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磨芋的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昆明医学院将磨芋多糖和磨芋粉饲喂小鼠的试验,结合我国对磨芋的传统利用和目前国内外的利用情况,论述了磨芋的降脂作用和保健作用,并阐述了磨芋确实是我国传统利用的一种中草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与日本磨芋产业的历史、现状为背景,讨论了四个问题。第一,中国与日本磨芋种植业的现状与困因;第二,中国与日本磨芋加工业的现状与困因;第三,中国与日本磨芋产品流通的相关性;第四,中国与日本磨芋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磨芋的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磨芋是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食用、药用植物,有多个名称。经考证,首载于《名医别录》的由跋,是现今广泛载种的磨芋(A.Konjac),后来的许多本草著作把磨芋的一、二年生苗称为由跋;首载于《开宝衣草》的蒟蒻或蒻头,是指磨芋和疏毛磨芋(A Sinensis),但一般说来,蒟蒻就是磨芋(A.Konjac).“磨芋”这个词最早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濬置之于“天南星”条下,后人以“魔芋”取代了“磨芋”;磨芋的学名是AmorphophalltlS konjac C.Koch,而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是它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磨芋属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中国磨芋属植物进行了订正,已知国产21种,其中9个为特有种。提出了一个中国磨芋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春林  顾志建  李恒   《广西植物》1989,9(4):317-321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三个种(其中包括两个最近发现的新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核型公式分别是: 1.结节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2.疣柄磨芋 K(2n)=2x=28=2M+16m+8sm+2st; 3.矮磨芋 K(2n)=2x=26=20m+4sm+2st; 本文还在报道磨芋(A.konjac)两个居群的核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居群磨芋的核型存在一定异;并比较了矮磨芋和磨芋两个居群的核型,从核型上分析了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产磨芋属的染色体核型报道(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恒  顾志健  龙春林  杨永平   《广西植物》1990,10(1):21-24
本文报道了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六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其中5个种属于首次报道。其核型公式如下: 1.滇磨芋 K(2n)=2x=26=26m.2.磨芋 K(2n)=2x=26=26m.3.攸落磨芋K(2n)=2x=26=22m(2SAT)+4sm.(2SAT).4.西盟磨芋 K(2n)=2x=26=20m+4sm+2st.5.勐海磨芋 K(2n)=2x=26=22m+4sm.6.白磨芋 K(2n)=2x=26=20m(2SAT)+6sm。  相似文献   

7.
论东南亚磨芋资源的利用历史、现状及开发潜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东南亚磨芋资源的利用历史、现状及开发潜力何家庆(安徽省磨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230039)关键词东南亚,磨芋属,资源评价,综合开发潜力,磨芋产业化ADISCUSSIONONTHEHISTORYANDPRESENTSTATEOFUTILIZATIONO...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位于滇南,北纬21°10′~22°40′,东径99°55′~101°50′之间,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本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古老,地形复杂,土壤,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适宜丰富多样的植物生长繁殖,天南星科磨芋属植物丰富多彩。磨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磨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地茎富含葡萄甘露聚糖(多糖),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药用,食用和作工业原料。由于近几年的开创性研究,磨芋的应用范围扩大,其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尽快开发利用本地区丰富宝贵的磨芋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双线雀天蛾是磨芋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取食叶片,对磨芋造成严重危害,在皖南一年发生二代,危害二次。幼虫期五龄,预蛹期1─1.5天。试验表明,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对幼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着重对药、食用植物磨芋的古代佚名进行了考证.认为磨芋在古代亦如在今天一样有多种称谓。我国先秦古籍《尔雅》所记录的“(艹月句)”和“艼荧”是现今所知磨芋最早的中国名称。大约自汉末以后,先后又有“英药”、“英(?)”、“英蒻、“芳蒻、“蒻”、蒻豆”、“鬼艼”、“斑杖”等十多种名称。文章对这些名称以及它们的各种异体字进行了考证,对现在仍在使用的“蒟蒻”、“蒻头”、“鬼芋”等名称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珠芽魔芋对细菌性软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魔芋Amorphophallus spp.块茎点种、注射、灌根接种及田间调查等方法,对国内普遍栽种的珠芽红魔芋A. bulbifer、珠芽金魔芋A. muelleri、花魔芋A. konjac和白魔芋A. albus等12个种质材料进行抗软腐病鉴定、比较和评价,以分析珠芽魔芋对抗细菌性软腐病的抗病水平。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软腐病抗性差异较大,珠芽金魔芋种质对细菌性软腐病均有免疫性(I),德宏及临沧珠芽红魔芋种质为高抗病品种(HR);缅甸珠芽红魔芋为抗病品种(R);富源花魔芋、楚雄花魔芋、日本农林2号、鄂魔芋1号、秦魔1号、昭通白魔芋、丽江白魔芋均属易感品种(S),与田间抗性调查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通过筛选获得了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具有较强抗性的花魔芋抗病植株, 经核型分析发现, 其染色体数目与普通植株一致, 均为2n=26。