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及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效显著高于对照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均降低,而SOD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较低,而SO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而LDL-C,TC及TG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较高,而LDL-C,TC及T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贾广文 《蛇志》2017,(3):297-29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TC、TG、HDL-C、CR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HDL-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1%和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10.94%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脉介入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PCI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组在PCI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术后两组均维持服用4周。比较PCI术前、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间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CD62P和GPⅡb/Ⅲa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术前及术后24 h,两组间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ET-1水平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显著降低,N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TNI和hs-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抑制PCI术后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钠素(A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1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ANF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均显著降低,LVEF、HDL-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但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生化发光分析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组和40例阿托伐他汀10mg组及39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及20mg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阿托伐他汀20mg组比阿托伐他汀10mg组血清TNF-α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LDL-C水平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和TNF-α水平,减轻冠心病的炎症反应,并且这种机制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SIV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确诊为SIVD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口服多奈哌齐,观察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和康复训练。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SE、Mo CA、BI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MMSE、Mo CA、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MMSE、Mo CA、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总有效分别为16.6%与87.5%,高于同期对照组的12.24%(x~2=0.363,P=0.547)与53.06%(x~2=27.523,P0.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治疗SIVD,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照抽签法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85)及研究组(n=8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MMP-9、CRP、MDA、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NO、高密度脂蛋白(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可能与其有效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降低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o-BNP、LVEDD、E/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炎症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清洁剂SD大鼠经高脂饮食冠心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7只。空白组大鼠未经处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体重灌胃,1天一次连续4周;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体重灌胃,1天一次连续4周。4周后处死大鼠并取大鼠心肌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12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心肌凋亡比较空白组、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3.72±0.89)%、(3.84±1.01)%和(1.47±0.62)%,阿托伐他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1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与对照组(P0.05),而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12表达来阻断心肌细胞凋亡途径的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评估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分析其超声指标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7例高血压LVH伴左心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根据NYHA分级将其分为NYHAⅡ级组(41例)、Ⅲ级组(47例)、Ⅳ级组(39例),另选择10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心脏彩超获得相关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最大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最大峰值速度(E/A)比值、Tei指数],分析心脏彩超相关参数与NYHA分级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LAD、LVEDD、LVESD、LVPWT、IVST、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LVFS、LVEF、E/A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Tei指数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增高(P0.05),LVFS、LVEF、E/A比值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降低(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ei指数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s=0.398,P0.05),LVFS、LVEF、E/A比值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rs=-0.285,-0.442,-0.305,P0.05)。结论:高血压LVH伴左心衰竭患者发生明显左室肥厚和左心功能降低,心脏彩超可准确评估高血压LVH伴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且部分心脏彩超相关参数与NYHA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 70%,P 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stolic diameter,LADD)、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LVESD、LVEDD、LA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此外,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更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活性分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紧张素II(Ang II)、醛固酮(AL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V、CO、CI、VE、VA、VE/VA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LVEF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LVESD、LVEDD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ng II、ALD、NO、ET-1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ng II、ALD、ET-1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Ang II、ALD、ET-1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O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NO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活性分子水平及心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H型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达州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cy正常组(n=134)和H型高血压组(n=316),比较Hcy正常组、H型高血压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的差异,并对Hcy水平与左心室结构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31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8)和对照组(n=158),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4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血压、血浆Hcy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观察脑卒中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型高血压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LVM)、LVMI均较Hcy正常组增大(P0.01)。血浆Hcy与LVPWT、IVST、LVM及LVMI呈正相关(r=0.652、0.526、0.736、0.786,均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观察组Hcy、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BP、DBP、Hcy及LVMI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脑卒中发生4例(2.53%)较对照组12例(7.59%)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后可显著降低血压、血浆Hcy水平,改善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结合血清微小RNA-122(miR-122)对原发性高血压(EH)所致左心室功能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2年06月本院收治的58例EH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6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清miR-122检测,比较两组间超声心动图定量参数、血清miR-122水平差异,分析血清miR-122与左心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超声心动图定量参数、血清miR-122单独诊断EH所致左心室功能改变的最佳诊断阈值以及相应敏感度、特异度;联合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E与室间隔和侧壁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室间隔和e''侧壁均值的比值(E/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血清miR-1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比值(E/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22水平与LVEDD、LVESD、EDV、ESV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超声心动图定量参数IVSD、LVPWD、EF、E/A、E/e''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单独诊断相比较,超声心动图定量参数结合血清miR-122诊断EH所致左心室功能改变的AUC、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血清miR-122能够准确评估EH所致左心室功能改变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单纯使用曲美他嗪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BNP、LVEDD、LVESD、LVEF均得到改善,但是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衰弱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认知功能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 2022年11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6例老年HFpEF患者。根据衰弱情况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n=92)、衰弱前期组(n=48)、衰弱组(n=36)。对比三组左室舒张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血流速度(E)/二尖瓣A峰血流速度(A)、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二尖瓣环间隔侧和侧壁侧平均组织多普勒速度(e'')、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跌倒风险[汉化的预防老年人意外、死亡、伤害工具(STEADI)评分]以及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三组LVEF、LVEDD、LVESD、E/A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衰弱组、衰弱前期组的E/e''高于非衰弱组,且衰弱组高于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衰弱前期组的MMSE、MoCA评分低于非衰弱组,且衰弱组低于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衰弱前期组的跌倒风险评分高于非衰弱组,且衰弱组高于衰弱前期组(P<0.05)。衰弱组、衰弱前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且衰弱组高于衰弱前期组(P<0.05)。结论:衰弱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HFpE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跌倒风险和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心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20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P70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D(Ig D)和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指数(SVI),计算左心室质量(LV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的比值(E/Em)、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SP70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血清HSP70水平明显升高,而Ig G和Ig M水平明显下降,并且LVESD、LVEF、E/A也明显下降(P0.05)。血清HSP70水平与Ig G、Ig M、LVESD、LVEF、E/A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SP70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血清HSP70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和心功能下降存在相关性,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GF-23、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明确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浆脑钠肽(BNP)及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径(LVESD)、心排血量(CO)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GF-23及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V及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O及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有效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FGF-23及BNP水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