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岭兰科一新记录属——全唇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唇兰属(Myrmechis Bl.)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鸟巢兰族(Neottieae)斑叶兰亚族(Goodyerinae),属的模式种M.gracilis(B1.)B1.分布于亚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日本、锡金、印度尼西亚[4,2]。该属植物有7种,均为陆生小草本。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叶很小。  相似文献   

2.
重楼属植物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楼属Paris有19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根据对本属所有种的染色体研究,重楼属染色体基数为5,核型的基本结构有两种形式:热带核型K2n=2x=10=6m十4t和温带核型K2n=2x=10=6m+4st或 6m+2st十2t。 热带核型的种(13种)分布在亚洲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温带核型的种(6种)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域。重楼属的多倍体种的核型属温带核型,为本属的边陲种。四倍体种四叶重楼Paris quadrifolia分布在本属分布区的西端(欧洲);日本重楼P.japonica是八倍体种,局限在属分布区的东端(日本)。全部热带核型的种都是二倍体种。其中海南重楼P.dunniana等较原始种类都集中在华南和中南半岛北部。作者认为,亚洲大陆北纬18°至北回归线的热带地域是重楼属的起源地,云贵高原至邛崃山地域拥有14种重楼和9种核型结构式(全属有13种核型结构式),是重楼属的多样化中心,即现代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3.
多药马兜钤亚属是马兜铃属目前已知3个亚属中最小的一个亚属,约9种,其中8种产于热带 非洲,1种产于热带亚洲(马来西亚)。 本工作从经典分类学角度对该亚属的系统进行了探讨,首次利用花药数目及其排列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组,并对其中所含的种类进行了分类学处理,本文承认9种及3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4.
天南星科岩芋属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岩芋属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岩芋Remusatia vivipara是三倍体,核型公式为K(2n)=3X=42=42m;早花岩芋R. hookeriana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K(2n)=2X=28=22m(6SAT) 6m(2SAT);秀丽岩芋R. ornala,也是三倍体,核型公式为K(2n)=3X=42=36m(3SAT) 3sm 3st。在岩芋属中,岩芋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种,秀丽岩芋较进化。岩芋属是热带非洲和热带亚洲间断分布的小属,它的原始类群岩芋(R. vivipara)的原始居群(二倍体居群)分布在印度南部,因而作者没想,古南大陆是岩芋属的起源地,本属向热带亚洲的扩散是与第三纪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灯笼草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纯瑜 《植物研究》1982,2(4):141-143
灯笼草属(Palhinhaea)是石松科(Lycopodiaceae sen.str.)一个属,其模式种为Lycopodium cernuum Linn.=Palhinhaea cernua (Linn.)A.Franco et Vasc.,本属通常认为有1种若干变种,广布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原记载有1种1变种,见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6.
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粱属(Sorghum Moench)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对高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高粱属植物约有29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其中澳大利亚22种,亚洲15种,非洲9种,欧洲3种,地中海2种,美洲6种。中国有5种,分布在东北、西南到华南各省(区)。高粱属有5亚属,仅高粱亚属(subgen.Sorghum)延伸至新世界,其他亚属均分布在旧世界,高粱亚属覆盖非洲并扩散到全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拟高粱亚属(subgen.Parasorghum)分布在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有柄高粱亚属(subgen.Stiposorghum)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个别种分布到亚洲;多毛高粱亚属(subgen.Chaet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异高粱亚属(subgen.Heterosorghum)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亚洲。这表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高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非洲东北部和热带亚洲是否是高粱属的起源地尚需确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介   《广西植物》1982,(4):181-188
<正> 本属是一个热带非洲、热带亚洲及热带澳洲的严格地旧世界热带分布式样的属,约100种,以喜马拉雅地区以南的印度次大陆为本属的分布中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属,其起源可能发生于冈瓦纳古陆;在亚洲的北界,已分布至尼泊尔、不丹、我国西藏东南、湖北南部、江苏长江口,直到日本的纪伊半岛。我国有12种,2变种,其中有3个特有种。种的分布以云南最多(10种),向东渐减,至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仅有1种。在这一区的发展,似  相似文献   

8.
我国胡椒属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椒属(Piper)为胡椒科(Piperaceae)重要的泛热带组成成分,约有1 000 ~2 000个植物种类,中国是其天然分布的北缘.本文对我国产胡椒属植物区系地理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区系特征、物种起源和散布途径等.结果表明:云南是我国胡椒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地,并以此为中心向我国东部和北部扩散,物种数量逐渐减少.各省胡椒属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大致可被聚为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和台湾地区3大分支.在区系成分上,国产胡椒属植物中的中国特有比例最高,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只有个别种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我国胡椒属区系与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及爪哇群岛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紧密.分析认为,云南是胡椒属植物的起源中心或分化中心之一,而中国台湾岛种类主要由菲律宾群岛等传入并分化.本结果对于研究该属系统分类和起源演化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中国热带的贝伞属为口蘑科新记录属,描述了该属及该属真菌疣孢贝伞(Conchomyces verrucisporus)的形态,并提供了生境照片、线条图和必要的讨论。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越桔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了越桔属在杜鹃花科中的系统位置;报道了国产越桔属的已知种91种,归为15个组级类群,按组可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指出了本属植物在形态、习性上的变异趋向;并联系越桔亚科的分类与分布,讨论了本属区系起源问题,作出几点初步推论: 1.越桔亚科的基干类群极可能发源于古南大陆西北部,也即热带美洲位置偏北。 2.越桔属的原始类群是古南大陆西部山地区系的后裔,而不是从东亚起源。在南、北古陆接触的热带东南亚繁衍后,经中南半岛至我国西南、南部、东部渗入到中部,而后往北。 3.对本属温带成分的13个组的区系分析,认为北温带成分的根源是在热带高山,而北极-高山成分的越桔,来源于亚洲、美洲的亚热带、热带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