抗病实验结果表明, 该抗病植株对魔芋软腐病的抗性较普通植株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了软腐病病原菌接种30小时内的抗病与普通植株叶片中内源植物激素(SA与J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 抗病和普通植株叶片中SA和JA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 抗病和普通植株叶片中SA和JA积累的时间不同; 此外, 积累的量也有明显差异。推测魔芋抗病植株可能存在与目前大多数植株不同的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ree red algae extracts and the galactomannan from locust bean (Ceratonia siliqua L.) and the glucomannan from the konjac tuber (Amorphophallus konjac C. Koch (syn.A. rivieri Durien var. konjac (C. Kock) Engler)) has been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gel properties. The extract obtained fromEucheuma alvarezii Doty (E. cottonii of commerce) was highly synergistic with bothkonjac flour and locust bean gum.Furcellaria fastigiata (Huds.) Lamour andEucheuma gelatinae (Esper) extracts were only slightly synergistic with locust bean gum, but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synergistic with konjac flour.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魔芋与玉米多样性栽培控制魔芋软腐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云南省富源县魔芋与玉米多样性栽培区设置田间试验,分析了魔芋软腐病的发病规律、植株的生长情况及发病植株病原菌的分离频率。结果表明:魔芋与玉米轮作是控制魔芋软腐病的主要措施,它可以显著降低魔芋软腐病的死亡率,且将发病高峰期延迟1个月,轮作条件下间种控病效果比单种提高59%,间种茎基部带菌率显著低于单种;间作体系内不同栽培行植株株高差异显著,发病率差异不显著,但行间发病植株欧文氏杆菌的分离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叶期和换头期根部和茎基部病原菌分离频率与行间距呈正相关。因此,玉米魔芋轮作间种互作条件下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间作系统内部玉米对魔芋病原菌具有一定阻隔效应。  相似文献   

15.
魔芋精粉溶液的流变学特性值是最重要的质检指标。本文参照日本的B型粘度计法,简化测定程序,改进样品的溶胀条件,用国产类似粘度计摸索出了粘性指数、流动指数,屈服值和粘度的测定法。本法简便易行,数据可靠,实用于魔芋精粉和药用魔芋粉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17.
The effect of resistant starch (RS) and konjac mannan (KM)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larg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was compared. Wistar SPF rats were fed the following diets for 4 weeks: negative control diet (C diet), tyrosine-supplemented positive control diet (T diet), and luminacoid supplemented diets containing either high-molecular konjac mannan A (KMAT diet), low-molecular konjac mannan B (KMBT diet), high-amylose cornstarch (HAST diet), or heat-moisture-treated starch (HMTST diet). The luminacoid-fed group had an increased content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the cecum. HAS caus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cresol content in the cecum, whereas KM did not. Urinary p-cresol was reduced in the HAS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T group, but not the KM fed groups. Deterioration in the larg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was only improved completely in the HAST and HMTST groups, suggesting that RS is considerably more effective than KM in maintaining the larg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20年来魔芋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组织培养是当前魔芋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魔芋离体植株再生以器官发生途径为主,包括不定芽和拟球茎两种途径,后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有用突变体的筛选和种质资源的保存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以抗病和品质改良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如抗病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等已实现成功转化。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魔芋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胡建斌  柳俊 《植物学报》2008,25(1):14-19
本文对近20年来魔芋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组织培养是当前魔芋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魔芋离体植株再生以器官发生途径为主, 包括不定芽和拟球茎两种途径, 后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有用突变体的筛选和种质资源的保存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以抗病和品质改良为目的的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 如抗病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等已实现成功转化。此外, 本文还分析了魔芋生物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