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于1982~1987年的4~9月,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的种群数量作了初步观察。本区位于吕梁山中段(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面积10,443.5公顷),其自然概况见刘焕金等(1986),本文不另赘述。一、迁徒季节长尾山椒鸟六年(1982~1987)迁徙情况是:每年迁来本区的时间最早为4月17~23日,其年间差别1~6天,最晚迁离日期为9月22~28日,年间差异为1~6天。种群居留期158~159天;迁离后的间隔期为206~207天。种群此地的居留时间相对稳定。二、种群数量的年变动逐年数量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关帝山鸟类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帝山地区是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关于这一带的鸟类前人考察甚少。1980—1984年3月,我们对该区的鸟类垂直分布逐月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自然概况关帝山地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方山和交城两县交界。东经111°22′—111°33′,北纬37°45′—37°57′,调查区最低海拔为1,150m(麻地会),主峰关帝山(又名孝文山)为2,830m。本区主要植被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云杉(Picea meyeri P.wilsonii)及杨(Populus spp.)、桦(Betula  相似文献   

3.
黄眉柳莺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眉柳莺(Phylloscogus i. inornatus)的繁殖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于1980年和1983年在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地区观察到二巢,现将所见报告如下: 黄眉柳莺在长白山为夏候鸟,每年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迁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迁去。其具体时间如表1。 迁来时常结3—5只或几十只的群,活动于  相似文献   

4.
关帝山雀鹰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4年的2—8月,我们在山西省关帝山地区,对雀鹰(Accipiter nis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本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7′,北纬37°50′,海拔1600—2830米。境内森林繁茂、灌木丛生、水源充沛,7月均温17.2℃。  相似文献   

5.
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在我国为冬候鸟,其冬季生态学研究,国内尚未见有报导。我们于1982年4~5月和10~翌年3月及翌年同期,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燕雀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工作地点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即东经111°27′,北纬37°50′。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米,最低处海拔1650米。年均温为4℃左右,无霜期90~100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植被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青杆(Picea wilsonii)为主。一、居留期的数量变动(一)居留期:燕雀在本区的首见日期为:10月13日(1982年),10月18日(1983年);最…  相似文献   

6.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大嘴乌鸦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与人们的经济活动较为密切,但在森林环境中的资料较贫乏,特别是涉及其数量方面的研究,更为少见。我们于1982~1984年,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设立定位工作站,对大嘴乌鸦的数量动态进行了初步的观察。 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中部,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的交界,东经111°22′~111°33′,北纬37°45′~37°55′。全区总面积为10,443.5公顷。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米。森林主要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代表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覆盖率在74%左右。林外有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黄刺玫(Rosa  相似文献   

7.
1982—1989年的3—8月,在山西省境内对鹡鸰科鸟类的生态进行了观察。本科鸟类在山西省共见有11种(夏候鸟7种、旅鸟4种),多数在4月迁来,9—10月迁离。繁殖后比繁殖前的数量增加10.26—20.98%。  相似文献   

8.
大杜鹃依赖大苇莺繁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1987年夏季,笔者在太原市南郊航空学校西侧的退水渠,收集了大杜鹃(Cuculuscanorus)依赖大苇莺(Acrocephalusarundinaceus)繁殖的一些资料。此渠全长1600米,宽10米。渠内生长着稠密的香蒲(Typhalatifolia),渠的两侧为耕地和草滩,沿渠的一边还有高大的杨、柳和槐树。一、迁徙情况:大杜鹃和大苇莺一般在5月中旬迁来。大杜鹃最早迁来日期为5月17~24日,大苇莺为5月14~17日,前者较后者晚到3~7天(在迁来的第15天前后,大杜鹃数量达到最多,1986年样地附近为8只,1987年为6只)。9月下旬,大杜鹃和大苇莺就逐渐迁离繁殖环境。大杜鹃最晚迁离日…  相似文献   

9.
红嘴山鸦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3~1984年,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的数量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1986年4—9月,又作了补充调查,现报道如下:一、工作区域及方法本区位于吕梁山中部,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米。山体高大,生境多样。森林植被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zpis rupprechtii),云杉(Picea spp.)为主。7月均温17℃左右,无霜期90—100天。根据海拔高度、红嘴山鸦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可划分为4个生态类型。(一)海拔1400~1700米。为山地河谷地带,河岸两侧以耕地为主,种植莜麦,…  相似文献   

10.
黑水鸡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的5—10月,在太原市南郊区(东经112°40'—112°60'、北纬37°10'—37°40'、海拔700—800米)对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迁徙和数量 黑水鸡在本区为夏候鸟,每年5月中旬迁来。迁来时多为单个在香蒲(Typha latifoli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丛生的退水渠或沼泽水塘活动,偶见在近水的农田地边觅食。迁离本区时在10月下旬,居留时间为160天左右。 对黑水鸡的数量分布调查见表1: (二)繁殖生态 黑水鸡迁来繁殖地5—7天前开始求偶。配偶后发情交尾,交尾期最早见于5月18日。在水面游荡中或水边地面交尾。交尾活动从营巢期开始至产卵末期结束。 营巢最早见于5月23日。筑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巢呈塔形,较简陋,结构疏松。巢材多为香蒲,次有芦苇及三棱草(Scirpus yagara),少有稻草。巢间最近距离15米左右。巢材多在5—15米处衔得。巢通常筑于高大茂密的香蒲丛基部,巢底部沉入水  相似文献   

