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玉兵  杜凡  曹顺伟   《广西植物》2006,26(3):261-267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0科787属2195种。分析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热带性质的属有506属,占总属数的68.6%,温带性质的属有224属,占总属数的30.4%。热带性质的种890种,占总种数的40.9%,温带性质的种有1267种,占总种数的58.3%。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同时深受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植物区系来源主要由东亚成分、热带亚洲成分(印度—马来西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三部分融合而成。特有现象明显,有东亚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属,中国特有种778种,占种总数的35.8%,而云南特有种有355种,占中国特有种的45.6%。保护区还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2.
新疆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潘晓玲 《植物研究》1997,17(4):397-402
对新疆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55科,包括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温带至寒带的科,占总科数的47.8%,若除去世界广布科,则所占比例更高,达73.3%,纯粹的热带成分、热带至亚热带成分较少,这反映出新疆种子植物的分布与本地区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该区种子植物的表征科和优势科分属于各类成分,但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成分。本研究表明,在科级水平上,该区系是安加拉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秦岭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本区的热带地理成分共包括泛热带成分,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成分,旧世界热带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及热带亚洲成份等6种类型,共283属,648种,属数和种数分别占秦岭种子植物总属数及总种数的30.27%,18.80%,它们是秦岭植物区系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类地理成分中,秦岭植物区系与泛热带成分联系最为密切,从热带地理成分的类型,分布以及在秦岭植被组成中的作用来分析,本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区系成分仅处于从属地位,多分布于低海拔地段或秦岭南坡,但本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则带有强烈的热带渊源,而各类热带成分内部均有一定数量的属或分布至亚热带,或分布到北温带,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于2006~2008年间对河北省太行山南段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种子植物调查,结合文献对区内种子植物进行了科属组成、区系谱、分布区类型及其特征分析,并对该植物区系与中国其他9个植物区系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武安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97科,387属,714种,其中被子植物94科, 384属,710种,可归属于15个地理分布类型及9个变型.(2)该区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250属,占64.6%),并伴有一部分热带性质的植物(74属,占19.1%),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与热带-亚热带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反映出武安区系与其他区系之间的广泛联系与相互渗透的特点.(3)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与雾灵山、中条山、太岳山区系亲缘关系较近,与泰山次之,与鸡公山有一定差异,与小五台山和长白山差异较大,与八大公山、龙栖山亲缘关系最远.进一步证明植物区系的纬向地带性规律,即纬度越低,热带-亚热带成分越高;纬度越高,温带-寒温带成分越高.  相似文献   

5.
杨淑萍  阎平 《广西植物》2008,28(1):47-51
中国帕米尔高原约有种子植物59科303属963种(包括变种)。分析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联系广泛。温带性质的属有254属,占总属数的83.8%,热带性质的属有13属,占总属数的4.3%;温带性质的种有723种,占总种数的75.1%,热带性质的种有17种,占总种数的1.8%。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受到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另外在区系科属分级水平上,寡属科、单属科占绝对优势,而超过20属的大科在该区仅有3科,却占总属数、总种数的35.9%和38.6%,区系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单种或少种属也较多,属种比值偏高,表明区系组成上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进行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并将其与周边相邻2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662属1 498种,种类丰富。(2)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型所属科共有85科,占总科数的69.67%;在属级水平上热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371属,占总属数的60.82%。但相当数量温带成分的存在,体现了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3)对梁野山保护区与周边相邻的武夷山和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比较发现,梁野山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热带属数/温带属数(R/T值,1.66)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的R/T值(2.68),梁野山种子植物区系与该相邻2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非常接近,但在区系成分上,梁野山既有与武夷山共有而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没有分布的温带成分,也有与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共有而武夷山没有的热带成分,说明梁野山植物区系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地理位置相一致,具有明显的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云南石林地区石灰岩山地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云南石林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地质公园。分析了云南石林地区石灰岩山地植物区系从科到种的 组成特征。调查统计分析的植物共有维管植物147科533属889种,其中种子植物占133科508属846种。 种子植物科级区系成分中,以亚热带科为主,暖温带科次之。属级区系成分中,热带分布属占优势,占总属数 的56.2%,温带分布属也占近三分之一,这表明该植物区系的过渡性即亚热带性质。在其种级区系组成中,中 国特有种有328种,占总种数的40%,其次是东亚分布种和热带亚洲分布种。石林石灰岩山地种子植物区系, 从科到种的组成都充分说明了该植物区系的亚热带性质及组成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依据野外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秦岭黑河流域植物区系的性质。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维管束植物共有1908种,隶属于148科685属。区系成分中原始种类、子遗成分多表现出明显古老性;(2)该流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以温带成分为主,其数量占该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8.42%,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是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的交汇区。因此,本研究区域是一个重要的过渡带。  相似文献   

9.
