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树叶绿体及其蛋白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叶片叶绿体的有效分离纯化是进行茶树叶绿体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以茶树鲜叶为材料,通过叶绿体得率、希尔反应等纯度和完整度指标,比较了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叶绿体分离纯化的效果;通过蛋白质含量和SDS-PAGE电泳图谱,比较了涨破法和冻融法对叶绿体蛋白的提取效果.结果发现Per...  相似文献   

2.
高浓度钾对杜氏盐藻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观察到高浓度K 对杜氏盐藻 (DunaliellasalinaTeod .)生长有显著抑制现象 ,以及初步证明高浓度钾通过抑制杜氏盐藻的光合作用而抑制其生长的基础上 ,探讨了高浓度K 对杜氏盐藻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可能影响。电镜观察表明 ,培养液中加入 10 0mmol/LKCl使叶绿体膨胀 ,类囊体膨大并解体 ,叶绿体中同时大量形成及积累淀粉粒。高pH对盐藻叶绿体超微结构有类似影响。高钾引起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及叶绿体中淀粉粒的积累可能是高K 抑制盐藻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三种微藻细胞破碎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最佳的微藻藻胆蛋白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溶胀法、反复冻融法、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和玻璃珠处理法等四种方法分别对紫球藻、蔷薇藻和念珠藻三种藻细胞进行破碎,通过测定藻红蛋白的纯度和浓度对四种细胞破碎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当细胞密度为1.00g/L时,采用反复冻融法处理紫球藻和蔷薇藻时能够获得最高的藻红蛋白纯度(OD545/OD280),分别为1.250和1.669,藻红蛋白的浓度分别为29.788,mg/L和36.026mg/L,细胞密度对藻红蛋白纯度影响较小;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能使念珠藻藻红蛋白的纯度(OD545/OD280)达到0.477.结论:紫球藻和蔷薇藻经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藻红蛋白纯度高,提取效果好;而对念珠藻藻红蛋白提纯采用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类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壬基酚(NP)对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效应,选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受试生物,以环境激素对杜氏盐藻单一暴露的96h EC50的毒性效应作为一个毒性单位(IU),采用毒性单位法比较研究了DEP和NP单一暴露以及两者以三种不同混合比例(毒性单位比:1:1、1:4和4:1)暴露对杜氏盐藻的细胞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以及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EP和NP单一暴露对杜氏盐藻的96h EC50分别为69.54 mg/L和1.47 mg/L,两种环境激素对杜氏盐藻均有抑制作用,且NP较DEP对杜氏盐藻的毒性更强.DEP和NP联合暴露较单一暴露对杜氏盐藻的细胞生长、叶绿体色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环境激素在毒性单位比为1:1、1:4、4:1三个比例水平上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协同效应,其中比例为1:1的协同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5.
根据莱因衣藻、卵形肾藻、普通小球藻等10种藻类的atpA全基因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PCR方法从盐藻叶绿体DNA中扩增出约400bp的片段,将该片段连接到T-vector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核苷酸长度为405bp,编码135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莱因衣藻的同源性为92%,普通小球藻88%,Mesostigmaviride87%,卵形肾藻86%,Cyanidioschyzonmerolae85%。以所克隆的DNA片段为探针,与盐藻叶绿体基因组进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有明显的杂交信号。据此可推断本实验中所克隆的序列为杜氏盐藻叶绿体atpA基因片段。该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接受号为AY435096。  相似文献   

6.
藻胆蛋白质的提取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胆蛋白的提取原料主要来自于红藻和蓝藻;细胞破碎的方法主要有反复冻融法、化学试剂处理法等5种方法;提取的方法主要有盐析法等3种;分离纯化的方法主要有层析法等3种;藻胆蛋白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抗氧化和消炎活性,提高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
测量了杜氏盐藻不同生长期的静态荧光光谱,得出了杜氏盐藻生长规律曲线。通过与传统的分光光度计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盐藻生长规律的比较发现,该方法反映的是活盐藻细胞浓度的变化情况,更能反映盐藻实际生长规律;不仅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8.
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提纯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条斑紫菜叶状体R-藻红蛋白提纯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分别采用冻融法、化学试剂法、溶胀法等单一及组合细胞破碎方法对条斑紫菜细胞进行破碎,结果表明溶胀 组织捣碎法效果最佳。其次用25%~60%饱和度范围内的硫酸铵沉淀法粗提藻红蛋白,发现25%~45%硫酸铵分步沉淀法效果最好,再经结晶法盐析纯度(D565nm/D280nm)达到2.088。盐析液用SephadexG-25层析柱脱盐,再经羟基磷灰石(HA)柱层析,纯度可达到4.98。R-藻红蛋白的最大吸收峰在565nm,其室温荧光发射峰为578nm。SDS-PAGE结果显示,R-藻红蛋白可分为α、β两个亚基,Mr分别为17.0×103和19.0×103。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单细胞海水绿藻--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 Teod.)的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系统.通过电激法将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HBsAg)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的质粒转入盐藻细胞内,CAT基因为筛选基因.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HBsAg基因已经整合到盐藻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转化成功细胞内的该基因已转录成mRNA.HBsAgELISA和Western杂交检测证明,HBsAg蛋白在转化的盐藻细胞内稳定地表达.同时,PCR和Southern杂交显示,CAT基因也已整合到盐藻基因组中.且CATELISA检测证明,CAT蛋白在转化体中也已稳定地表达.进一步对转化盐藻进行无氯霉素筛选培养,60代后,HBsAg基因依然稳定地存在并表达.本实验第一次报道了外源基因在杜氏盐藻细胞内的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酰胺类除草剂丁草胺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丁草胺对杜氏盐藻生长速率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丁草胺对杜氏盐藻生长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加大,杜氏盐藻生长速率逐渐降低。丁草胺对杜氏盐藻藻细胞的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