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条山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有木本植物478种,隶属于73科164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8种;单子叶植物2科2属6种;双子叶植物66科152属454种。分析结果表明,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占优势,其次是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其中北温带分布型所占百分数最高,反映出该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国特有分布的种数最多,其次是东亚分布、温带亚洲分布。该区系木本植物的起源具有古老性,区系地理成分的渗透性、交汇性和过渡性较明显。中条山是华北木本植物区系中珍稀濒危植物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  相似文献   

2.
中条山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有木本植物478种,隶属于73科164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8种;单子叶植物2科2属6种;双子叶植物66科152属454种。分析结果表明,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占优势,其次是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点优势,其中北温带分布型占百分数最高,反映出该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国特有分布的种数最多,其次是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3.
根据《恩施植物志》内容,结合近年来野外实地调查记录,统计鄂西南地区种子植物信息,并对其物种多样性、科属组成及区系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鄂西南地区种子植物共3 053种,占湖北省74.79%,全国的11.20%,隶属于164科1 008属,其中裸子植物9科28属45种,被子植物155科980属3 008种,且草本植物达1 576种;研究区内植物生活型多样化,多年生和落叶物种占优势,珍稀濒危物种多,生物多样性高。(2)鄂西南地区物种较多的科为蔷薇科(210种)、菊科(198种)、百合科(131种)、禾本科(126种)和豆科(111种),表征科中桦木科的重要值最大(22.00);大科、大属的优势性明显,少种科和少种属较多,体现出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3)研究区内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14个亚型,其中热带成分77科(65.25%),温带成分38科(32.20%),中国特有2科(1.69%),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级水平上共15个分布区类型、23个亚型,热带成分388属(41.06%),温带成分485属(51.32%),中国特有57属(6.03%);种级水平上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温带成分1 572种(59.70%)、热带成分934种(35.47%),中国特有分布型110种(4.18%),属、种水平上温带成分更占优势。研究认为,鄂西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和过渡性特征,区系起源有一定的古老性,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4.
西藏色季拉山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标准,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 m×10 m的乔木样方,1个5 m×5 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 m×2 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息以及样地内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株数等生物学信息,分析该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地理成分以及相对应的药用植物功效。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有药用种子植物91科335属625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种子植物科、属、种的55.49%,29.26%和11.80%。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的分布区分为7个分布区及5个亚型,热带科25个(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9.02%),温带科26个(占非世界分布科数的50.98%)。属的分布区分为13个分布区及13个亚型,热带属52个(占总属数的15.52%),温带属236个(占总属数的70.45%)。种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在625种药用种子植物中,温带种429个,占总种数的68.64%,在该区占优势。此外,该区药用植物的古老成分缺乏。特有成分很低,无中国特有科分布,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种176个(其中西藏特有种21个)。色季拉山药用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区系分布类型多样,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成分,现以温带性质为主,说明该区处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从各药用植物的区系分布类型来看,所含药用植物具有较多样的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5.
