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文中报道湖北宜昌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的宏体藻类化石:中华细丝藻属Sinocy-lindra,崆岭藻属Konglingphyton,约克那斯藻属Yuknessia和文德带藻属Vendotaenia。通过对宏体藻类化石研究,表明它们无论从保存形式还是形态特征上看,带有庙河生物群的色彩,同时与牛蹄塘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研究宏体藻类的辐射、演化提供了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中报道湖北宜昌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的宏体藻类化石:中华细丝藻属Sinocy-lindra,崆岭藻属Konglingphyton,约克那斯藻属Yuknessia和文德带藻属Vendotaenia。通过对宏体藻类化石研究,表明它们无论从保存形式还是形态特征上看,带有庙河生物群的色彩,同时与牛蹄塘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研究宏体藻类的辐射、演化提供了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 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 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 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isulcatus, 同时也有Eohalobia diandongensisOelandiella korobkovi等第二生物带标志化石, 以及可能为第三生物带或更晚期化石分子的Paragloborilus tenuis等。该化石组合为多生物带的化石混生, 其层位可能相当于峡东地区(黄陵背斜南翼)的岩家河组顶部。在黄陵背斜南翼的滚石坳剖面岩家河组下部发现小壳化石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 1969、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1984、 海绵骨针和藻类化石, 属于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化石组合与沉积记录表明, 高岚河剖面与东翼如泰山庙地区具有相似的潮坪相沉积, 多发沉积间断, 导致不同生物带化石混生; 南翼滚石坳地区水体较深, 早期沉积间断不显著, 可以识别小壳化石第一组合带。上述新化石材料的发现, 为黄陵背斜周缘寒武系下部地层对比与生物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下部小壳化石的研究集中于黄陵背斜东翼和南翼, 对西翼地区尚未有详细的报道。 作者在黄陵背斜西翼高岚河剖面灯影组天柱山段下部发现寒武纪纽芬兰世的小壳化石, 既包括扬子板块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标准化石Anabarites trisulcatus, 同时也有Eohalobia diandongensisOelandiella korobkovi等第二生物带标志化石, 以及可能为第三生物带或更晚期化石分子的Paragloborilus tenuis等。该化石组合为多生物带的化石混生, 其层位可能相当于峡东地区(黄陵背斜南翼)的岩家河组顶部。在黄陵背斜南翼的滚石坳剖面岩家河组下部发现小壳化石Anabarites ternarius Missarzhevsky in Rozanov et al., 1969、Kaiyangites novilis Qian and Yin, 1984、 海绵骨针和藻类化石, 属于小壳化石第一生物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化石组合与沉积记录表明, 高岚河剖面与东翼如泰山庙地区具有相似的潮坪相沉积, 多发沉积间断, 导致不同生物带化石混生; 南翼滚石坳地区水体较深, 早期沉积间断不显著, 可以识别小壳化石第一组合带。上述新化石材料的发现, 为黄陵背斜周缘寒武系下部地层对比与生物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产于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中的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 sp.,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蓝菌类化石的新产地。文中还讨论了蓝菌类化石的保存方式和蓝菌类在硅磷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7.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动物的起源、演化和"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群与埃迪卡拉纪化石群和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库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寒武纪早期与小壳化石群伴生的宏体动、植物化石的缺乏。发现于峡东地区的寒武纪早期岩家河生物群填补了这一缺失环节,该生物群包含宏体动物、宏观藻类、小壳化石、球形化石(可能的胚胎化石)、微古植物和蓝菌类等化石,部分宏体化石显示了从埃迪卡拉纪向寒武纪过渡色彩。化石保存方式有碳质膜、黄铁矿化、磷酸盐化、硅化。因此对岩家河生物群生物多样性和埋藏学进行综合研究,将可提供纽芬兰世(梅树村期)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一个较完整的生物景观图,对探索"寒武纪大爆发主幕"前夕生物的辐射、演化模式及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陕西镇巴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中的小壳化石3新属5新种。样品采自镇巴小洋坝曾家坡,共生化石有三叶虫、古介形虫、海绵骨针和大量软舌螺等。化石组合面貌表明其地质时代属筇竹寺期。另外,在峡东水井沱组中发现了微网虫(Microdictyonsp.)化石骨片(图版I,图18,19),可与云南筇竹寺组及陕南水井沱组对比,说明Microdictyon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台区。  相似文献   