李思锋  王宇超  黎斌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1):2346-2353
依据秦岭种子植物补遗和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秦岭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并与其它7个毗邻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秦岭山地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极为丰富,种子植物164科,1 052属,3 839种。(2)秦岭区系是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成分占该区总属数的58.75%,具有绝对优势,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是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的交汇区。(3)区系成分中原始种类、孑遗成分多,表现出明显古老性。(4)秦岭植物区系与大别山、巴山、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组成相近,有着一定关联性,并且还与西藏色季山区系较为相关,但秦岭植物区系与祁连山北坡、贺兰山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滇中小百草岭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百草岭具有野生种子植物141科、576属、1406种。区系统计分析表明:(1)科级组成中,热带性质的科有55科,占总科数的56.12%,具较强的热带性质;属级组成中,温带性质的属有293属,占总属数的56.35%,表现出较强的温带性质,从科到属的区系成分变化表明:古热带起源的区系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滇中高原形成过程中,区系成分逐渐分化发展,在亚热带山地相应的海拔地段保留了相应的喜热成分,又分化出适应亚热带山地的喜温成分,从而使其区系的整体外貌呈现出热、温带成分的共存发展,是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的一个基本特征;(2)区系成分新老兼备,既有第三纪古老孑遗的类群,也有新近分化衍生的类群,众多的中国特有分布型(种)中,表现出与周边地区较为广泛的地理联系,而与横断山地区共有的成分占据了明显优势,揭示了两地间紧密的区系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 对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及其自北向南5条中型山脉之间的区系过渡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1)该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有179科1,107属4,314种; 区系表征科主要以亚热带山地为现代分布中心。科的区系组成为: 单型科25科, 寡种科61科, 单型属465属, 寡种属432属, 呈现出区系特征上的孑遗性, 也显示出本地区系成分与典型热带成分及典型温带成分间存在密切交流。(2)科的地理成分共分为10个类型, 以热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 热带性科83科及温带性科40科分别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67.48%和32.52%; 属的地理成分包括15个分布区类型,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温带性属534属及热带性属484属分别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52.46%和47.54%。属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为主, 体现出本地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系及温带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3)罗霄山脉5条山脉间区系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 自北向南热带属与温带属比值逐渐增大, 北段幕阜山脉温带性成分明显占优势, 与华中区系关联密切, 而南段万洋山脉、诸广山脉热带性属较占优势, 分布有丰富的华南区系成分。罗霄山脉地区是重要的区系交流通道, 历史时期的气候波动是本地区现代区系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北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其南部基本上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内,区系成分以北亚热带成分占优势,中、东部主要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内的华北地区中的黄土高原地区内,以华北区系成分占优势,西南部主要属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区系成分以唐古特和横断山区系成分占优势,北部主要是亚洲荒漠植物亚区,区系成分是以古地中海成分占优势。本区有木本植物(不包括栽培植物)103科338属172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6科17属57种,被子植物97科321属1672种,另外,具有中国特有属26个,土著特有种173个(含种下等级)。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包含有15个分布区类型及其17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至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其木本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为:种类比较丰富;分布不均,区域差异大;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起源古老;土著特有种较多;区系联系广泛,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混杂和过渡。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土高原子午岭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107°30′~109°40′E,33°50′~36°50′N)。其在植被分区上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区内共有种子植物94科361属689种,分别占黄土高原区种子植物总数的63.95%、41.78%和21.37%。其中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种子植物属包含15个分布区类型及12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分布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其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是: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过渡特征明显;区系组成以华北成分为主体,温带成分占优势;沿纬度梯度地理成分差异显著,垂直分布带谱不明显;区系成分新老并存,特有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14.
