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降糖1号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方法。方法:室温条件下超声提取降糖1号胶囊中的淫羊藿苷,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色谱柱:Hypersil ODS2(4.6mm×20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淫羊藿苷的进样量在0.08μg-0.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6.66%,RSD为2.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降糖1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前列舒乐颗粒中淫羊藿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C18(4.6 mm×15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测定波长270 nm。结果:线性范围在0.40~4.0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2.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来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控制前列舒乐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了薄层色谱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 :用 70 %乙醇水浴回流提取 ,用醋酸丁酯 甲酸 水 (1.3∶1∶1)在 10℃以下放置后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开 ,分离淫羊藿苷 ,在Ex=4 30nm ,Em=4 80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 :线性范围为 0 .8~ 4 .8μg ,相关系数r =0 .9973,平均回收率 97.4 8%。结论 :此法简单、灵敏、准确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分离测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淫羊藿中双藿苷A、淫羊藿属苷A、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属苷C、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梯度洗脱方法,其中双藿苷A、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为首次报道其含量测定。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的梯度洗脱条件和三种不同的提取分离条件,选出了实验的最佳条件:采用RP-HPLC法,以美国WATERS SUNFIRETM-C18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0 min,20%;10 min,40%;15 min,45%;20 min,6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在此条件下,30 m in内所有组分均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实验同时考察比较了巫山淫羊藿植株不同药材部位和其它十种不同品种淫羊藿中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但大部分品种以朝藿定C为主;同一品种巫山淫羊藿不同部位中则双藿苷A和朝藿定C的含量较大(在巫山淫羊藿根中,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现行质量控制指标淫羊藿苷的20倍和30倍),可见巫山淫羊藿显著不同于其它品种的淫羊藿,朝藿定C在其药用效果中可能比淫羊藿苷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根部作为药用时,这也为民间将巫山淫羊藿根作为小黄连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持。结论:对于品种较多,分布资源较广的淫羊藿药材,作为药用时,应注意品种和药用部位,考察药材的内在质量,不能一概而论。实验所得到的方法能被用做淫羊藿植株中二次代谢产物分布的快速考察、筛选符合要求的淫羊藿原药材和淫羊藿制备药物中的质量考察。  相似文献   

5.
孔璐  黎云祥  权秋梅  张林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17-2522
2009年8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次生落叶阔叶林红桦群落(群落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细叶青冈群落(群落Ⅱ)和常绿阔叶林油樟群落(群落Ⅲ)下生长的柔毛淫羊藿各器官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柔毛淫羊藿叶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茎中最低;群落Ⅰ的柔毛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5.32±0.23)%和(0.47±0.05)%]均显著高于群落Ⅱ[(4.06±0.03)%和(0.32±0.01)%]和群落Ⅲ[(4.15±0.07)%和(0.28±0.09)%];土壤氮含量和pH值对柔毛淫羊藿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影响较大,柔毛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较低的氮供应水平和较高的土壤酸度可能使群落Ⅰ柔毛淫羊藿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条件和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淫羊藿苷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淫羊藿苷含量。结果显示,以幼叶为外植体,培养基为N6+2, 4-D 3 mg/L+6-BA 1 mg/L+NAA 0.5 mg/L,在黑暗或弱光(1 000 Lx)和(21±1)℃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别达5.24%和0.564%,与叶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初步建立了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高产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组培苗生产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偏斜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偏斜淫羊藿(Epimedium truncatum H.R.Liang)叶片中的类黄酮化学成分,利用L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组成,利用HPLC方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与药典规定药材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从偏斜淫羊藿叶片中鉴定出6个化合物: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3,5,7-三羟基4’-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甙、山奈苷。该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其含量显著高于箭叶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结果表明LC-MS可以简单、快速地对淫羊藿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加热回流法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等实验条件可能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溶剂选择为乙醇,采用加热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淫羊藿苷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淫羊藿的料液比以及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的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加热回流提取法为料液比1:10(m:V,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40min,乙醇体积分数75%。  相似文献   

9.
从淫羊藿中提取多糖并鉴定其初步结构和单糖组成.采用超声-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去蛋白、DEAE-52纤维素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法纯化得到淫羊藿多糖EPSⅠ-1和EPSⅡ-1.应用紫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做初步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均一的EPSⅠ-1和EPSⅡ-1多糖在紫外和红外中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组成中含有吡喃环结构;EPSⅠ-1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和葡萄糖,摩尔比为1:1.13;EPSⅡ-1的单糖组成为果糖、葡萄糖和一个不确定的糖,摩尔比为1:1.91.有效地分离纯化了淫羊藿多糖,这为淫羊藿多糖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属植物中黄酮苷含量与叶片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苗圃中生长的、盛花期时的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叶片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物种叶片中4种药效黄酮苷的含量,同时测量叶片面积、叶片长宽比等参数.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淫羊藿属不同物种的叶片形态与黄酮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淫羊藿,其叶片面积较小,形状多呈卵形, 叶片革质化程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