sir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超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它是NAD+依赖型的去乙酰化酶,能够催化组蛋白底物和非组蛋  相似文献   

9.
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在一起共生可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了解这个过程中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它的很多作用仍然不清楚。John Innes 研究所(诺维奇,英国)的 British 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可能有关的系统的新概念。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调节基因。当菜豆根瘤菌(Rhizobium phaseoli)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以改变了的类菌体形式存在时,这种基因抑制外多糖在该菌中形成,在根瘤中该基因使氮固定。当菜豆根瘤菌在根的外部处于自  相似文献   

10.
神经营养因子(NTFs)是近几年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它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脑内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围绝经期妇女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会产生认知功能的减退,有研究发现去卵巢动物(OVX)雌激素水平降低可以导致某些NGF、BDNF的丢失。通过启动内源性NGF和BDNF的表达而实现对神经元的保护可能为雌激素替代治疗(ERT)脑保护作用的一种机制。本文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来,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对当地生长的栗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澳大利亚癌病研究所经研究发现那里的栗树(Castano-spermum australe)可望成为抗艾滋病药用植物资源,他们已成功地从栗树果实中提取出抵御艾滋病的药用成分。澳大利亚栗树种子中含有一种04栗精胺(Castano-spermine)的化合物,它可以阻止艾滋病毒杀死健康细胞。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最常见肿瘤,它的发生和转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状况。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可以调节体内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平衡,它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对HDAC的抑制作用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曙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该文通过对多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韩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 ,一种由乙肝病毒生成的蛋白质 ,是导致乙肝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癌变的原因。由韩国东国大学教授金铁虎率领的科研小组近日指出 ,p5 3蛋白质可以抑制癌变 ,但他们的研究表明 ,由乙肝病毒生成的 4种蛋白质之一 x型蛋白质 (HBx)与p5 3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时 ,会抑制 p5 3蛋白质的活动 ,特别是它能切断 p5 3蛋白质向抑制肝癌生成的 PTEN基因发出的信息 ,使 PTEN活动萎缩 ,最终发生癌变。金铁虎教授说 ,迄今有科学家通过对细胞的研究搞清了乙肝生成的过程 ,但他们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分子层面发现肝癌的原因。韩国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14.
王虹 《遗传》2008,30(6)
200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颁给了美国西雅图富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利兰·哈特韦尔(Leland H.Hartwell)、英国伦敦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的保罗·纳斯(Paul Nurse)和提莫西·亨特(Timothy Hunt)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他们采用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确定了在真核生物中控制细胞周期的两种因子: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这一重大发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的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生菊科植物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由於它的叶子含有甜味物质,半个世纪来引起了很大的注意。Bridel和Lavieille(1930)曾经从叶子中分离出一种纯净的醣甙结晶(甜菊苷),并且发现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他们还发现甜菊苷(stevioside)酶介成三个分子的D—葡萄糖和一个分子的酸性无味的糖苷配基(甜菊醇steviol)。糖苷配基的结构是后来由Mosettig等(1963)搞清楚的,而D—葡萄糖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的刘伟教授研究小组在著名国际期刊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细胞自噬关键起始因子LC3能够在细胞核内被去乙酰化酶Sirt1去乙酰化,进而与核蛋白DOR结合转运至胞质内发挥自噬起始功能。这项成果为研究大分子核质穿梭如何调控细胞内生理过程提供了重要启示。刘伟教授指出,大分子在细胞不同位置之间穿梭能够帮助调控不同细胞活性发挥的时间和强度。他们发现参与自噬起始过程的关键起始因  相似文献   

17.
自从1822年首次发现恐龙以来,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但关于恐龙的繁盛和绝灭等问题,仍是一个谜。恐龙,这两个神秘的字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现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都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就是在南极洲也发现了恐龙的骨骼。人们公认,恐龙是地球上曾生活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那么,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发现于哪里?有多大呢?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在北美发现的梁龙(Diplodo-cus)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它身长87.5英尺(合26.25米),而我国在四川发现的马门溪龙才22米长。然而,最新的资料表明,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应当是  相似文献   

18.
Guo YS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161-164
限制热量摄取(caloric restriction,CR) 能够延长寿命,这个75 年前的发现己得到广泛的证明.其作用主要是由去乙酰化酶 (Sir2/SIRT1)所介导.近年又发现,植物中的多酚化物--白藜芦醇,是SIRT1 的激活剂,它能够模拟 CR 的抗衰老作用,并能防治多种疾病.因此它有可能成为人类防病和抗衰老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巨蟒吞人     
《蛇志》1989,(4)
1979年12月2日,在印尼苏门答腊的密林里,几个伐木工人发现了两条大蛇,他们用大型推土机去压,但无法将它压死,于是齐心协力,用伐木刀斧猛砍猛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斗。终于杀死一条,另一条负伤逃走。被打死的蟒长达25米。更惊人的是从它肚子里发现了四具全尸,其中一具还穿  相似文献   

20.
行为生态学(二):最优觅食行为(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觅食时经常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选择,如猎取什么食物?到哪里去猎食?采取怎样的猎食路线?自然选择总是使动物的觅食效率尽可能地加以改进,因为只要捕食者能够借助于更有效的觅食,使其存活和繁殖成功的机会增加,自然选择就会对它有利。这个道理对山雀属鸟类来说是很明显的,这些食虫小鸟在冬季白天必须每隔三秒钟就捕食一只昆虫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J.A.Gibb,19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