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和森林植被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皇藏峪有野生种子植物90科、328属、563种。属的地理成分复杂,但以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反映了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属性。其科、属均以极小和小为主,说明了区系成分的多样性。植物分布呈现南北植物的交汇渗透,具有显著的过渡性。根据对24个样地的分析,将该区的森林植被划分为1个植被型,7个群系。并对各个群系的主要群落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桂宾 《广西植物》2004,24(3):199-206
河南省地处中原 ,属于我国南北过渡和东西过渡的重要区域 ,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并于周围地区联系广泛 ,对其植物区系研究对深入认识本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在我国多种自然区划中的位置等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最新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区系学原理对河南省种子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地理成分 (属、种 2个层次上 )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河南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为 :(1 )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多样性较高 ;(2 )起源古老 ;(3 )地理成分复杂 ,温带成分略占优势 ,过渡性突出 ;(4 )中国特有植物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6.
The floral composition of Yunnan is conspicuously linked to the biogeographical history of this extremely species-rich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s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regions in Yunnan were compared to reveal their variation with geography. From southern Yunnan, 4150 native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and varieties) from 1240 genera and 183 families of seed plants were recognized. From central Yunnan 3389 native species from 1095 genera and 167 families of seed plants were recognized. From northwestern Yunnan 6807 native species from 1296 genera and 166 families of seed plants were recognized. Although these three floras across Yunnan are similar in familial composition,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loras of southern and northwestern Yunnan are low at the generic and specific levels. The flora of northwestern Yunnan is dominated by families and genera with cosmopolitan and north temperate distributions, while the flora of southern Yunnan is dominated by tropical families and genera. Northwestern Yunnan is composed largely of temperate genera, of whic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has a north temperate distribution. In contrast, southern Yunnan has mainly tropical genera, of which most have a tropical Asian distribution. The flora of central Yunnan is a combination of southern and northwestern Yunnan. These three floras might be derived from a common Tertiary tropical or subtropical East Asian flora, but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each region has influenced its flora, and they have remained divergent since the late Tertiary. The flora of northwestern Yunnan has evolved with the uplift of the Himalayas and by gradual proliferation of mainly cosmopolitan and north temperate floristic elements, while the flora of southern Yunnan has evolved with extrusion of the Indochina block and the influence of mainly tropical Asian elements.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丽水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水市位于浙江西南部,是浙江木本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木本植物95科338属1128种。通过对科、属、种的统计分析,该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基本特征为:(1)植物种类丰富;(2)起源古老、单型属和寡种属较多;(3)各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以温带成分为主;(4)区系过渡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河南鸡公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之一,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是华中、华东和华北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之一,木本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该区有木本植物71科、181属、543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7种。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具有下列基本特点:1)区系成分比较丰富;2)古老和孑遗成分繁多;3)区系成分过渡性明显。该区木本植物可分为14种地理成分(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属占35.0%,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属占65.0%。  相似文献   

19.
WU Yu-Hu 《Plant Diversity》2007,29(3):265-276
The Chaqia-Gonghe Basin and its contiguous zone is situated in eastern Qinghai of China, between latitude 34°45′- 37°00′N and longitude 98°45′- 101°30′E . Ranging from 2 800m to 5 305 m in altitude, the total area is about 38 300km2 . Its climate is continental or plateau-continental one . There are 854 species of native seed plants belonging to 59 families and 277 genera there , which occupied 37. 37% of the total species, 54 . 53% of the total genera and 65. 56% of the total families in Qinghai respectively .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ve seed plants are as follows : ( 1) Number of species and woody ones there are poor . (2) At generic level, the flora is temperate in nature, dominated by 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especially the typical elements from the warm and cold zone of Eurasia , but also with some elements of warm, cold warm and alpine ones . (3 ) The area is a margin of distribution for many species or genera especially for tropical ones, and thus , the flora of the area is clearly marginal in nature . (4) Floristic-geographically , it is a converged and transitional region fo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lpine Flora , Loess Plateau Warm Flora , as well as East Asia Alpine Desert Flora. (5 ) It is a part of the Tangute Flora . (6 ) It is a key area to divide the subregions in the flora of Qinghai on the Tangute Are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