安徽祁门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富  钱士心 《植物研究》2005,25(3):351-357
祁门地区位于皖南山区南端,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经调查种子植物有147科731属1822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17种为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该地区的种子植物优势科为木通科、猕猴桃科、槭树科、金缕梅科、榆科等亚热带和温带分布科。科有11种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占51.9%);属有14种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最多(占20.5%),其中温带性地理成分占55.6%;种有13种分布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最多(占50.8%),其中温带性地理成分占33.1%,因此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并且具有温带区系性质。此外,该区系起源古老;替代现象和特有植物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特征,对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尧山共有种子植物132科698属1 978种,包括裸子植物5科8属10种,被子植物127科690属1 968种。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略占优势,为53.57%,温带成分占44.05%,而属以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占比69.76%,热带性属仅占25.76%,表明热带成分在尧山已不占优势,尧山区系呈现出明显的热带性向温带性过度特征。尧山共分布中国特有属28属,其中木本属有11属,如银杏属(Ginkgo)、杜仲属(Eucommia)、青钱柳属(Cyclocarya)等,仅分布1种及少数种的属占比高达87.25%,包含单型属45属,体现出尧山植物区系的古老、残遗性质。尧山与邻近地区(宝天曼、鸡公山、天目山)的区系组成均呈现出温带性,并以尧山温带成分占比最高。总体上,尧山区系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性,在区系来源上主要为华东成分,并受到华北、华中成分的渗透。本研究为尧山地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的评估和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蟒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脉东端的阳城县境内,112°22'11"~112°31'35"E,35°12'30"~35°17'20"N,面积5573 hm2。蟒河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866种,隶属于435属103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6种,被子植物100科430属860种(双子叶植物90科364属748种;单子叶植物10科66属112种)。蟒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占优势(共45科,占总科数的43.69%),其次是温带分布(共29科,占28.16%)。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共264属,占总属数的60.69%),其中北温带分布型优势明显(136属,占总属数的31.26%),反映出该区系明显的暖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国特有分布占有绝对优势(305种,占总种数的35.22%),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有油松、白皮松、青杨、红桦、橿子栎、青檀、锐齿槲栎、虎榛子、陕西荚蒾等,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190种,35.22%)、东亚分布(154种,17.78%)。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的珍惜濒危野生植物8种,如南方红豆杉、连香树、无喙兰和天麻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 对罗霄山脉种子植物区系及其自北向南5条中型山脉之间的区系过渡性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1)该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有179科1,107属4,314种; 区系表征科主要以亚热带山地为现代分布中心。科的区系组成为: 单型科25科, 寡种科61科, 单型属465属, 寡种属432属, 呈现出区系特征上的孑遗性, 也显示出本地区系成分与典型热带成分及典型温带成分间存在密切交流。(2)科的地理成分共分为10个类型, 以热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 热带性科83科及温带性科40科分别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67.48%和32.52%; 属的地理成分包括15个分布区类型,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温带性属534属及热带性属484属分别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52.46%和47.54%。属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为主, 体现出本地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系及温带第三纪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3)罗霄山脉5条山脉间区系组成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 自北向南热带属与温带属比值逐渐增大, 北段幕阜山脉温带性成分明显占优势, 与华中区系关联密切, 而南段万洋山脉、诸广山脉热带性属较占优势, 分布有丰富的华南区系成分。罗霄山脉地区是重要的区系交流通道, 历史时期的气候波动是本地区现代区系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了杭州西湖风景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3科,572属,1111种(含种下分类群)。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占优势,达48.9%,热带成分的科远多于温带成分的科(64∶28);从属的分布区类型看,温带成分的属多于热带成分的属(268∶220);种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的种数远比热带成分的种数多(502∶234);说明该区亚热带北部区系特征显著。另一方面,本区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东亚分布(33.7%)与中国特有分布(32.2%)相当,东亚分布中绝大部分属于中国-日本共有。以中国区系分区标准,将中国特有分布种划分成9个分布亚型,其中以华东-华中-华南分布最多(46.0%)。结果表明该区种子植物丰富、地理成分多样,具有明显的华东东部植物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0.
山西汾河源头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汾河源头地处山西吕梁山北段的管涔山系腹地,暖温带北部.据调查,汾河源头共有种子植物94科398属87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2种,被子植物91科391属863种.种子植物科、属、种各类分布型占总数百分比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科、属、种的区系成分特有现象不平衡.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40科,温带分布30科,没有中国特有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分布264属,北温带成分处于显著地位,中国特有属4属,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最多,共501种,其次是温带亚洲和东亚分布,成为构成汾河源头地区森林植被和灌从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秦岭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152科,815属,2184种,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裸子植物5科,15属,30种,单子叶植物23科,169属,390种;双子叶植物124科,631属,1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有15个分布类型及19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64.17%,具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本地区植物古老、残遗、原始成分多,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1属。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分析结果认为本地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南岳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蕨类植物共计235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36科75属。区系分析表明:该地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同时也显示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渗透和过渡的性质,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均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为主,而种以温带分布型为主。热带、亚热带分布型在该区有18科38属69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50.00%、50.67%和29.36%;其中泛热带分布型有14科21属5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38.89%、28.00%和2.13%;温带性分布型有3科18属158种,分别占科、属、种数的8.33%、24.00%和67.23%。表明泛热带分布型是该区科、属最重要的分布类型;在种的区系上,温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反映了该区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交汇与兼容。该区虽没有自己的特有属,但具1种特有种,而且中国特有种丰富,共计46种,占总种数的19.57%。该区系与周邻联系广泛,地理成分以华东成分为主。在区系关系上,该区与武夷山、庐山的关系密切,而与万佛山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3.
