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会阴完整度、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8月~202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220名,根据第一产程是否应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分为观察组112例及对照组10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为自愿接受低频神经和肌肉电刺激镇痛的产妇,比较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剖宫产、会阴侧切及裂伤、残留、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产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部分胎膜残留发生率、分娩后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总产程和第一产程时间显著长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侧切率、裂伤率、出血量、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平均容量均较分娩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降低残留率、剖宫产率及产后感染风险,加快子宫复旧;对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等无影响,且不影响围产儿结局,能够降低产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分娩镇痛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7例产妇接受常规的静脉麻醉镇痛,研究组77例产妇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分级、母婴结局及24h泌乳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0级及Ⅰ级疼痛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及Ⅲ级疼痛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尿潴留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及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4h有效泌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母婴结局,促进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剖宫产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健康实施产前常规检查的妊娠妇女200例,其中100例接受常规产前指导(对照组)、100例妊娠妇女定期接受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随访至分娩结局,观察两组妊娠妇女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有1例妇女出现流产、对照组有2例妇女出现自然流产;研究组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14.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5%(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相关并发症率3.03%低于对照组的11.22%(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分娩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几种常见的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患者63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病原体检测阴性者41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临床实验室检查,观察组中病原微生物培养情况分布以支原体感染491例(46.94%)、假丝酵母菌感染195例(18.64%)两种较为多见,观察组中支原体感染者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χ2=65.44,P0.05);衣原体感染者早产、产褥感染(χ2=72.87,P0.05);滴虫感染者胎膜早破、产褥感染(χ2=24.20,P0.05);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率(χ2=71.76,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而多重与单一病原体感染比较,除早产外其余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08,P0.05)。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应引起围产妇及临床医师的重视,适时进行干预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补液联合饮水疗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138例为观察组,给予静脉补液加饮水治疗,同期选择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仅行常规胎儿监护。监测两组羊水指数(AFI)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前AF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FI值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补液加饮水疗法是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可行、有效措施之一,能有效增加羊水量,降低剖宫产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作为观察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为95.33%,活跃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确切,相对安全,是目前分娩镇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献明 《蛇志》2012,(4):372-37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采取低浓度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4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未实施分娩镇痛的4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在剖宫产率和产程时间两个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和胎心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法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效果可靠,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高血压疾病(PIH)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妇产科院收治的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症状的产妇10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孕产妇100例为对照组,根据诊断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PIH组(75例)、子痫前期组(21例)以及子痫组(10例),对比4组产妇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依次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正确认识到不同类型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其并发症的规律,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评价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并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00例,均无硬膜外镇痛禁忌证,根据分娩镇痛要求,将其纳入镇痛组(P组,100例)及对照组(C组,100例)。记录两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P组较C组的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显著延长,催产素使用率P组明显高于C组;两组第一产程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延长、催产素使用率增加,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器械助产率,明显降低了社会因素手术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持续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本院)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01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当产生确切的镇痛效果,进入第二产程后,观察组的51例产妇采用0.4μg/m L舒芬太尼以及0.08%罗哌卡因进行持续镇痛分娩;对照组的50例产妇则在宫口开全后,使用生理盐水替代泵内的局麻药物,直到分娩结束。比较两组产妇催产素的使用率,宫口扩张度和第一、第二产程按压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分娩方式,新生儿的体质量,脐动脉血pH值,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产妇修复会阴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产妇对于第二产程镇痛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催产素的使用率、宫口扩张度和第一、第二产程按压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自然分娩率)、第一产程镇痛时间、第一以及第二产程时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脐动脉血pH值,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小于8分的新生儿所占的比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修复会阴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于第二产程镇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的影响,但可显著提高产妇对第二产程镇痛和修复会阴部时镇痛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妊娠贫血对产科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妊娠中、晚期贫血的发生率及其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对951例孕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与产科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Hb<100g/L的孕妇为贫血组,Hb≥100g/L的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孕中期及孕晚期贫血与产科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孕中期贫血导致孕晚期贫血、产后贫血、早产、过期妊娠、胎盘功能欠佳发生率增加(P<0.05)。孕晚期贫血导致产后贫血、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胎盘早剥发生率增加(P<0.05),孕晚期贫血可增加妊高征、死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P>0.05)。双胎妊娠增加妊娠贫血的发生率。结论:妊娠中、晚期贫血对产科结局有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贫血的防治,从妊娠中期常规补铁,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 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不同TSH水平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阴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孕妇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且TPOAb阴性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根据2011年(S1标准)及2017年(S2标准)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推荐诊断的TSH水平不同分组,A组(4 m IU/LTSH10.0 m IU/L)131例,B组(TSH4 m IU/L,在T1期TSH2.5 m IU/L,T2、T3期TSH3.0 m IU/L)326例,根据是否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商品名:优甲乐)治疗,分为治疗组(295例)、未治疗组(194例),同时选取TPOAb阴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3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依据S1、S2诊断标准,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率分别为13.57%、3.6%,治疗率分别为39.67%、51.34%,不同诊断标准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孕妇中,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流产、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虽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孕妇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流产、早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虽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三组及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岛地区TPOAb阴性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4.0 m IU/LTSH10.0 m IU/L时,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能明显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母儿的影响,及孕期筛查甲状腺功能有无意义。