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报道了陕西省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一新分布种——卵叶牡丹(Paeonia qiui Y.L.Pei et D.Y.Hong),该种分布于陕西省境内的安康市旬阳县(109°19.467′E,32°59.100′N),本次发现将中国该种自然分布区的经度向西推移了2°(约200km)。凭证标本现收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正封面图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朱朵菊硕士于2016年8月拍摄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纸坊沟(36°45'N,109°15'E).该区位于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均温8.9℃,年均降水量500 mm,蒸发量1000 mm,年均日照时数2395 h,全年无霜期170 d.该区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土质疏松,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形势严峻.多数荒坡因过度放牧而成为退化草地,分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封面图片由南昌大学胡小飞于2014年4月9日摄于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乡(28°20’N,116°01’E)25年生茶园.该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其土壤耕作性、持水性及保肥性较好,属典型的红壤土,自然降水p H值范围为4.38~6.29,酸雨频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1,(2):485-485
封面图片由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李雪硕士研究生2019年8月17日拍摄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37°76′ N,118°99′ E) 。该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温12.9 ℃,最低和最高月均温分别为-2.8 ℃(1月)和26.7 ℃(7月),年降水量556.1 mm,70%降水集中于7-9月,年蒸发量1962 mm。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6月21日,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江桥闸北桥头(33°04'90.13″N,107°06'74.23″E,海拔500 m)发现并拍摄到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发现时仅1只个体,但在该地活动时间超过1周。2015年9月17日,在汉中市汉台区天爷庙巷(33°07'57.22″N,107°01'52.33″E,海拔500 m)发现并拍摄到1只乌鹃Surniculus dicruroides。两者均为鹃形目Cuculiformes鸟  相似文献   

6.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威同学拍摄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境内的木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双头马景区。木王山国家森林公园(33°21'22″—33°28'22″N,108°34'50″—108°42'25″E)位于秦岭南坡中段,汉江支流旬河上游,海拔2601.6 m,总面积3616hm2。该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840 mm,无霜期190~235d,年日照时数1947.7 h。森林覆盖率达98.3%,分布有种子植物138科686属1300余种,其中红豆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发现南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9月19日和2012年11月21日分别于广东省乳源县大桥镇东学仙洞(24°58.1'N,113°11.0'E,海拔559 m)和文刀洞(24°56.5'N,113°6.3'E,海拔440 m)各采集到1号雄性和1号雌性蝙蝠标本,经鉴定为南蝠(Ia io),为该种首次在广东省发现.本文给出了此2只蝙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及其相关测量数据,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海南及贵州的标本进行了对比.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发现根据云南西北部中甸标本描述的毛茛科竞生翠雀花(Delphinium yangii W.T.Wang)与此前记载分布于该地及四川西南部(康定、小金、汶川)的宝兴翠雀花(D.smithianum Hand.-Mazz.)属于同一分类实体,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9.
蓝马鸡的栖息地、活动、食性与繁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蓝马鸡(Crossoptilon anritum Pallas)属珍贵的禽类。其羽毛艳丽,势态优美,已成动物园中名贵的观赏动物。 蓝马鸡属古北界青藏区的特产鸟类,仅分布于青海高原及其毗邻地区。1973—1974年作者在青海尖扎县冬果林区对蓝马鸡的生态进行了观察。该地位于黄河南岸,海拔2,700—3,800米,据1960—1970年黄南州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温度5.2—7.8℃,1月平均—6.0°——8.0℃,7月平均16°—19℃,无霜期139天左右,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一般为365—450毫米。  相似文献   

