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及口服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 g/次,3次/d,溶解于温水中口服。对照组患儿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性状改变时间,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性状改变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95.35%vs.81.40%)(χ^2=4.07,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能明显减少患儿腹泻次数及程度,改善患儿大便性状,较快缓解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崇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扁桃体炎患儿337例,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口服辅助治疗,出院后继续服用4周;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住院期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儿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P=0.0470.05)。住院期间试验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8.67%,对照组为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7,P=0.0080.01)。出院后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肠道感染χ2=4.624,呼吸道感染χ2=8.549;2个月肠道感染χ2=5.684,呼吸道感染χ2=11.712;3个月肠道感染χ2=7.545,呼吸道感染χ2=4.559,P0.05)。试验组服用金双歧期间,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降低扁桃体炎患儿出院3个月内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率,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古碧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9):841+843-841,843
目的观察和评价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服用金双歧片,对照组60例,服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不同给药途径对金双歧预防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利用金双歧辅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崇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开展的"金双歧辅助治疗儿童扁桃体炎的疗效研究"科研项目中试验组患儿85例,观察其在住院期间(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和出院后期间(口服抗菌药物期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两期间均口服金双歧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果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期间8例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9.41%;口服抗菌药物期间1例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1.18%。两期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9,P=0.016)。结论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比口服抗菌药物对金双歧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影响大,使金双歧预防继发性腹泻的能力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益生菌对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肺炎新生儿肠道菌群及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酵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选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停止腹泻时间、粪便益生菌含量、IL2、IL6、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停止腹泻时间、IL2、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粪便益生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联益生菌制剂对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重建具有积极的作用,能降低患儿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腹泻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与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腹泻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5 m L口服,2次/d,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40例患儿采用金双歧0.5 g口服,2次/d,茵栀黄5 m L口服,2次/d,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腹泻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腹泻不良反应发生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金双歧联合四君子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儿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口服金双歧治疗,治疗组联合四君子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服药后食欲改善情况.连续治疗6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联合四君子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金双歧治疗婴幼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40),对照组采用小儿康颗粒治疗,治疗组用金双歧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01,P<O.05).结论 金双歧治疗婴幼儿厌食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且易被广大家长及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肝源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源性腹泻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适当休息、合理饮食,积极护肝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使用金双歧(2.0g,每日三次)联合思密达(3.0g,每日三次)治疗;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0.2g,每日两次)治疗。疗程均为7天~14天。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腹泻消失,大便成形,每日一次;②有效: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或大便基本成形;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大便次数增多。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48.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5,P<0.001)。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肝源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双歧对小儿厌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有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用金双歧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食欲提高的显效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平均显效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金双歧对小儿厌食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湿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0.5g/次,2次/d。全部患儿均连续治疗30d,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以及IgE水平,并计算IFN-γ/IL-4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明显升高,IL-4和IgE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IFN-γ水平和IFN-γ/IL-4值高于对照组,IL-4和IgE水平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对照组(6.4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有效改善湿疹患儿免疫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70例结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发生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蒙脱石散、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温开水溶解后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DAO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χ2=5.2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降低血清DAO和TNF-α水平,具有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分布、肠粘膜屏障功能、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82.1%(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L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FG-E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略高于观察组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7.9%,显著高于观察组5.4%(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单人肠镜导入双歧杆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肠道有益菌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李柏  黄波  赵璀莲  梁庆  冯海鹰 《蛇志》2013,25(2):119-120
目的 探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口服补液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急性腹泻症状的缓解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无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无效率为23.33%;两组总有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呕吐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腹泻症状缓解的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治疗组(n=80),对照组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和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观察两组患儿疗效、治疗顺应性、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总配合率为96.25%和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5%和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0)。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邓孝智  谢晓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0):1154-1156, 116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索临床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良好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金双歧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 0,P=0.036 2)。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53 0,P=0.272 0)。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儿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口服液对儿童功能性便的疗效优于单用乳果糖口服液,患儿远期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预防儿科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在儿科ICU住院患儿中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研究的580例入住PICU的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常规剂量口服或经鼻饲管给药直至出院,观察2组之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580例分为预防组286例,对照组294例,腹泻预防组的发生率为5.2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2.93%,预防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儿科ICU住院患儿常规加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地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机制认为与微生态制剂具有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联活菌)对社区小儿腹泻的辅助治疗。方法:217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联活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安全,值得社区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防治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58例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住院患儿(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布拉氏酵母菌口服。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腹泻发生的次数以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27.59%)显著低于对照组(51.72%)(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与腹泻持续时间[(3.1±0.9)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2±1.7)d](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同时通过早期预防性使用,能够有效减少腹泻次数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急慢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急性腹泻136例,慢性腹泻125例;每次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1.0 g,含双歧杆菌活菌1.0亿个)或丽珠肠乐胶囊2粒,每日2次;急性腹泻疗程3 d,慢性腹泻疗程14 d,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大便常规的恢复情况,慢性腹泻中39例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时急性腹泻总有效率: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组为89.6%,丽珠肠乐胶囊组为91.2%,2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总有效率: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组为88.1%,丽珠肠乐胶囊组为79.0%,2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组中39例治疗前后进行的肠道菌群分析表明,2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0~0.02),但治疗前后增加值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安全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能有效治疗急慢性腹泻,疗效和安全性与丽珠肠乐胶囊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