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学研究》2006,27(3):280-280
宋大祥,无脊椎动物学家。1935年6月9日生于浙江绍兴,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原东吴大学)生物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河北大学教授,动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现任国际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蛛形学会理事、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委员、韩国蛛形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中国动物志》副主编;《动物学报》顾问以及Integrative Zoology和Frontiers ofBiologyin China等刊物的编委。早期研究甲壳动物桡足类、枝角类…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蜘蛛分类学家朱传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8月 2 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逝世 ,享年 78岁。朱传典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蛛形学研究者之一 ,也是中国蛛形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在中国乃至世界蛛形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积极倡导 ,亲手组织于 1 986年成立了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 ,并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为中国蛛形学研究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数十年来 ,朱传典教授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教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8次学术讨论会于2001年9月19日~24日。在武汉市湖北大学和湖北神农架林区两地进行。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共40多位蛛形学工作者欢聚一堂,畅谈与交流了各自近12年来对蜘蛛和螨类研究最新成果和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蛛形学报》2013,(2):69-69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于2013年10月18—2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学院召开。中国动物学会给蛛形学专业委员会发来了贺信。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8家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100余名蛛形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相互交流近年来在蛛形动物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皮耶雷·博内(Pierre BONNET)是法国著名的蛛形学家,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蛛形学家,1897年9月1日生于法国西南部阿韦龙(Aveyron)省的Villefranche—de—Rouergue.1990年8月16日(在他93岁生日之前的两周)去世。他的不朽著作《Bibliographia Araneorum(蜘蛛目录)》使他闻名于蛛形学界。这本书几乎与他的姓名同名。他还发表了约一百篇有关蜘蛛生物学、行为和命名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我们尊敬的老师和慈父般的长辈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我国蛛形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朱传典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8月 2 1日凌晨 4时 3 0分在吉林省长春市不幸与世长辞 ,享年 78岁。朱传典教授 1 92 5年 1 2月 2 5日生于浙江杭州 ,1 949年 2月参加革命 ,1 950年南京大学生物学系毕业 ,同年在原第一军医大学参加工作 ,后转业地方留原白求恩医科大学任教 ,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 990年退休后仍坚持从事蛛形学研究并指导学生。作为王凤振先生的助手和学生 ,朱传典教授对我国蛛形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7.
《蛛形学报》2011,(2):83-83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27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公司企业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代芹博士等共115名蛛形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相互交流近年来在蛛形动物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研究》首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4月18日上午在湖南师范大学内湖南省生物研究所二楼会议室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著名蛛形学专家、顾问尹长民教授,有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官春云教授、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彭兴华教授、衡阳医学院院长杨永宗教授、湖...  相似文献   

9.
《蛛形学报》2005,14(2):82-82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9次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15日~22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21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部门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李代芹博士等共计72位蛛形学工作者欢聚一堂,畅谈与交流了各自近来对蜘蛛和螨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今后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蛛形学报》2008,17(1):64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暨第10次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6-3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有12个省市的21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部门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王新平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代芹博士等共计近100名蛛形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交流了各自近年来对蛛形动物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多年来,国内有识之士相继提出希望在蛛形学研究领域中有一份学术刊物,藉此可以加强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我国蛛形学研究更迅速地发展;同时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需要也尤其需要这样一份专业性的学术刊物。为满足上述要求,几年来经多方面努力,特别是湖北大学做出了积极贡  相似文献   

12.
消息报道     
日本蜘蛛学会1991年8月30日在鸟取市开会决定把该会出版的Arachnologica和Atypus予以合并。合并后的杂志采用Acta Arachnologica这一刊名。Atypus的第1期由原东亚蜘蛛学会关西支部于1952年11月出版,至1992年3月出满第100期(最终号)。日本蜘蛛学会原名东亚蜘蛛学会。鉴于我国及韩国蛛形学会的成立,以及“东亚”两字易产生“大东亚共荣圈”的联想,所以日本同行考虑改变名称的问题。另一个背景是自1980年起我国的国名已单独出现在通讯录上,并由我国宋大祥担任国际蛛形学文献中心(法文简称CI-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1988年12月7-9日在成都市召开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及农业植保部门代表54名,其中有从事蜘蛛研究多年的老专家,也有初涉蜘蛛王国的年轻科技人员,还有不少是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大会交流22篇,有28名代表发了言。省农科院朱钟麟副院长、省农业厅植保站瞿宗甫站长、省植保学会副理事长冉崇厚、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何明等都到会致贺。蛛形学专委会主任朱传典教授在开幕词中强调了20多年来的蜘蛛研究工作已在以虫治虫方面开辟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7月10—17日在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宾馆召开。与会代表共98人,他们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教育等机构。大会选举产生了12位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会确定,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大会讨论研究了1987年的工作要点。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15篇。安排了6位代表做大会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蜘蛛的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学及对害虫控制作用的探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动物学会扩大理来会会议的精神。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讨论,并征得朱传典教授同意,决定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暨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94年,与庆祝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同步进行。望各会员作好准备,会议地点与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16.
第14届国际蛛形学大会于1998年6月27日至7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Field Museum)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35个国家的约325名代表。我国共有5人参加大会:河北师范大学宋大祥,湖南师范大学尹长民、颜亨梅和彭贤锦,以及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王新平。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研究》2009,13(5):F0003-F0003
本刊顾问——国际知名蛛形学家,中共湖南省委原常委,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书记尹长民教授因病于2009年10月5日23时55分在长沙逝世,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18.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研究室普拉特尼克博士(Dr. N. I. PLATNICK)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家朱弘复教授的邀请于1984年9月10日至19日引动物所讲学,随后去上海昆虫所和广东昆虫所访问,24日离广州经香港返美。普拉特尼克博士为蛛形学家,国际平腹蛛科权威。他同时是当前支序分类学派的知名学者,该馆鱼类学家纳尔逊(G. Nelson)曾与他合著《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支序分类和替代分化(Systematics and Biogcography, Cladistics and Vicariance)》一书,于1981年出版。此次来访仅用一天时间进行有关蜘蛛分类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刊顾问--国际知名蛛形学家,中共湖南省委原常委,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书记尹长民教授因病于2009年10月5日23时55分在长沙逝世,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20.
圆网蛛类(妖面蛛总科 园蛛总科)是否为单系,圆网究竟经历一次进化还是多次进化,这是多年来有争论的、悬而未决的蛛形学难题之一。本文测定了包括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和非圆网蛛类等类群在内的9科10种蜘蛛线粒体12S rDNA、16S rDNA及核18S rDNA、28S rDNA等4个基因片段序列,并基于4个基因序列的整合数据,分别通过邻接(NJ)法、最大简约(MP)法、最大似然(ML)法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对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发生结果表明:1)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不是姊妹群,从而支持这两个类群的圆网是平行演化而非同源演化的观点;2)筛器类蜘蛛并非单系发生而为多系发生。另外,依据编码大壶状腺丝蛋白-1(MaSp1)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段的核酸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树也证实圆网蛛类并非单系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