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摘要 目的:以锁骨钩钢板为对照,探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内固定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8例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结合Nice结环扎固定(观察组),2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和UCLA评分。结果: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Constant- Murley和UCL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Nice结环扎治疗固定效果确切,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痛疼程度轻,相较于锁骨钩钢板治疗,其优势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对比半肩关节置换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92例患者区分为A组(n=44,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B组(n=48,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相关评分、血清应激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均升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但两组上述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均升高,但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大致相当的临床疗效,但半肩关节置换术术后应激反应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肌内效贴干预,研究组接受肌内效贴联合TENS干预。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FMA、MBI、CM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外展的主动/被动活动度(AROM/PROM)均大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TENS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可有效改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5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n=64)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前四式干预,n=64)。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情感/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生理功能、活力、总体/精神健康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前屈、后伸、外展关节活动度更大(P<0.05)。结论:基于ERAS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顺行交锁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MIPO组(42例)采用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髓内钉组(42例)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钢板组(4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第12个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IPO组和髓内钉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钢板组(P<0.05),MIPO组和髓内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O组、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O组、钢板组术后第12个月UCLA评分均高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第12个月MEPS无差异(P>0.05)。术后第12个月MIPO组、钢板组EQ-5D评分高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桡神经损伤、肩峰损伤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损伤以钢板组发生率最高,肩峰损伤以髓内钉组发生率最高。结论: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对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是肱骨干中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对比掌指关节周围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骨折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7例)和B组(微型钢板内固定,50例)。对比两组治疗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术后指标[指关节总活动度、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手功能[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AFS)评分]、手部疼痛,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的指关节总活动度大于A组,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手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手功能TAFS评分优良率为92.00%,高于A组74.47%(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可缩短愈合时间、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提高手功能,指关节总活动度以及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减轻手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其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常规干预)和研究组(空气压力波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和常规干预),每组例数为80例。比较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和三角肌下缘、肘上、肘下、腕上的周径,同时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VAS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ROM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三角肌下缘、肘上、肘下、腕上的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力(VT)、躯体疼痛(BP)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采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空气压力波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小上肢周径,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电针疗法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接受肩关节功能锻炼,研究组接受苍龟探穴电针疗法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对比两组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血清5- HT、PGE2水平、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和肩关节周围肌力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主动和被动状态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屈峰力矩(PT)、前屈平均功率(AP)、外展PT、外展AP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GE2、5-HT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苍龟探穴电针疗法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可促进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减轻疼痛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5- HT、PGE2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和单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并分析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n=97,接受单排固定治疗)和B组(n=103,接受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肩关节功能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B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角度大于A组(P<0.05)。B组的术后早期再撕裂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发生与糖尿病史、撕裂大小、吸烟史、年龄、术前肌肉质量、性别、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性别为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是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可更好的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此外,糖尿病史、脂肪浸润、吸烟史、高龄、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男性、注射皮质类固醇等是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对比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5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90例OL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开放手术,44例)和B组(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46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影像学评估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A组,AOFAS评分高于A组,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大于A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改良Outerbridge分级、Kellgren-Lawrence分级比例均得到改善,且B组的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OLT患者,在恢复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及促进康复进程等方面疗效更好,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锁骨钩钢板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5周、术后10周肩关节功能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年优良率为90.74%(49/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15%(34/53)(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周、术后10周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X线评定、患侧肩部疼痛、关节稳定性评分高于术前,且术后10周高于术后5周(P0.05);研究组术后5周、术后10周上述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41%(4/54),低于对照组的32.08%(17/53)(P0.05)。结论: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更符合解剖学特点,可减轻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弹性髓针(EMN)在青少年锁骨中段骨折(MCF)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MCF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EMN组(n=35)与锁定钢板内固定(LPF)组(n=31)。EMN组行EMN治疗,LPF组行LPF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0 d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EM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PF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LPF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3 d,EMN组PT水平高于LPF组,Fg、APTT水平均低于LPF组(P0.05)。术后7 d,EMN组VAS评分、5-HT、SP、NE水平均低于LPF组(P0.05)。术后30d,两组肩外展、肩前屈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无差异(P0.05)。EM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PF组。结论:EMN治疗青少年MCF创伤小,对机体凝血功能影响小,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合并Remplissage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市中心医院的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52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Bankart合并Remplissage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确定手术治疗的单独效用。结果:术后4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Rowe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所降低(P0.05),但术后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和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半脱位现象。结论: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术对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其中联合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联合保乳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每组各选取50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乳腺美容效果及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总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联合组并发症比例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38%。术后,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联合组乳腺美容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相较于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显著(P0.05)。术后,联合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创伤小,美容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损害,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