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影响及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及PCT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CRP,IL-6及PC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IL-6、PCT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浅表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8、SOD、MDA水平。结果:经4周治疗后,实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SOD水平更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8、MDA水平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能有效提高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4、IL-8、MDA水平及升高血清IL-2、SO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罗卡因联合头孢曲松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普罗卡因。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和D-乳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禁食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hs-CRP、降钙素原、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卡因联合头孢曲松可有效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单肺通气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人肺表面活性特异蛋白(SP-D)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行单肺通气的患者108例,参照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实验组采用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通气前后血清IL-6、IL-10、MIP-2、SP-D、HMGB1、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醇(SOD)、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气前,两组血清IL-6、IL-10、MIP-2、SP-D、HMGB1、MDA、SOD、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两组血清IL-6、IL-10、MIP-2、SP-D、HMGB1、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SOD、MAP、H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够抑制单肺通气患者血清IL-6、IL-10、MIP-2、SP-D及HMGB1水平上升,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发挥肺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52%)显著高于参照组(71.91%),观察组并发症(12.36%)明显低于参照组(24.72%),P0.05,组间有统计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IL-6、CRP、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6、CRP、心绞痛发作频率水平较低(P0.05),持续时间较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L-6,CRP水平,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graphy,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ERCP组,46例)及观察组(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组,5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7天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3 d的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RP、IL-6、IL-8、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CRP、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24 h、3 d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痊愈率及有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CRP、IL-6、IL-8及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莉  胡静  刘润  李晓  李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4):4676-467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水、充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实验组予乌司他丁,共治疗7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治疗第1、3天及治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测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其血清IL-6、IL-8、TNF-α、淀粉酶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尿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下降,而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较低,而IL-10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能够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降低CRP、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临床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胞间粘附分子-1(CAM-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AM-1、SIL-2R、IL-2、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6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AM-1、SIL-2R、IL-2、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异甘草酸镁可显著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清CAM-1、SIL-2R、IL-2水平,保护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SA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Ala-Gln联合奥曲肽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CRP、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前清蛋白(PA)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IL-6、CRP、AMY、LD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IL-6、CRP、AMY、LDH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PA、ALB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10 d后血清PA和ALB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奥曲肽治疗更能有效消除或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营养代谢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RP、PCT和脂肪酶和胰腺炎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在入院后1 d、3 d、7 d、14 d测定血清CRP、PCT、脂肪酶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CRP、PCT、脂肪酶及APACHEⅡ评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胰腺炎发病严重程度和糖尿病、饮酒史、胆源性结石病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轻型组CRP、PCT水平1 d、3 d水平和重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7 d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脂肪酶水平和重型组3 d、7 d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APACHEⅡ评分和重型组相比,在发病后1 d、3 d、7 d及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Logit P=0.0017×PCT+0.0297×胆源性结石病史+0.093×APACHEⅡ评分-0.193。结论:糖尿病和胆源性结石和重症胰腺炎相关,PCT、APACHEⅡ持续不下降提示胰腺炎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对比及对血清钙离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酶(AMS)、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6)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钙离子、hs-CRP、AMS、PCT、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钙离子、hs-CRP、AMS、PCT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AMS、PCT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钙离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血淀粉酶恢复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09%、15.38%(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钙离子、hs-CRP、AMS、PCT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免疫平衡和血清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95例MAP患者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47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大柴胡汤治疗,48例)。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h17/Treg免疫平衡、AQP1、AQP5、AQP6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7 d后两胁胀痛,矢气则舒,右中上腹痛,恶心呕吐,抑郁易怒,嗳气呃逆,大便不畅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Th17/Treg下降,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AQP1、AQP5、AQP6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淀粉酶(AMY)、脂肪酶(LIP)、C反应蛋白(CRP)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治疗MAP疗效确切,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MAP患者Th17/Treg免疫平衡和血清AQP1、AQP5、AQP6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eNO、cTnI、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CRP)、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FeNO、cTnI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FeNO、cTnI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IL-6及CRP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IL-6及CRP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憋喘、咳嗽、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需要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17.9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FeNO、cTnI水平,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丙泊酚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同时间血清CRP、PC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简易智能量表(MMSE)、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中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R、MAP、SBP及DBP水平无显著差异;术中,两组HR、MAP、SBP及DB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中HR、MAP、SBP及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HR、MAP、SBP及DBP水平均较术中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MMSE、VAS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MMSE、VAS评分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MMSE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35%、11.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降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中血清CRP、PCT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并发挥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亲环素A(CyPA)、趋化因子CX3CL1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52例患者为稳定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CyPA、CX3CL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3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以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明显下降,而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后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