方法:对我院26例妊娠合并甲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妊娠合并甲减病例中有1例早产(孕33周),其余25例患者维持至足月妊娠,其中剖宫产17例(65.38%),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19.23%),妊娠期糖尿病3例(11.53%),羊水胎粪污染3例(11.54%),新生儿无先天性甲减。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剖宫产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但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孕妇,应加强对妊娠甲减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性甲低的出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血清松弛素、弹性蛋白表达意义及对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120例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2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松弛素、弹性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宫口扩张宽度、宫颈长度的关系,观察血清松弛素、弹性蛋白在早产者与非早产者间的差异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松弛素联合弹性蛋白对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松弛素水平较对照组高,弹性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宫口扩张宽度与血清松弛素水平呈正相关,与弹性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宫颈长度与血清松弛素水平呈负相关,与弹性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120例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中,早产42例、非早产78例;早产组血清松弛素水平高于非早产组,弹性蛋白水平低于非早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松弛素联合弹性蛋白预测子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发生早产的AUC为0.910,预测围产儿死亡的AUC为0.943。结论: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和弹性蛋白水平降低均与子宫颈机能不全有关,两者联合预测早产及围产儿死亡的效能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住院孕产妇共2 053例,进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对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以探讨妊娠合并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与围产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在2 053例围产期妇女中,无致病菌组(对照组)为1230例,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组(感染组)为103例,总患病率为5.02%。感染组与对照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8.64%、12.20%(P〈0.01),产褥感染率分别为24.27%、3.41%(P〈0.01),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58.25%、12.36%(P〈0.01),胎膜早破率分别为11.65%、10.57%(P〉0.05),早产率分别为3.88%、3.09%(P〉0.05),胎儿窘迫的发生率2.91%、2.76%(P〉0.05),低体重儿的发生率1.94%、2.03%(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相关,孕期及早发现、诊断、治疗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etiology and pregnancy outcome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women. The enrolled patients (280) were evaluated for Triiodothyronine, Thyroxine,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prolactin, chromosomal analysis, Haemoglobin A1C, blood sug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D-ultrasound, auto-antibodies profile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lupus anticoagulant,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ti-thyroid antibodies and β2 glycoprotein1), torch profile (Toxoplasmo gondii, rubella, cytomegalo virus and herpes simplex virus), blood vitamin D3 levels, psychological factors, Body mass index and thrombotic factors (protein S and C deficiency, Prothrombin G20210A mutation, anti-thrombin III, Factor V Leiden and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utation), uterosalpingography (hysteronsalpingography) and hysteroscopy. The therapeutic regimens either singly or combined were employ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etiology (single or multiple) and includ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ow dose aspirin, levothyroxine, progesterone, folic acid,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vitamin D3, psychotherapy, genetic counselling. However,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recurrent miscarriage were treated with progesterone supplementation, anticoagulation and/or immune modulatory agents. The incidence of primary recurrent miscarriage was highest and most of the women experienced recurrent miscarriage during first trimester. Endocrinological disorders (39%) were found as the major pathological factor for recurrent miscarriage. Other factors include uterine abnormalities (5.7%), vitamin D3 deficiency (3.5%), psychological factors (3.2%) infection (3.6%), autoimmune abnormalities (1.8%) and protein S deficiency (1.8%). However, 40% cases were idiopathic. The overall live birth rate achieved after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patients was 75.7%. Enocrinopathy was the major cause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The overall live birth rate achieved was 75.7% with highest pregnancy outcome in secondary recurrent miscarriage patients after th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探讨GBS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GBS筛查的800例孕妇为受试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BS携带情况,根据GBS筛查结果及是否愿意接受干预治疗分为治疗组、非治疗组和GBS阴性组,对比三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 800例受试对象中,GBS阳性136例(17.0%);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窒息、败血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与GBS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0.05);而与非治疗组相比,除新生儿脑膜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妊娠期进行GBS感染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期增重过多对孕妇肠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其新生儿配对,共69对,根据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分为孕期体质量增长正常组和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多组,收集孕妇孕晚期粪便样本,分析孕妇粪便菌群的变化;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空腹血糖水平、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并发症等数据。结果 (1)与孕期增重正常组相比,增重过多组孕妇肠道内肠杆菌、酵母高于增重正常组,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低于增重正常组(Ps0.05);(2)增重过多组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HDL-C水平降低(Ps0.05);(3)增重过多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P0.05);(4)增重过多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增加,导致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增加(P0.05)。结论孕期增重过多孕妇肠道内菌群出现异常改变,导致母亲及子代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可能为降低发病率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手术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诊治的35例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不同手术时机分成急诊手术组19例及延期手术组16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急诊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P0.05),产妇出现早产、剖宫产、死胎引产的不良结局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50.00%,P0.05),围产儿发生窒息、畸形、死亡的不良结局发生率(21.05%)显著低于延期手术组(62.50%,P0.05),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31.25%,P0.05)。结论:对已确诊的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能够显著降低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胰腺炎产妇及其围产儿发生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同时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