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肿瘤热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肿瘤热疗后宿主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宿主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被激活。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两个方面对热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杀伤肿瘤的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中的热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制备Fe3O4平均粒径为20 nm的磁流体,在10 kW,100 kHz的磁场中研究该磁流体的热效应.用温度计测量不同Fe3O4含量的水、琼脂的温度变化值,探讨Fe3O4含量和介质对温度的影响,为磁流体用于肿瘤热疗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脂质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使周围升温,升温速度及平稳时的温度和Fe3O4的含量、磁场强度及周围介质有关,含量高,场强大,平稳温度值高,介质流动性好,加快热传递,升温快.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和磁流体的量可达到所需温度值.  相似文献   

3.
肿瘤热疗机制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从肿瘤热疗的生物学机制,肿瘤热疗的方法以及当前肿瘤热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热疗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确定联合用药的效果,为临床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四唑盐)法检测热疗、奥沙利铂及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士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以及Caspase8蛋白表达量变化;q PCR检测Bax、Bcl-2以及Caspase8 m RNA的积累。结果:热疗联合奥沙利铂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热疗组、化疗组、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2%、20.5%和36.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学形态中,热疗组细胞发生皱缩,化疗组细胞膜破裂;化疗将细胞阻滞在G2/M期,热疗和联合组将细胞阻滞S期;Western blot和qPCR显示Bax/Bcl-2比值上升,Caspase8表达量增加,联合组三种蛋白的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疗联合奥沙利铂可以显著促进细胞凋亡,提高治疗效果,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艾灸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治疗手段,集合了物理疗法(热疗)和化学疗法,目前已经证明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但是具体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热疗对星形胶质细胞癌细胞系U251的作用,来揭示艾灸通过热疗对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通过显微缩时摄影技术,记录了42℃热疗处理U251细胞系108 h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并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了热疗3 d时全细胞数、活细胞数及活细胞比例的变化,来评价热疗对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凋亡标志物Annexin V和Caspase-3,来评价热疗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热疗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死亡明显增加。热疗处理后的U251细胞较对照组存在明显的核固缩,标志物Annexin V和PI明显升高,PI阳性细胞呈Annexin V阳性,提示热疗导致的细胞死亡以细胞凋亡为主,PI阳性的细胞为凋亡终末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所致。同时大部分收缩变圆的细胞中,Caspase-3和Annexin V呈共同阳性,提示热疗可能通过Caspase途径介导细胞凋亡。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热疗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癌U251细胞系的细胞增殖并诱导Caspase途径相关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肿瘤热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热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肿瘤热疗后宿主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宿主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被激活.本文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两个方面对热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杀伤肿瘤的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晶铁纤维提高肿瘤热疗疗效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肿瘤热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癌手段,但是对于人体深层部位的肿瘤,由于人体内各部脏器组织对电磁波的干扰及人体内各部分物理特性的非均匀性,肿瘤热疗的疗效并不显。本提出一种提高肿瘤热疗疗效的新方法,它能使肿瘤热疗既适用于浅层肿瘤的治疗又适用于深层肿瘤的治疗:通过静脉注射将多晶铁纤维注入血管,利用稳恒梯度磁场诱导多晶铁纤维定位于肿瘤病灶局部,然后在微波照射下,多晶铁纤维将有效地吸收微波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热能对肿瘤组织加热,杀灭肿瘤细胞。本对多晶铁纤维提高肿瘤热疗疗效的应用基础进行了研究,并得出重要结论;多晶铁纤维通过很强的畴壁运动损耗和宏观涡流损耗将入射的微波能量转换成热能从而对肿瘤加温;热疗过程中当微波频率为11GHz时多晶铁纤维吸收转换微波能量的效率最高;稳恒梯度磁场可用于诱导多晶铁纤维定位于肿瘤病灶局部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多晶铁纤维将使肿瘤热疗发展成更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99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行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腔部位热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缓解率为53.19%,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8.8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CD8+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统反应的发生率、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相比,放疗联合热疗能有效提高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铁氧体微粉吸收剂是一种高性能的磁性微波吸收剂。经静脉注射和磁场诱导定位于肿瘤后 ,铁氧体微粉可以充分吸收体外传入的微波能量 ,并将其转换成热能对肿瘤加热 ,因而可以提高热效率、改善热分布的均匀性及消除冷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肿瘤热疗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介绍了铁氧体微粉在肿瘤热疗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分析了铁氧体微粉的发热机理 ,并对铁氧体微粉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肿瘤热疗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磁热疗,磁性纳米粒子材料在热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 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以鼻腔粘膜为主要效应部位。在此过程中多种炎性细胞(辅助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细胞因子(IL-4、IL-5、IL-25、IL-33等)构成复杂的网络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AR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传统药物治疗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参与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的各个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希望从中发掘出治疗AR的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吸毒人员的剧增,药物依赖极大的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目前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心瘾是患者复吸的重要原因,心瘾的戒断是治疗成瘾的关键。