10.
报道采自中国云南省的蜡蝉科2新纪录种:金黄梵蜡蝉Aphaena aurantia(Hope,1840)和瓦里悲蜡蝉Penthicodes variegata (Guerin-Meneville,1829),对其形态特征作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陕西省4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总序香茶菜[Isodon racemosus(Hemsley)H.W.Li]、绵毛金腰[Chrysosplenium lanuginosumJ.D.HookerThomson.]、紫花娃儿藤(Tylophora henryi Warburg)、球果假沙晶兰[Monotropastrum humile(D.Don)H.Hara]。对于补充完善陕西植物资源,研究秦岭植物区系有重要意义。凭证标本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中国灵管蓟马亚科1新纪录属:圆巨管蓟马属Megalothrips Uzel (国外分布:日本,马来西亚,欧洲,北美;国内分布:湖北),1新种:圆巨管蓟马Megalothrips roundu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为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卜祥祺同学拍摄于乌兰哈达火山群遗址.乌兰哈达火山群遗址(113°01'—113°32'E,41°26'—41°38'N)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地处蒙古高原南缘,地势高山平原相间,丘陵沟壑交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  相似文献   

14.
正颈斑蛇属(Plagiopholis)辖4种,中国分布有3种,颈斑蛇(P.blakewayi)、缅甸颈斑蛇(P. nuchalis)及福建颈斑蛇(P. styani)(李德俊1986,赵尔宓2006,Zhong et al. 2015)。福建颈斑蛇是小型穴居无毒蛇,已知分布于安徽、福建、甘肃、广西、湖南、江西、四川、浙江(陈壁辉1991,赵尔宓2006)。2016年7月,在贵州省雷公山(108°5′~108°24′E,26°15′~26°32′N)采集到成体雄性蛇类标本1号(采集号:HS16154),经鉴定该标本为游蛇科(Colubridae)颈斑蛇属福建颈斑蛇(图1),为贵州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5.
最近12000年来青藏高原植被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 30个点湖泊的孢粉记录综合研究显示 :在进入全新世之前 (12kaBP以前 ) ,除最东南部外 ,高原从东到西均发育为荒漠草原植被。全新世早期 (12 .0 - 9.0kaBP)高原东南部 (10 4° - 98°E)为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中部 (98° - 92°E)为草甸或灌丛草甸 ,再向西至 80°E左右为草原植被 ;全新世中期 (9.0 - 3 .2kaBP)高原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发育为针阔混交林和硬叶阔叶林 (10 4° - 98°E)→针阔混交林 (98° - 94°E)→灌丛草甸 (94° -92°E)→草原 (92°- 80°E) ;全新世晚期 (3.2kaBP以后 )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为硬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草原→荒漠。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30个点湖泊的孢粉记录综合研究显示: 在进入全新世之前(12 ka BP以前),除最东南部外,高原从东到西均发育为荒漠草原植被.全新世早期(12.0-9.0 ka BP)高原东南部(104°-98° E)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中部(98°-92° E)为草甸或灌丛草甸,再向西至80° E左右为草原植被; 全新世中期(9.0-3.2 ka BP)高原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发育为针阔混交林和硬叶阔叶林(104°-98° E)→针阔混交林(98°-94° E)→灌丛草甸(94°-92° E)→草原(92°-80° E);全新世晚期(3.2 ka BP以后)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为硬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草原→荒漠.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6日,笔者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118°48'00"~118°53'04"E,32°01'57"~32°16'15"N)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水榭景点一侧行道树(悬铃木)上发现2只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并拍摄照片.  相似文献   

18.
2008年3月13日,在云南省勐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1°4′N,101°25′E,570 m)采集到一种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阔褶蛙Rana latouchii,为云南省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成华  史荣耀  秦军 《四川动物》2007,26(3):583-583
2006年冬季,在山西省夏县泗交林场(111°19′~111°30′E,34°58′~35°13′N)进行野外鸟类调查时,于11月18日下午17时,在柳仙洞七里峪一带捕获一只成年雄性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同时发现一群集群活动的红腹锦鸡,雌雄混群,数量大约30~40只,生境为典型的暖温带阔叶昆交林,主要树种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灌木有黄刺玫(Rosa xanthina)、忍冬(Lonicere feridinandii)、荆条(Vitex neguneo)等.  相似文献   

20.
报道我国柱盘孢属1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新种为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上的苋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amaranthi,新记录种为寄主柳属植物Salix sp.上的柳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salicinum。对此二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图解和讨论。研究标本保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