滇川干暖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振洲   《广西植物》1998,18(4):313-321
本文论及滇川干暖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所统计分析的植物共692个种,分属于336个属,111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明显以亚热带科为主,暖温带科次之,热带科很少。属级区系成分中,热带属多于温带属,有14个特有属。热带科属偏多说明本河谷历史上有过以热带区系为主体时期和近代区系发源于热带。种级区系成分中,有中国特有种421种,占61.90%,其次是温带种多于热带种。干暖河谷的植物区系标志种有158种,分三个等级,一级为本河谷特有种,有18种,二级103种,三级37种。干暖河谷的特有区系成分和各级植物区系标志种均较好地反映本河谷区系演化的近代趋势及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与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思荣  黄娅  肖波  梁国鲁 《广西植物》2008,28(2):218-225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共计有野生蕨类植物46科107属458种(含亚种和变种)。在科的区系成分中单种科14个,少型科(2~5种)16个,多种科(包含6~19种)12个,大科(20~49种)1个,特大科(50种以上)3个,分别占金佛山蕨类植物总科数的30.43%、34.78%、26.09%、2.17%和6.53%;其中热带分布占总科数的54.35%;在属的区系成分中,具12个分布区类型,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多;热带成分丰富,包含55属,占总属数的51.40%;特有现象明显,地方特有种十分丰富;属的区系与武陵山和大巴山关系最为密切,与九华山、化龙山、齐云山和云山关系疏远;东亚分布、世界广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间断分布及北温带分布型对该区系性质的影响最大,热带亚洲分布型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型的影响最小;该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和原始性等特点,验证了金佛山地区处于我国三大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鄂西—川东特有现象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脉东坡中南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伟斌 《植物研究》2005,25(3):366-372
太行山脉东坡中南段分布有种子植物106科、464属、942种。对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不丰富,有裸子植物2科, 4属, 5种;单子叶植物16科, 88属, 173种;双子叶植物88科, 372属, 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多样,有15个分布类型及12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73.25%,具有明显的优势。热带成分占23.75%。(3)古老、残遗、原始成分较多,反映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2属,国家级保护植物11种。分析认为该地区是华北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查阅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调查、统计、排序,并对该区系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及种的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856种,分别隶属于87科,345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11种;被子植物84科,340属,845种。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共559种,占区系总种数的65.30%;旱生植物213种,占区系总种数的24.88%。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区系总种数的88.67%。区系中种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既反映出保护区植物地域性强的特征,也反映出该区域生境类型多样、植物丰富度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本和文献查阅以及野外调查,对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雁荡山共有蕨类植物37科71属156种(含种下分类群);以单种和寡种分布的科和属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5.7%和91.5%.该区域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型和泛热带分布型为主,分别有14和20科,占总科数的37.8%和54.1%;热带成分总计22科,占总科数的59.5%,而温带成分仅1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9类型2亚型,包含世界分布型17属、热带分布型47属、温带分布型7属;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数量最多区28属),占总属数的39.4%.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分布型最多(93种),其中,中国-日本分布亚型有65种,占总种数的41.7%.中国特有种有21种(占总种数的13.5%),其中2种为仅分布于本区域的特有种,分布类型以华东-华南分布最多.由分析结果可见: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具有组成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热带区系特征明显及特有种数量匮乏等特点,但与周边区域蕨类植物分布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山西中条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中条山植物种类丰富,含种子植物132科,479属,935种。中条山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属的地理成分复杂,以温带成分占优势(295属,占69.09%),反映出中条山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中条山地处暖温带南部,成为热带、亚热带分布植物与温带分布植物的交汇地和由西南向东北分布的通道,说明中条山植物区系显著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