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日一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钠200 IU/kg体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及普萘洛尔20 mg/日3次口服等常规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滴注,每日二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PNN50%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血浆脑钠肽(96.72±19.43 ng/L)较对照组血浆脑钠肽(147.53±26.89 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PNN50%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并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参数,从而可能有助于改善记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比较血浆脑钠肽(BNP)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因ACS在我院行PCI的患者,分为260岁和〈60岁两组,入院常规检验BNP,随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MACE(包括死亡、心源性休克、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再次入院复合终点)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69例260岁患者,失访7例(2.6%),118例〈60岁患者,失访3例(2.5%),262例≥60岁患者的年龄与BNP水平显著正相关(r=0.368,P〈0.01),而115例〈60岁患者无显著相关性(r=-0.014,P〉0.05)。年龄≥60岁患者BNP水平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年龄260岁患者MACE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可独立预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MACE(≥60岁OR=4.369P〈0.01;〈60岁OR=7.773P〈0.01)发生率。两组患者BNP水平对MACE预测的ROC曲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者BNP水平及MACE发生率存在差异,但年龄并不影响BNP对AC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比较血浆脑钠肽(BNP)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因ACS在我院行PCI的患者,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入院常规检验BNP,随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MACE(包括死亡、心源性休克、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靶血管血运重建、再次入院复合终点)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69例≥60岁患者,失访7例(2.6%),118例<60岁患者,失访3例(2.5%),。262例≥60岁患者的年龄与BNP水平显著正相关(r=0.368,P<0.01),而115例<60岁患者无显著相关性(r=-0.014,P>0.05)。年龄≥60岁患者BNP水平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年龄≥60岁患者MACE与<60岁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可独立预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MACE(≥60岁OR=4.369 P<0.01;<60岁OR=7.773 P<0.01)发生率。两组患者BNP水平对MACE预测的ROC曲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者BNP水平及MACE发生率存在差异,但年龄并不影响BNP对AC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情影响及预后评估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1例ACS患者(观察组)检测其入院24小时内的血浆BNP浓度,并在住院一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病变的冠脉支数.结果:观察组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P<0.01),病变动脉支数与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BN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因素,其水平高低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是预测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应有效的监测BNP水平,对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LH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LHI在稳定冠脉粥样斑块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48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15例,不稳定心绞痛(UA)133例)及10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与发生ACS48h空腹采静脉血,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在248例ACS惠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LHI 80mg+5%葡萄糖250mi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于治疗10d后检测患者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ACS患者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患者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又显著高于UA组(P<0.01).经治疗10d后,各组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CRP增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LHI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其有抑制冠脉粥样斑块的炎性反应,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青  崔传玉  张冲  郭士勇  张琦 《生物磁学》2013,(34):6653-6656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法洛四联症患儿52例,所有患儿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治疗,并于术前、术后3h、12h、48h、1周、1个月和3个月测定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应用心脏彩超机检查肺动脉跨瓣压差、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R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右心Tei指数(Teiindex)。结果:①术后3hNT—proBNP水平开始逐渐升高,术后48h达最高,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术后1个月、3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②术后1周,右心功能不全组血浆NT.proBNP水平、肺动脉跨瓣压差、RVEDV明显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LVEF明显低于右心功能正常组(P〈0.05)。③术后3个月,重度返流组、中度返流组患儿术后48h、1周、3个月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轻度返流组(P〈0.05);重度返流组患儿术后1周、3个月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轻度返流组(P〈0.05)。结论:NT.proBNP在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早期的变化水平与右心功能的变化一致,可以作为评估右心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对心肾综合征伴低血压的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90例心肾综合征伴低血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多巴胺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动图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88%,P0.05);SBP、DBP、MAP、SV、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R、血清NT-proBNP、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对心肾综合征伴低血压的疗效显著,可缓解心脏负荷,改善心肾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12 h、24 h、48 h、术后1周进行血浆BNP、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观察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变化,同时观察并比较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与否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变化。结果:随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患者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升高,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hs-CRP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 h、24 h、48 h血浆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24 h、48 h血浆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而术后1周血浆BNP、CK-MB、hs-CRP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组)患者16例,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无严重心律失常组)患者82例,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BN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K-MB、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严重心律失常组术后12 h、24h、48 h、1周血浆BNP、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严重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血浆BNP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情况,术后患者血浆BNP、CK-MB、hs-CRP异常升高,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S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基础治疗)和研究组(n=45,增加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脂、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丹参滴丸治疗AC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心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与患者心脏超声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35例为研究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研究组分为Ⅰ级组26例,Ⅱ级组34例,Ⅲ级组42例,IV级组33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血清标志物、炎症因子、心功能超声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T-proBNP、BNP与炎症因子、心功能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BNP、NT-proBN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对照组(P0.05)。BNP、NT-proBNP、IL-6、TNF-α、hs-CRP水平及LVEDD、LVESD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BNP、NT-proBNP与IL-6、TNF-α、hs-CRP、LVEDD、LVESD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T-proBNP、BNP与CHF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CHF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大内皮素(Bigendothelin-1,Big ET-1)与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的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CHD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浆大内皮素与N末端脑钠肽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CHD患者的血浆大内皮素与N末端脑钠肽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浆大内皮素与N末端脑钠肽水平与CHD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Big ET-1和NT-pro BN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D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浆Big ET-1和NT-pro BNP的水平逐渐升高,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ig ET-1、NT-pro BNP水平与CHD患者的心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CHD患者的血浆Big ET-1与NT-pro BNP水平均异常升高,且与患者的心功能呈正相关,监测其水平对判断CHD的病情及心功能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脑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肾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80例对照组行硝普钠治疗,80例实验组行重组脑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TNF-α、hs-CRP、IL-6、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流动力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实验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脑钠肽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改善肾素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1-甲基环丙烯和9-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已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盏细辛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及MCP-1及MMP-9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CP-1、MMP-9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MCP-1、MMP-9及C-反应蛋白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MMP-9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动脉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静脉内尿激酶溶栓,实验组24例予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管总再通率较高、NIHSS评分、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较低,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推测其与降低患者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作时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其抗体的血清浓度变化情况。方法:测定各类不稳定性心绞痛(UA,n=3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n=16)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n=8)和健康对照(n=38)血清HSP60及其抗体的浓度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各型ACS患者血清HSP60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TEMI患者血清HSP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UA和NSTEMI患者(P〈0.05)。结论:测定患者血清HSP60水平可以用于协助ACS诊断和疾病进程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芪红汤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浆内皮素(E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选用美托络尔治疗,研究组在美托络尔基础上联合芪红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浆ET、hs-CRP、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积分、ET、hs-CRP、NT-proBNP、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6-WMT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红汤联合美托络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浆ET、hs-CRP、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坤宁安丸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宁安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CD3~+、CD4~+、CD8~+水平及Kupperman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CD8~+、KI评分水平均下降(P0.05),E2、CD3~+CD4~+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FSH、CD8~+、KI评分水平较低(P0.05),E2、CD3~+、CD4~+水平较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坤宁安丸能够升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FSH水平,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比较新活素(Lrh-BNP)与多巴酚丁胺(Dob)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浆半乳糖凝集素(Gal)-3、胱抑素C(CysC)、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A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Dob组给予Dob治疗,Lrh-BNP组予以Lrh-BN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血浆Gal-3、CysC、ET-1水平,临床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72h后FS、LVEF值均显著升高(P0.01),LVEDD、血浆Gal-3、CysC、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Lrh-BNP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72h后,Lrh-BNP组总有效率为89.5%,较Dob组明显上升(73.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相比,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更好,安全性相当,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浆Gal-3、CysC、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