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瓶装饮用纯净水霉菌菌相进行研究分析。对福建省 5 9家企业生产的 5 8个牌号的瓶装纯净水采样 91件进行调查 ,在 5 8件样品中共检出霉菌 46 1株 ,阳性率 6 3 74%。优势菌群是土壤、空气和植物性材料中的常见菌。霉菌检出与产品的菌落总数等常规卫生细菌学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产品包装方式密切相关。菌相分析表明 ,加工后期的交叉污染是终产品被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部分东南亚国家青年人群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方法采集285名青年人(分别来源于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面部正常皮肤及皮损区标本,接种于 Leeming & Notman 培养基后进行培养分离,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到种。结果共分离出8个菌种,共计501株马拉色菌,以球形马拉色菌为主,占40.5℅(203/501),其次为合轴马拉色菌19.0℅(95/501)、糠秕马拉色菌16.0℅(80/501)、限制马拉色菌11.0℅(55/501)、斯洛菲马拉色菌6.2℅(31/501)等。各国家间未见明显的地理学差异。结论东南亚地区青年正常人群及马拉色菌相关疾病患者中的主要菌种为球形马拉色菌。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料中微生物活菌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科学院从,1993年起,采用组合筛选方式,筛选出互不拮抗的固氮菌、溶磷菌、解钾菌及产生植物生长刺激素和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活动的菌株,组成最佳复合菌组,采用全封闭式的现代发酵设备生产出菌剂,添加限量的化肥和微量元素,研制出一种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料。于1996年...  相似文献   

4.
研究熏鸡加工过程中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菌数和常见致病菌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环节抽样进行大肠菌群计数、大肠埃希菌计数、沙门氏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掌握熏鸡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分布。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和熏鸡生产流程,研究熏鸡加工过程中生产原料环节和熏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反应装置,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污泥中通过富集,筛选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等手段驯化出1株高效产电假单胞菌F026。以F026为阳极产电菌制作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底物种类、温度和p H值等因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026最适合在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p H为中性偏碱性,温度在30~35℃的环境下生长。在此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高电压达到500 m V,体积功率密度达到2 W/m3。  相似文献   

6.
复合菌系降解纤维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高效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关键的降解功能菌,利用该复合菌系对滤纸和稻秆进行生物处理,通过底物降解、微生物生长量、发酵液pH的变化情况,选择不同降解时期复合菌系提取的总DNA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通过分解特性试验确定在接种后培养第12、72、168 h分别作为降解初期、高峰期、末期。该复合菌系分别主要由1个门、2个纲、2个目、7个科、11个属组成。随着降解的进行,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喜热菌属Caloramator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梭菌属Clostridium、芽胞杆菌属Bacillus、地芽胞杆菌属Geobacillus、柯恩氏菌属Cohnella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解脲芽胞杆菌属Ureibacillus、泰氏菌属Tissierella、刺尾鱼菌属Epulopiscium在降解高峰期时相对丰度最高;各时期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无明显变化。上述11个主要菌属均属于厚壁菌门,具有嗜热、耐热、适应广泛pH、降解纤维素或半纤维素的特性。好氧型细菌是降解初期的主要优势功能菌,到中后期厌氧型细菌逐渐增多,并逐步取代好氧型细菌成为降解纤维素的主要细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8年流感裂解疫苗生产中的监控,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液中未检出沙门菌,除菌过滤前微生物限度均小于10CFU/ml、细菌内毒素均小于25EU/ml,纯化过程去除了99%的杂蛋白。表明生产中使用的健康鸡胚尿囊液是符合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现行生产工艺对微生物限度和细菌内毒素的控制是有效的,现行纯化过程对病毒液的纯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是溶栓药物的重要来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可产生纤溶活性酶的微生物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属的多种细菌、海洋假单胞菌、链霉菌及真菌。本文就微生物产生纤溶活性酶的来源、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基因结构与改造、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我国临床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同时对比我国不同地区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将重庆、吉林、北京地区既往基因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的100株临床菌株接种于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5℃恒温培养7d获得菌丝相。依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M38-A2方案,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菌丝相对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质控菌株为近平滑念菌ATCC22019。结果碘化钾体外无抗真菌活性,特比萘芬MIC几何均值为0.14μg/mL,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 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79μg/mL和0.63μg/mL,氟康唑MIC几何均值为45.89μg/mL。