11.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黑鹳的繁殖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0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鹳的数量和繁殖生态作了调查.本区黑鹳最早迁来为2月28日,最晚迁离为11月5日,开始产卵最早是3月8日,窝卵数3~4枚,孵化期31~32天,巢内育雏70~75天,幼鸟成活率为59.4%.该鸟数量稀少,在本区的繁殖个体数量相对稳定,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82—1982年,在山西省关帝山地区对鹪鹩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其内容包括数量与营巢密度、营巢,产卵、孵卵、育雏,并对其主要食物组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华叶柳莺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叶柳莺(Phylloscopussichuanensis)是1992年才报道的鸟类新种[5],1993年首次发现山西省有分布[1]。其形态和黄腰柳莺(P.proregulus)十分相似,但二者鸣声、生境选择差别甚大,和黄眉柳莺(P.inornatus)则差别比较明显,中华叶柳莺腰部为黄色,而黄眉柳莺的腰部为  相似文献   

14.
隶属于蝇科、棘蝇亚科的管状翅棘蝇(A.rohrelliformis Rondanl,1856)已知分布于欧洲和中亚地区,中国尚无报道。本新纪录标本系1982年8月22日采于山西省文水县关帝山区,采集生境溪流、山林备、海拔1500米。 形态特点:体长6—9mm,橙黄色种,侧额略宽,在额正中部相接,具银白色粉,触角与下颚均黄色。  相似文献   

15.
任建强  李世广 《四川动物》1997,16(4):191-192
我们于雏1991-1995年对关帝山地区的兽类垂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将所获资料报告如下。1自然概况关帝山地处吕梁山中部,位于东经111°18'-111°38'、北纬37°25'-37°55',总面积78.04万亩。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m。该地区的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由低到高可划分为:(1  相似文献   

16.
在编写《秦岭鸟类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秦岭的红翅绿鸠与已知的亚种有所不同,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命名为: 红翅绿鸠佛坪亚种Treron sieboldii foping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6400340)由宋世英于1964年6月6日采自佛坪龙草坪(东经107°55′,北纬33°40′;海拔1,500米)。 配模标本:雌性成鸟(采集号:6400545)由赵建初于1964年9月19日采自太白大涧沟(东经107°20′,北纬34°10′;海拔1,700米)。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整理四川鸟类标本时,发观有三个亚种以往没有分布在四川的记录,现报道如下:1.三趾鸦雀太白亚种Paradoxornis Paradoxus taipaiensis Cheng,Lo,et Choa2♀。Ⅵ3,1985;Ⅴ9,1986。平武县王胡自然保护区,海拔2500—2700米。同指名亚种比较,本亚种的眼先和眉纹黑褐而非棕褐,向后延伸至后颈处连成半圈状带斑;耳羽较暗灰棕,杂以淡色羽缘;胸及腹部较灰而少棕色。2.极北柳莺堪察加亚种Phylloscopus borealis xanthodryas(Swinhoe)1♂,1♀。Ⅴ4,1974;Ⅴ19,1975。屏山县五指山(海拔1400米)和雷波县箐口(海拔1500米)。本亚种的上体较鲜绿,头顶…  相似文献   

18.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黑鹳的繁殖及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2000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鹳的数量和繁殖生态作了调查。本区黑鹳最早迁来为2月28日,最晚迁离为11月5日,开始产卵最早是3月8日,窝卵数3-4枚,孵化期31-32天,巢内育雏70-75天,幼鸟成活率为59.4%。该鸟数量稀少,在本区的繁殖个体数量相对稳定,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树鹨(Anthus hodgsoni)为中日两国政府协定保护鸟类。1999~2001年的4~10月,在历山保护区(东经111°51’~112°6’,北纬35°16’~35°27’)对该鸟的生态作了观察。选定富玉河8km的河谷阶地,每年4月上旬和10月下旬隔日观察树鹨最早迁来和最晚迁离的个体;每年5月和8月以富玉河(海拔1550~1750m)、后文堂(海拔1750~2050m)、舜王坪(海拔2050~2358m)3条路线统计其个体数量。  相似文献   

20.
1982—1987年,我们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原麝(Moschug moschiferus)的数量现状及其保护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工作区与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2′—111°33′,北纬37°45′—37°55′。全区总面积为10,443.5公顷。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m。森林主要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代表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覆盖度74%。林外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黄刺玫(Rosa xanthina)、绣线菊(Spiraea alpina)和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us)等灌丛。调查方法采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