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图片     
郭玉民 《人与生物圈》2007,(1):F0003-F0003
老铁山是我国各种鹰、鸮等猛禽重要迁徙通道之一,在这条迁徙路线上猛禽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每年迁徙季节途经老铁山的猛禽种类多,数量达39种,在飞越渤海海峡之前经常能看到上百只的猛禽集群,非常壮观,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相似文献   

2.
正2015—2019年,在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秋季迁徙期猛禽监测"过程中,先后记录到3种鹰科Acciitridae猛禽:白腹隼雕Aquila fasciat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和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图1)。经确认,这3种猛禽均为辽宁省的鸟类新记录,也为东北地区的鸟类新记录(郑光美,2017)。  相似文献   

3.
1984—1989年在山东长岛利用环志研究猛禽的迁徙规律。环志17种、11691只。回收34只,回收率2.91‰。迁徙时间自3月初—6月中旬,8月下旬—11月底,迁徙方向、路线比较固定。在我国东北及原苏联东部繁殖的猛禽从辽东半岛到达长山列岛,经胶东半岛南下。越冬区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日活动规律:每日的5—18时,高峰6—7时和16—18时;夜行性猛禽18—5时,高峰4—5时和18—19时。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标本馆数据和野外调查记录, 共收集四川省猛禽分布记录数据2,410条, 依此分析了四川省猛禽的分布与迁徙路线。四川省猛禽记录有56种(76种及亚种), 其中隼形目3科41种, 占全国隼形目鸟类总数的64.06%; 鸮形目2科15种, 占全国鸮形目鸟类总数的48.39%; 国家I级重点保护猛禽5种。四川省猛禽总体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格局, 记录最多的平武县有32种; 在垂直分布上以1,000-3,500 m海拔段物种丰富度最高。在四川省境内具有迁徙习性的猛禽有19种, 其中金堂县迁徙猛禽最多。主要迁移路线有3条: 1条属于中亚-印度迁徙路线, 经过四川省西北角的石渠和德格县; 另外2条属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 其中1条沿四川省盆地西缘的岷山-邛崃山-凉山一线向南到我国云南、缅甸; 另外1条沿四川北部岷山至金堂和南充一线向东南至重庆、贵州。本研究为保护四川猛禽资源和了解猛禽迁徙路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日行性猛禽的定义和分类,对我国现有日行性猛禽的分布、迁徙规律、习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并分析了我国猛禽的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6.
《植物杂志》2010,(5):66-69
2009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天气也格外的冷,11月,西伯利亚的寒流将华北平原最后一丝秋意扫荡殆尽,也让犹豫不决的普通鸳、鹞等猛禽打定主意向南继续迁徙,寻找更合适的越冬地。每年,白尾海雕、秃鹫、猎隼等大型猛禽都是最晚到达北京,它们不打算继续南下,就在这华北平原的东缘度过寒冷的冬季。  相似文献   

7.
猛禽是我国野生鸟类中的重要资源类群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控制鼠类数量消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以往有关国内猛禽的报道资料较为贫乏,且多散见于地方志和区系报告中,而对猛禽迁徙生态的研究则更为少见。丹麦人汉明生于1942—45年在河北省北戴河进行迁徙鸟类观察时曾纪录了22种昼行性猛禽(Hemm-  相似文献   

8.
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既有孤立的海岛生态系统,又有高山密林,以及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如此齐全,不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蛇岛蝮是世界上的独有种,以其特殊的物种和极大的医药价值而闻名于世,因而蛇岛被称为“世界奇岛”。老铁山是东北亚大陆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每年经过的鸟的种类多、数量大,有上千万只,302种,因而被誉为“老铁山鸟栈”,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青岛松雀鹰迁徙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是青岛迁徙猛禽的优势种。1988—1989年春秋两季在青岛东郊浮山(36°01′N,120°04′E)设置鸟类环志与猛禽迁徙观察点。观察点南临黄海,西侧青岛市区,东、北两侧是连绵的崂山山脉,也是猛禽的迁徙路线。主要观察猛禽的种类、性别、数量、高度、气候与物候状况等。1观察结果1.1春季的迁徙松雀鹰春季迁经本地最早见于4月初,1988与1989两年差异很大。六月上旬迁完。持续迁徙时间近2个月,较其它猛禽到达早、持续日期长、种群数量大、环志的数量也多。据两年的观察,四月上、中旬各有一个明显迁徙高峰,高峰持续1—2天;五…  相似文献   

10.
《生命世界》2010,(5):66-69
<正>野鸭湖的"明星"2009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天气也格外的冷,11月,西伯利亚的寒流将华北平原最后一丝秋意扫荡殆尽,也让犹豫不决的普通、鹞等猛禽打定主意向南继续迁徙,寻找更合适的越冬地。每年,白尾海雕、秃鹫、猎隼等大型猛禽都是最晚到达北京,它们不打算继续南下,就在这华北平原的东缘度过寒冷的冬季。北京的十渡、白河峡谷和野鸭湖有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河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河南省的猛禽共计41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29种,鸮形目鸟类2科12种。  相似文献   