发现7株对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吉林地区相对较多,但不同地区菌株的药物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钾无体外抗真菌活性,我国临床球形孢子丝菌对特比萘芬最敏感,其次为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氟康唑敏感性最差,不同地区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背景】 近年来,由不可接受微生物污染引发的化妆品召回案件层出不穷,现有法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微生物检测指标不完善,难以满足化妆品产品质量控制和评价的需要。【目的】 对2022年化妆品国家级监督抽检中一批微生物超标面膜中污染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鉴定的准确性,判断是否为不可接受微生物,同时,针对污染菌进一步开展安全性评价。【方法】 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微生物超标面膜中污染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分别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污染菌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开展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安全性评价分析。【结果】 3种技术均可鉴定出面膜中污染菌为不可接受微生物——日勾维多细菌源菌。高通量测序发现该菌携带52种毒力基因,预测含其他毒力相关基因429种,提示该菌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检测到该菌携带24种耐药基因,可能对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四环素和氨基糖苷类等24种(类)抗生素耐药,检测到多重耐药基因10种,耐药机理多与产生外排泵有关。提示该菌存在一定的多重耐药安全风险。【结论】 本研究从一批微生物超标面膜中分离到日勾维多细菌源菌,为不可接受微生物。该菌具有极大的产毒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多重耐药安全隐患,应考虑经风险评估后将该菌纳入微生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养殖泥螺体内细菌菌群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养殖泥螺样品体内需氧平板菌落数为 7 3× 1 0 5~ 2 8× 1 0 6 个 /g。从泥螺体内共分离获得 2 1 7株细菌 ,88 5 %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优势菌属是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61株、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 58株、弧菌属 (Vibrio) 2 7株和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2 1株。结果表明 ,每批泥螺样品的细菌总数均超出卫生标准 1~ 2个数量级 ,7月和 9月样品的大肠菌群数超出了规定的指标 ,应重视泥螺收捕后的消毒处理环节。泥螺体内细菌菌群由 1 0个菌属组成 ,涂泥中占优势的芽孢杆菌属细菌在泥螺体内却是少量的 ,反映泥螺对体内微生物组成与数量有一定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种水蛭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十种与医药有关的水蛭的氨基酸含量,其中包括《药典》上收载的三种水蛭:宽体金线蛭、日本医蛭和尖细金线蛭。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患者舌苔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舌苔微生物的变化,总结不同舌象、不同病情的AP患者舌苔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将纳入的52例AP患者按分级标准分为轻症(MAP)组(n=33),重症(SAP)组(n=19),分别于治疗前、第3天及第9天清晨观察并采集舌苔,作细菌培养、鉴定、定量,测溶菌酶(LZM)含量。25例健康薄白苔作为对照组。结果AP患者舌苔菌落总数减少。厚苔菌落总数及G-厌氧杆菌多于薄苔,口腔优势菌在厚苔变化表现为厌氧菌检出率增高而需氧菌下降。SAP组肠道杆菌的检出率显著增加;病程早期除口腔链球菌、G+厌氧杆菌减少外,SAP组G-厌氧杆菌也减少;病程第9天时,MAP组基本恢复正常,而SAP组各种异常无改变。AP患者舌苔LZM均显著升高。结论AP病程中口腔舌面出现微生态失调现象,严重程度与病情及舌苔的变化有关。AP厚苔菌落总数多于薄苔,主要为G-厌氧杆菌增加。厚苔厌氧菌增加,而需氧菌减少。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用方差分析区别具台木类木材的三个种:太原台木(Dadoxylon taiyuanensis),生根无髓根(Amyelon radicans)和徐氏无髓根(A.xui),并同国外的种比较,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定量地研究植物性状之间的区别,并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是大别山中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植物区系成分丰富,也是我国北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其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泛热带、东亚三种为主,显示出区系成分的过渡特征。以植物地理成分为指标,对鹞落坪与全国其它14个山地的植物区系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了华东与华中植物区系无明显的分界线,大别山成为联系这两大植物区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泡沙参同工酶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来自天然群体 (居群 )的泡沙参 (Adenophora potaninii Korsh.)及其人工杂交子代进行了 8种同工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 ,以确定编码这些酶系统的基因位点和等位基因。选用 4种不同的凝胶缓冲系统 ,对下列不同酶系统进行了酶谱的遗传分析 :天冬氨酸转氨酶 (AAT)、酯酶 (EST)、甲酸脱氢酶 (FDH)、谷氨酸脱氢酶 (GDH)、异柠檬酸脱氢酶 (I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酶 (M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结果表明 ,这 8种酶系统至少由 1 8个基因位点编码 ,其中 1 2个位点为遗传稳定的等位酶位点 ,是可靠的遗传标记。酶谱的分离式样表明 ,EST为单聚体结构 ,AAT、FDH、IDH、SOD为二聚体结构 ,GDH为六聚体结构。最后对同工酶的器官和发育特异性以及同工酶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20.
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在处理农业残余废物、城市有机垃圾和一些有毒物质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影响其降解的环境条件、工艺条件和反应促进因素做了介绍,认为结合现代厌氧消化技术和瘤胃发酵技术,瘤胃微生物可以在有机废物处理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