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丸菱生物工程公司91年7月开始销售分别与“日本外资”、雪印乳业公司共同开发的陶瓷生物反应器。在日本,企业与大学共同开展研究的情况很多,但是民间企业间共同开发的项目还不多。从去年秋天丸菱公司开始试探销售美国Sepracor公司的亲和膜分子系统。积极地进行外部开发成果的商品化。日本外资公司与丸菱共同开发的是固定化酶生物反应器。适合酶固定化的载体孔径分布为数百埃(A°),日本外资公司开发了陶瓷载体SM-10,它的机械强度高,对溶剂的耐性强,所以适合淀粉和寡糖  相似文献   

2.
法国Cultor公司的日本法人代表日本一开始向日本销售用生物反应器生产无乙醇啤酒的技术。该公司的生物反应器也能用于含普通乙醇的啤酒生产,在欧洲的4个企业共设置12个点,开始运行。日本麒麟啤酒公司已开发了用生物反应器制造啤酒的技术,目前还没有商业化的动向。但在无乙醇啤酒的开发中有可能实用化生物反应器。传统的无乙醇啤酒是在酿成普通啤酒后,去除部分乙醇,一般生产成本很高,在去除乙醇时也失去芳香成分,味觉变差。Cultor公司的技术特征是控制酵母代谢,可发酵生产不含乙醇的啤酒。据说在2~5日的发酵过程中能将啤酒中的乙醇浓度调节在0.05~1%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在反应器中进行青霉素G水解生产6-APA,同时与离子交换柱相组合以连续地去除反应混合液中的苯乙酸。建立了离子变换柱的分格模型(Comparunent model).在确定了青霉素G和苯乙酸沿柱高的浓度分布的基础上,与描述固定化酶反应器的状态方程相结合,得到了固定化酶-离子交换组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将计算机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验证后,探讨了组合系统中树脂量、循环流速和组合起始时间对青霉素G酶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反应器改进从大豆卵磷酯生产新型乳化剂:日本科学家改进了从大豆卵磷酯中制造新型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在钙离子等高盐浓度和酸性环境中均能发挥稳定的乳化作用。用实验室规模的生物反应器,通过固定化酶反应,从大豆卵磷酯内含有的磷酸酰胆碱,成功地生产出磷酯甘油。该乳化剂在高盐条件下乳化力良好。  相似文献   

5.
现在酶或菌体固定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很盛行,但存在酶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应用上进展不大。日本味之素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开发出优良的检测系统,其中固定化菌体与质谱仪组合而成的谷氨酸传感器已在工厂中应用了2年。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酵母发酵酱油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rit.  H 谷军 《生物技术》1992,2(6):41-42,11
用把酵母吸附固定在陶瓷载体上的生物反应器来生产酱油,所要求的全部时间被缩短至8天但不影响产品质量,使用酵母为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es.rouxii)和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前者经历乙醇发酵并且产生2—苯乙醇,后者产生4—乙基—愈创木酚.最近,除传统工艺外,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的生物反应器在食品行业的使用已经普遍.已经研究了不同于传统而使用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发酵酱油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包埋法固定化对硫氧化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包埋法固定化过程对硫氧化菌群硫化物去除能力及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活性炭为载体,对硫氧化菌群进行了固定化,并采用富含硫化物的无机盐培养基,对比固定化与非固定化硫氧化菌群对硫化物的氧化去除能力。同时,利用PCR-DGGE技术,探讨硫氧化菌群在固定化前后以及在硫化物氧化去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在对硫氧化菌群进行固定化之后,12 h之内对硫化物的最大去除能力从1000 mg/L下降为600 mg/L。硫氧化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菌群中的硫氧化菌Catenococcus thiocycli未受影响,硫氧化菌Thioclava pacifica在菌群中的地位反而得到了强化。【结论】受制于底物在载体材料中的扩散迁移效率,硫氧化菌群对硫化物的氧化去除能力在固定化之后有所下降。由于不同微生物对固定化形成的微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载体附着能力的不同,固定化对硫氧化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香茅酯的效率,优化催化条件,通过物理吸附,将脂肪酶Pseudomonas fluorescens lipase(PFL)固定在脱脂棉上,与柱形瓶或滴定管形成简易的生物反应器,并用于催化香茅醇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合成乙酸香茅酯。结果发现,即使在静置条件下,在脱脂棉固定化PFL瓶型生物反应器中,在37℃催化反应24 h,香茅醇转化成乙酸香茅酯的转化率达96%以上。同样在静置条件下,在脱脂棉固定化PFL管式生物反应器中,在室温下催化反应4 h,香茅醇转化成乙酸香茅酯的转化率达68.5%。显然,制备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具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氧化亚铁硫杆菌分离复壮及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已退化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菌液中分离出氧化活性较高、生命力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1。以H2软性填料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载体,构建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考察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氧化Fe2+的情况:Fe2+最大氧化速率达7.67g/(L·h)。并对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在载体表面形成的沉淀物进行了研究,通过X衍射证明此沉淀物为黄钾铁矾[Kfe3(SO4)2(OH)6]。  相似文献   

10.
在山口县进行日本茶和服装制造销售的泽产业公司将于11月底在池袋阳光城召开的“全国村展”上展出用生物反应器加工的茶”山口铭茶、花、绿茶”。“山口铭茶、花、绿茶”是用生物反应器(这种反应器使用酶)单细胞化和粉末化的日本茶叶,只要倒入热水就可体会到品尝日本茶的乐趣。今年  相似文献   