9.
贵州金沙岩孔剖面的寒武系牛蹄塘组为跨阶地层,以镍钼矿层为分界面,其上部属于筇竹寺阶,下部为梅树村阶。近期,作者利用15%左右的醋酸浸泡金沙岩孔剖面牛蹄塘组底部(梅树村阶)的岩样,发现了以球形化石为主的单胞、多胞球形类小壳动物化石,包括Olivooides pearformis和其余两类未确定的球形化石。此次球形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牛蹄塘生物群的生物面貌,而且为解译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胚胎生物学提供了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10.
寒武纪早期是全球小壳动物化石大幅射的时期,贵州寒武纪初期磷块岩中就含有大量种类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而前人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外观形态的描述,对其微观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通过对贵州熊家场地区磷块岩中小壳动物Turcutheca,Paracircotheca,Loculitheca zhijinensis以及Protospongia化石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描述其显微结构特征。并对Turcutheca,Paracircotheca进行重点生物结构研究,探讨其壳体形态、生长发育方式。通过对小壳动物化石壳体进行SEM-EDS分析,确定组成壳体主要成分为碳氟磷灰石。另外,对化石Turcutheca内核填充部分、壳壁、围岩进行EDS能谱分析,及其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初步探讨生物体与成磷之间的关系,认为寒武纪早期小壳动物的繁盛对同期磷块岩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北宜昌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灰岩中富含大量壳体化石,主要包括腕足动物以及少量古杯化石。研究发现部分古杯化石表面保存丰富的微生物个体及其微型钻孔,同时发现有的微型钻孔内原位保存微生物个体,这种保存方式表明微生物体与微型钻孔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微生物体呈丝管状,空心,弯曲程度不等,横切面呈圆形,直径约7—10μm,长度可达500μm。钻孔直径15—25μm,横截面为圆形。微钻孔保存在古杯板间室(intersept)内,大多与板间室侧表面平行,少数与板间室侧表面斜交。形态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体可能为钻孔蓝菌类Endoconchialata。古杯骨骼上发现的这些微型钻孔及其原位保存的蓝菌类化石的研究对理解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附近发现的微型钻孔化石的成因和生物属性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贵州金沙岩孔镇长岩沟下寒武统(纽芬兰统—寒武系第2统)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中呈碳质薄膜保存的宏观藻类化石,共3属3种:美丽遵义藻Zunyiphyton pereleganus Yang et Zhao,1999,云南中华细丝藻Sinocylindra yunnanensis Chen et Erdtmann,1991,文德带藻(未定种)Vendotaenia sp.。该组合中主要分子是Zunyiphyton pereleganus和Vendotaenia sp.,它们也是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中最主要的分子。而遵义牛蹄塘组宏观藻类组合的另一特征分子贵州约克那斯藻Yuknessis guizhouensis及底栖固着型藻束状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omet在金沙岩孔牛蹄塘组宏观藻类化石组合中未见,说明产于浅水台地的牛蹄塘生物群宏观藻类组合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岳昭 《古生物学报》2004,43(2):164-178
采自四川峨嵋和云南会泽的磷酸盐化的Sinosachites骨片显示出中央沟和侧沟结构,并区别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骨片(palmate,cultrate and siculate)。这一发现证实,产于澳大利亚的Thambetolepis(Jell,1981)是Sinosachites的晚出同义名。基于上述结构,该产地一些原定为Sachites和Halkieria的标本亦应归入Sinosachites。在Sinosachites属中确认出两个种,即产于华南的Sinosachites flabelliformis He和产于澳大利亚的Sinosachites delicatus(Jell)。在前一种中,左右型对称骨片的存在证实该动物两侧对称。骨片的基部通常保存为磷质内核,表明它比骨片壁更容易磷酸盐化,在组织学上它与骨片壁不同。骨片的基部可能原为有机质或部分矿化。在Sinosachites中,无帽状和束状骨片可能表明在coeloscleritophorans中halkieriids是一个介于wiwaxids和siphogonuchitids之间的类群。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自湖北房县三座庵剖面下寒武统西蒿坪段的钉形骨片(nail-shaped)化石进行了研究,系统厘定和描述了2属2种,分别为Parazhijinites guizhouensis和Cambroclavus angxianensis;其中以C.fangxianensis骨片化石最为丰富,由三种类型的骨片组成,它们可能...  相似文献   

15.
湖北宜昌地区庙坡组是达瑞威尔阶/桑比阶界线附近的地层,该段地层产出分异度较高,丰度适中的疑源类组合。该组合包括16属,28种,其中7个未定命名种,可与国内、外同期疑源类组合进行对比。庙坡组疑源类组合既产出晚奥陶世特征分子,也产出阿伦尼格期(弗洛阶上部—达瑞威尔阶底部)的特征分子,显示出一定的过渡特色。组合以Baltisphaeridium(17%—52%),Leiosphaeridia(6%—78%)占优势;反映了其沉积环境为离岸较远的外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16.
遗迹化石是埃迪卡拉纪存在两侧对称动物最有力的证据。但多数埃迪卡拉纪遗迹化石为简单、水平的表面爬迹或潜穴。在湖北三峡地区灯影组石板滩段含典型埃迪卡拉软躯体化石的地层中新发现一类形态特别的化石,呈蝌蚪状,一端膨大,一端细管状。通过对化石形态、同位素分析以及沉积学特征的研究,说明该化石为遗迹化石,而不是实体化石。蝌蚪状化石为一种复合迹,垂向活动形成球状的膨大端,平行藻席层活动形成近于水平的潜穴,反映了造迹生物垂向切穿藻席层并沿藻席层进行觅食的行为。该发现说明了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已有两侧对称动物开始形成较为复杂的潜穴。  相似文献   

17.
贵州剑河革东镇八郎村南甲劳组中部钙质白云岩中新近发现的具有粗强放射状辐管的水母状化石和其下凯里组中具细辐管及同心环的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有明显区别,属于伊尔东钵科(Eldoniidae)。其层位晚于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中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层位1个化石带,属中寒武世中期,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最高层位,相当于北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Eldonia化石层位。  相似文献   

18.
湖北宜昌樟村坪陡山沱组微体化石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湖北宜昌樟村坪磷矿陡山沱组化石组合主要包括球状蓝菌Archaeophycus venustus,丝状蓝菌Siphono-phycus,Oscillatoriopsis,Polytrichoides和Salome hubeiensis,以及多细胞藻类化石Wengania和可能的Sarcino-phycus。化石主要产于陡山沱组上部白云岩的硅磷质条带和结核中。樟村坪磷矿陡山沱组化石组合的发现进一步表明华南扬子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相具有和磷块岩相中类似的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19.
安徽淮南下寒武统馒头组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安徽淮南下寒武统馒头组上部浅水台地相灰岩和棕褐色页岩中的遗迹化石鉴定为5属5种,包括1新种,它们是Beaconichnus ichnosp.Diplichnites ichnosp.,Phoebichnus minor ichnosp.nov.,Thalassinnodes horizontalis Myrow,1995和Helminthoida indet.ichnosp.。对它们的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