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政府使用公共财政投资建设公益性的工程,需遵守一定的审批与管理流程。由于缺少园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体系,以及园林工程特有的艺术性,使审批流程与设计流程产生了一些矛盾。审批过程中,评审者关注投资的合理性,设计者关注园林美学观感,两者的不同立场导致对部分园林绿地建设内容必要性的分歧。为了在保证建设资金投入合理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绿地的完整功能与艺术水平,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平衡设计与评审的原则,并强调在审批与建设过程中各方面调整思维方式,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园林植物养护主要是为了让园林植物更好的生长,提高观赏效果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探讨了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发展的继续,而作为园林施工来说,创新就具体的体现在了其技术上,园林技术的提高、发展、成熟也正式整体园林规划的提高与成熟。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进行了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西植物》2008,28(6)
桂林锦绣园林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城市园林绿化贰级资质,主要从事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苗木生产、销售及园林技术咨询等业务。公司技术力量、园林机械设备和经济实力雄厚,现有园林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6人,拥有洒水车、喷播机和园林机械数十台,苗木生产供应基地300亩。公司先后在广东、云南、贵州及区内承建高速公路、工厂厂区、住宅小区、市政道路、广场、游园及小品等景观绿化,土质、石质边坡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5.
<正>《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刊的原则,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学科专业为主,兼顾其他学科专业方向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刊的原则,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工程、计算机及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学科专业为主,兼顾其他学科专业方向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7.
游径系统一直是广东城乡规划建设的亮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手段。以广东省绿道建设和古驿道建设为例,通过厘清两类游径的缘起和作用,总结风景园林专业力量在绿道建设实施过程中形成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植物应用、景观生态学等专业设计之“道”,提出在南粤古驿道建设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人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专业优势,以“道”传“道”,将绿道专业设计之“道”传承到南粤古驿道建设中去,推动南粤古驿道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为风景园林专业设计人员以南粤古驿道为载体进行景观创作提供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艺婧  马锦义  袁韵珏 《生态学报》2013,33(9):2665-2675
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50年园林生态学科领域科研发展经过了起步探索(1962-1981)、缓慢发展(1982-2001)、快速发展(2002-2011)3个时期,园林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末初见端倪,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应用生态学分支学科于21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以及园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问题.当代园林生态研究主要有生态效益研究、生物与环境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研究、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园林生态学研究主要侧重生物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占总体研究成果的76.3%.不同研究方面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如生物与环境研究侧重对植物的研究,生态效益研究侧重净化环境、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则侧重生态规划与设计.对四个研究方面的论文主题词检索和高频主题关键词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的热点有多样性、群落、水土保持、防灾避险、净化环境、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对CNKI中4个研究方面成果中获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统计(不排重),总体成果中基金项目论文所占比重为10.8%,国家和地方基金是园林生态学科研基金资助的主要来源,基金论文比例之和达到85.4%,且国家和地方基金资助论文较多的是“生态与环境研究”和“生态效益研究”,合计占基金论文79.1%.SCI-E中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为47.1%,是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基金论文率的4.3倍,且国际基金是基金论文的主要资助来源之一,说明中国园林生态学领域部分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学界关注.基于CNKI相关主题词统计,“园林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只有“景观生态学”的1%,“城市生态学”的8.3%,“园林生态学”学科系统理论研究在相关生态学科研究中所占比重很低,其理论和方法研究还较薄弱.今后在进一步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持续开展生态效益和园林植物研究的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和解决人-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撑,还需拓展交叉生态心理学或环境心理学等其他相关理论,更多地关注人与环境互相作用关系以及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既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的行为需求,也使人认识到改变一些行为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
《广西植物》2008,28(4)
桂林锦绣园林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城市园林绿化贰级资质,主要从事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苗木生产、销售及园林技术咨询等业务。公司技术力量、园林机械设备和经济实力雄厚,现有园林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6人,拥有洒水车、喷播机和园林机械数十台,苗木生产供应基地300亩。公司先后在广东、云南、贵州及区内承建高速公路、工厂厂区、住宅小区、市政道路、广场、游园及小品等景观绿化,土质、石质边坡生态治理、湖滨生态修复等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项目100多个。  相似文献   

10.