11.
三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云芝菌合成漆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云芝菌发酵生产漆酶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絮凝菌丝球在三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中重复分批发酵产漆酶的新方法。在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下,考察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对漆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进行漆酶多批次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为1.50mmol/L时,可使漆酶活力提高2.6倍。连续进行了10批培养,每批最大漆酶的活力均在1000 U/mL以上,最高酶活出现在第五批为1919.6 U/mL,总培养时间达25 d。此方法所得漆酶对染料靛蓝具有明显的脱色降解作用,在介体1-羟基苯并三唑(HBT)用量0.10%,漆酶用量100 U/L条件下作用40 min时,靛蓝脱色率达到96.7%。该方法采用的三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性能稳定、菌丝球可重复使用,该方法有利于漆酶的高效、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Battlle公司(哥伦布,俄亥俄州)打算研制一种可用于一些低价化学物如乙醇、丙酮、乙酸和丁酸等的实际生产的多相流化床(MPFB)生物反应器。美国能源部打算向该公司提供47.2万美元用于这项研制,在反应器中将一些固定化细胞或酶和一种不溶性液体混合。这种液体或溶剂可吸收生化反应中产生的有用化学物,从溶剂中再回收这种化学物,而溶剂可在生物反应器循环使用。连续不断地从该生物反应器中移出产物,以避免由于产物积累而出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籽,日本市场上已出现用向日葵籽提取物制成的抗氧化剂。该抗氧化剂的主要成份与绿原酸属于同一类型,在低浓度条件下,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但是,在有酶存在的情况下以及在弱碱条件下,其活性就会降低,效果受到影响。将向日葵籽提取物与维生素C给合起来,制成抗氧化剂,效果较好,其中维生素C占40%,向日葵籽提取物占20%,其它成份有乳糖和柠檬酸。向日葵籽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维生素C的分解。此种抗氧化剂可以用在水产品中,起到防止褪色作用;用在饮料中防止风味变化,放在蔬菜罐头中防止褪色等。绿茶提取物:绿…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酶生物传感器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以开管的多壁纳米碳管固定化黄曲霉毒素氧化还原酶制作传感电极检测黄曲霉毒素B1,其线性范围达到0.16μM-3.2μM,当把特异性的黄曲霉毒素B1抗体与黄曲霉毒素氧化还原酶通过多壁纳米碳管共固定化制作修饰电极,传感器的检测限提高到16nM,灵敏度提高了10倍。用这种方法制作黄曲霉毒素酶生物传感器,使黄曲霉毒素酶生物传感器向实用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生物法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L-维生素C棕榈酸酯的反应。针对维生素C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低这一问题,对催化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的脂肪酶和反应介质进行比较,同时对影响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的因素(温度、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和酶量等)进行探讨,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mL的丙酮中,1.094g棕榈酸与0.107g维生素C在酶量为20%(W/W, 固定化酶/维生素C)的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初始含0.4nm分子筛20%,温度为60℃,转速为200r/min,反应48h转化率可以达到80%,产物维生素C棕榈酸酯的浓度可达20g/L。  相似文献   

16.
真菌漆酶在绿色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主要是由真菌分泌的一类胞外多铜氧化酶,因其具备多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绿色环境化学。漆酶能够以分子氧作为电子接受体,催化氧化多种酚类和非酚类底物形成自由基中间体,随后这些自由基中间体涉及到氧化耦合或键断裂,最终导致底物发生氧化、分解或聚合反应。目前,主要采用包埋、吸附、共价绑定和交联结合等方法制备固定化漆酶,以增强漆酶在实际环境中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循环再利用功效。概述了真菌漆酶的分子组成、结构特性及其催化氧化不同底物的作用机理,系统地比较了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利弊,重点阐述了漆酶在有机污染物去除、合成染料脱色、造纸废水、食品加工、生物传感器和环境质量指示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拓展和开发真菌漆酶在绿色环境化学中的多功能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用固定在藻朊酸钙凝胶珠中的葡萄汁酵母连续酿造啤酒。当把含有8.5mg/L溶解氧的短期发酵的麦芽汁以120ml/小时的流量用泵打进装填了固定化酵母珠(总柱体积的54%)的2.5L柱反应器的底部,共形成2.25mg/L的二乙酰。但是,当麦芽汁含有0.04mg/L的溶解氧时,总共仅形成0.05mg/L的二乙酰。基于这些结果,发展了一个结合固定化酵母反应器的新发酵体系用于快速生产含低二乙酰前体的优质啤酒。  相似文献   

18.
<正> 生物催化反应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制作和设计?生物催化反应器在氨基酸制造中的应用等,这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一、什么是生物催化反应器生物催化反应器简称为生物反应器,它是把生物催化剂(酶)和反应设备合在一起的一种装置,也称生化反应器或称酶反应器。其中固定化生物催化反应器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兴人公司用生物反应器生产肝脏药物谷胱甘肽已得到厚生省的批准。这是首次被批准的采用日本本国技术研制的基因重组药物,它是通过自身克隆化大肠杆菌固定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生产的。今后将按工业化目标建厂。  相似文献   

20.
日本电气工业公司开发成功由酶进行生化反应和反应器中生成的物质分离精制同时进行的生物反应器。方法是将酶固定在多孔质的中空系上,基质溶液流入反应器115支的中空系束的园筒状中空系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