供临床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根据成瘾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治疗措施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目前物质依赖的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各种手术戒毒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心理行为治疗的原因以及具体措施,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磁性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质,即在外加交变磁场下因产生磁滞释放热量,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肿瘤磁热疗,获得了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磁性纳米颗粒介导的磁热疗成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已进入临床三期实验.因此,针对磁性纳米颗粒本身,优化设计尺寸、形貌、组分和表面修饰来提高其磁热性能,进而减小临床应用中的颗粒浓度来最小化毒副作用的研究,对肿瘤治疗及生物医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综述详述如何优化调制磁性纳米颗粒以提高其磁热性能,为高效、低毒的磁性纳米颗粒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脂质占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一半以上,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而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与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脂质组学是代谢组学分支的新兴学科,它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脂质含量的变化,寻找代谢通路中关键的脂质生物标志物,最终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脂质组学在疾病脂类生物标志物的识别、疾病诊断、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已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脂质组学近几年的分析方法进展及其在癌症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细胞色素P450(CYP)1B1是CYP1家族的一个亚型,参与多环芳香烃等前致癌物的代谢活化,并在17-β-雌二醇诱导的乳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该酶在肿瘤组织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及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也已被大量研究证实。该酶的特异性分布及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它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新靶点。其抑制剂研究,在肿瘤预防及克服肿瘤耐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发现的CYP1B1酶的强选择性抑制剂,同时分析了它们的构效关系,对发现具有肿瘤预防及逆转肿瘤耐药作用的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脾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点,为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21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25例脾脓肿病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及预后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5例脾脓肿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平均年龄(48.8±18.1)岁,22例(88 %)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病程数天至数年,发热为首发症状。病原学检查阳性患者 11例,共培养出11种细菌,大肠埃希菌占首位。脾脓肿同时合并有其他新发疾病者23例(92 %)。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及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25例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4例患者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其中5例患者给予经皮脾穿刺引流(PCD)治疗, 1例患者行脾切除术,1例患者行脾周脓肿剥脱术。全部患者中,1例确诊后未治疗出院,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死亡,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自动出院,余20例患者好转或治愈。结论:脾脓肿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多合并基础疾病,较少见以单一病种出现。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合理选择抗生素联合PCD、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评价的大脑动脉斑块与脑脊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其病情分为急性脑梗死组(ACI)(n=30)和非急性脑梗死组(No-ACI)(n=40),所有患者均行颅脑磁共振检测,比较两组患者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以及T1加权成像增强(T1WI+E)斑块信号和强化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或不同MRI表现患者脑脊液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ACI组和No-ACI组脑梗死患者在T1WI和T2WI上低信号、等信号和高信号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而ACI组患者在T2WI+E上大脑动脉斑块无强化和轻度强化患者比例显著低于No-ACI组患者(P<0.05),明显强化患者比例显著高于No-ACI组患者(P<0.05)。ACI组患者脑脊液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No-ACI组患者。在T2WI+E上,轻度强化脑梗死患者TNF-α和IL-6含量显著高于无强化脑梗死患者(P<0.05),而显著低于明显强化组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对比增强高分辨率MRI可有效评估大脑动脉斑块特征,并且大脑动脉斑块强化程度与脑积液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High-resolutio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analyze human cerebrospinal fluid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several neurological problems. The major metabolites measured included glucose, lactate, glutamine, citrate, inositol, acetate, creatine, creatinine, beta-hydroxybutyrate, alanine, and pyruvate. A drug vehicle, propylene glycol, was also measured. Alterations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these metabolites provided information concerning metabolism of the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fered a simple and rapid means of assessing these and other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compounds in diseases affecting the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凝血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限制组(n=55)和常规组(n=45),其中限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抗休克,而常规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及死亡率、血压与检验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限制组患者输液量较少,死亡率较低,痊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限制组患者平均动脉压、碱剩余明显较低,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比容明显较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常规组相比,限制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为失血性休克患者赢得更多后续急诊手术止血时间,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