园林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的建筑工程,维护管理,定期项目很长时间了。园林建设和维护管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不可分割。分析了园林建设和维护管理的特点,并探讨了对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5):8-12
随着全球建造业向数字化全面转型,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教学将是未来几年风景园林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主题。介绍了风景园林专业BIM的教学方法和数字化竖向设计及其应用在BIM场地设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数字化竖向设计是实现BIM的途径。风景园林教育必须在其教学中讲解BIM建模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Soil forms the foundation for biotic and abiotic activities that shape landscapes over tim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soil profiles, contents,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systems such as vegetation and climate are crucial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projects involving soil. A robust, comprehensible, and extendable visualization system is required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cross diverse disciplines, includ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gronomy, and ecolog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eingAliveLanguage, an innovative, extensible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soil-centric information within a multi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The system employs a fractal-based visual language to effectively convey vital soil information to professionals in various fields engaged i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design, and urban planning projects.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developed as a plugin for the Rhino-Grasshopper CAD environment, allows users to automatically generate easily understandable soil-centered diagrams using a node-based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ed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in landscape, geoscience, and agriculture-related fields, the system provides critical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 desig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e showcase the system’s efficacy through two extensions and by utilizing the tool in multiple real-world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景观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类开始把它放到与其它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景观资源评价是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在论述美学、审美及景观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审美心理学机制和审美途径,比较了传统与现代景观审美研究的方法,讨论了景观审美的重要理论(如柏拉图主义、康德学说、移情论、格式塔学派、马克思美学理论、Appleton理论),研究了景观评价方法的四大学派两大阵营(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景观环境科学及景园文化),分析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成功实践.研究表明,景观评价历史发展以专家学派与感知学派竞争为特色,专家学派在景观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心理感知学派在研究领域处于支配地位,它们都认为景观质量决定于景观生物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判断;未来的景观资源评价仍表现出专家学派和感知学派共同主导、各自探索的特点;景观资源信息化与视觉时空动态模拟将冲击传统景观评价,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帮助迎接这些挑战.作者提出了21世纪景观评价的新特征: ①学派兼容并蓄,不断走向融合;②多学科交叉,注重量化评价;③强调环境信息,重视生态价值;④现代科技普遍应用,景观信息动态智能化;⑤景观模拟逼真化,主观感受现场化;⑥关注历史内涵,景观文化地位上升.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以景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非常必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评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特点,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提出了一组生态城市建设建议: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进行复合交错式发展,如构建网络式绿地发展体系,发展绿心组团网络体系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土植物;在社会文化方面,提倡以绿色社区作为切入点,分绿色家庭、绿色小区、绿色社区和绿色社会四个层次进行建设;在经济方面,充分考虑各种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着重生态、文化与经济的耦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晖  易娜  姚文璟  王思琪  李志英  杨树华 《生态学报》2011,31(20):5928-5936
通过构建不同水平的景观安全格局,可以为区域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相应对策。香格里拉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提到日程。选择研究区内的5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选择地表景观类型、坡度两个因子及相应的阻力因子系数进行分析。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建立了地表景观类型、坡度两个单因子的最小累积阻力面,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叠加方法构建了两个因子的最小累积阻力面。根据最小累积阻力阈值,建立了"源"间生态廊道及"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道,确定了关键的战略点,最终完成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得到了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81%、44.1%和80.3%。为制定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10—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梳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研究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并结合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进行科学图谱分析。根据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可视化结果,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结合同期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进行整体分析。此外,提炼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3个风景园林相关的发展热点,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国家公园体制以及实践与管理,结合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进行细化论述。最后提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以期为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风景园林视角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Construction biotechnology includ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that make use of various microbes. The present technology landscape gives a perspective on how microbes have been used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cement and concrete additives by analyzing patents filed in this technology arena. All patents related to the technology of interest published globally to date have been reviewed. The earliest patent filing in this technology domain was recorded in the year 1958 and the patenting activity reached its peak around mid to late 1990s. The early technology was mainly focused on microbial 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metabolic products as additives. Year 2002 onwards, biomineralization has taken precedence over the other technologies with consistent patent filings indicating a shift in innovation focus. Japan has been the global leader with highest number of patents filed on application of microbe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has topped the patent assignee list with maximum number of filings followed by Kajima Corp. and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ost patent applications have claimed microbe based bio-products. Construction-related microbial technologies are mainly based on activity of different microorganisms such as urease-producing, acidogenic, halophilic, alkaliphilic, nitrate and iron-reducing bacteria. Sporosarcina pasteurii has been the most widely used microbe for bio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以深圳市域1978年MSS影像与1986、1990、1995和1999年4期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深圳市域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尺度下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与变化机制.结果表明,深圳市近20年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耕地面积比例由31.06%下降至2.67%,城建用地则由0.33%上升至22.52%.景观多样性指数1978~1995年上升近25%,1999年稍有下降;蔓延度指数先降后升,整体破碎度由0.0042上升到0.0073;景观修改分维数1990年以前有所下降,20世纪90年代则呈现递增趋势.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反映了人为活动对区域景观特征的深刻影响.人为活动已成为深圳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斑块形状复杂化主要是受个体经济单元的经济利益驱动,景观空间构型的变化取决于产业布局与地域分工的影响,景观整体多样性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影响,而自然生态条件则是景观整体结构变化的重要约柬因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中。但目前大多数应用还停留在基础的航拍层面,对于应用潜力更大的航测层面,在风景园林行业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也更鲜为人知,现有研究更多聚焦于具体案例的应用方面,未能对其进行系统的认知和介绍。简要介绍无人机航测与遥感系统的构成及常见传感器类型,通过文献综合、项目实践等方法,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无人机航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而总结出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可分为传统航测、倾斜摄影、多种传感器遥感3个方面。最后指出传统航测发展最为成熟,短时间内推广应用的可能性最大;倾斜摄影效率最高;多种传感器遥感未来开发潜力最大。以期对今后无人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与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