12.
长岛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士凤  蔡德万 《四川动物》2000,19(4):247-248
长岛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 ,每年春秋季节有数以万计的鸟类经此迁徙。为了保护与研究这部分鸟类 ,1 984年成立了山东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 ,下设几个环志点。 1 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十几年来 ,保护区积极开展各项鸟类研究工作 ,有效地保护了鸟类资源。但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 ,人类的活动对鸟类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了解长岛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现状及采取适当的保护对策 ,对保护鸟类资源及合理开发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自然概况长岛自然保护区 (E1 2 0°3…  相似文献   

13.
老铁山是我国陆地鸟类最大迁飞通道上的驿站,每年在蛇岛葬身蛇腹的20万只小形候鸟,只是路过老铁山的几千万只候鸟中的极少部分。而这些候鸟却不知道它们一些伙伴除了葬送在蛇岛,还会遇难于老铁山里成百上千的鸟网。为了保护路过的候鸟,也为了保障蛇的食源,老铁山的护鸟者与捕鸟者进行着另外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在鸟儿们年复一年南北迁飞的路途上,有一个叫老铁山的地方是它们的必经通道。老铁山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南端,南临黄、渤两海,西北与蛇岛隔海相望,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每年途经此地的候鸟数千万只。然而,它们也许根本不会想到在这个理想的觅食、休整之地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更不会想到因它们的到来而引发的战争已经打了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猛禽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山西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山西省猛禽共计33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27种,鹗形目鸟类1科6种。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猛禽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要论述河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河南省的猛禽共计41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29种,Hao形目鸟类2科12种。  相似文献   

16.
在辽东半岛的南端有一座山,名叫老铁山,它是候鸟们漂洋过海途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千百万只在这条生命线上迁飞的候鸟每年春秋两季到此光顾停歇,从不改变,延续至今。与老铁山相距仅10公里有一个不到1平方公里坐落在渤海湾里的小岛,名叫蛇岛,上面栖居着大约两万条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蝮蛇,它们专靠捕食春秋两季路过老铁山时光临此地的小形候鸟为生。不知从多么久远的时候开始,每年这里都上演着地球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伟大而动人的一幕。老铁山曾经覆盖着大片的森林和散布着村庄,每年大批来此做客的鸟早已和当地人结下了不解的渊缘,捕鸟、食鸟、斗鸟、卖鸟成了这里积下的民俗。鸟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一个不大不小,但是绝不可没有的位置,每个村庄里都流传着讲不完的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辽宁老铁山雀形目鸟类秋季迁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4年秋在辽宁旅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鸟类环志和直接观察的方法,对该地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秋季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5年共环志11 040只雀形目鸟类,发现8种保护区新记录种。结果表明,鸟类迁徙高峰大都集中在10月中下旬;气候条件与鸟类迁徙关系密切;不同年份优势种及种群数量均不同;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集群现象,但不同种类迁徙的种群大小又有差别;2004年雀形目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少于前4年,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世界》2010,(5):8-11
<正>在我国的东北角,奔腾着三条不息的河流——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它们哺育的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滋养的这块神秘的泽国,就是闻名世界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湿地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分布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出的优先地区和具有国际意义的地区,也是亚洲和世界的重要湿地。这里不仅成为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还是重要的湿地物种基因库和种质  相似文献   

19.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位于滇西北香格里拉县,是湿地鸟类迁徙途中停留觅食的“驿站”和越冬地。2006年冬至2007年春对保护区冬季猛禽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共设4个观察点,采用瞬时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法对各猛禽的状态行为、生境 利用和事件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共观察记录猛禽1目2科9种。猛禽种群分布和数量与保护区鸟类资源变化密切相关。白尾海雕和高山兀鹫的越冬行为主要是觅食、休息和运动。行为的变化受食物丰富度的影响明显。通过有效保护湿地内的环境、其它鸟类资源和科学管理,对本地区的猛禽资源保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处胶东半岛南端,是我国沿海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一九八七年以来,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资助与指导下,我们对途经青岛的33种猛禽进行了连续三年的野外昼夜观察。现将记录到的有关雀鹰(Accipiter nisus)迁经青岛的资料整理报道如下:环境与方法春秋两季在青岛近郊浮山(36°01′N,120°04′E)海拔120米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与刺槐(Robina pseudoacacia)混交林间,架立粘网,网捕环志候鸟。同时由专人定点观察记录各种过路猛禽的性别、数量、飞行高度及方向等,对于分辨不清的借助望远镜观察。观察结果一、春季的迁徙雀鹰春季北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