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背景】广西地理环境独特,与越南水陆相连,气候、作物等条件相似,边境贸易往来频繁,致使其成为我国遭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方法】通过本底调查,分析总结了广西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状。【结果】广西主要入侵动物26种,入侵微生物18种,入侵植物21种,高风险入侵物种包括辣椒实蝇、木薯绵粉蚧、扶桑绵粉蚧、稻水象甲、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等;来自越南的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共38种。【结论与意义】广西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加剧,并有进一步扩散蔓延的趋势。提出应对入侵生物的综合防控对策,为广西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的世界性检疫性入侵害虫,已扩散至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番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化学农药过度使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推-拉策略、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其它防控新理念,最后提出展望。本文旨在为防控番茄潜叶蛾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番茄产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云南是外来入侵生物的重灾区,了解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加强防控尤为紧迫。【方法】从入侵云南外来有害生物类别、入侵途径、造成的损失等方面对云南省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现状进行了阐述,对云南口岸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进境检疫物上截获有害生物批次及疫情货物批次统计的国家主要为缅甸、老挝、泰国、越南、荷兰5个国家;按检疫方式分类统计,货检截获批次最多,旅检次之,二者之和占总截获批次的99%;按有害生物类别分类统计,昆虫截获最多,占总截获批次的70.0%至73.9%,杂草、真菌居次,细菌、线虫、病毒、螨类、其他又次之;按货物类别统计,截获有害生物批次最多为粮豆类,占总截获批次的46%。【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检疫监管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口岸检疫提供参考,降低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通报》2008,25(5):615-615
本书介绍了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的85种外来入侵生物,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30种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的起源分布、识别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入侵传播途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第二部分介绍了30种外来入侵动物的起源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生态学特性、入侵传播规律、主要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第三部分介绍了25种外来入侵植物病原物的起源分布、病原特征、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职责。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EPPO)制定了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提醒各成员国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关注可能对EPPO地区造成威胁的新出现的有害生物、外来入侵植物,从而实现早期预警,并根据进一步风险分析结果将预警清单中的一些有害生物移至建议作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管制的A1/A2清单。本文通过查阅EPPO官网和相关文献信息,梳理了EPPO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的制定和维护概况,分析了该清单历年有害生物变化情况。制定植物有害生物预警清单是外来有害生物早期预警的有效措施,在早期预警体系中应将风险分析机制与预警机制紧密结合,相关部门可借鉴EPPO等早期预警行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早期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明确全球生物安全与植物保护领域内数据库建设进展和我国数据库的建设成效,对全球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与植物有害生物数据库进行分类介绍和比较评价研究.[方法]根据数据库收录物种的地理范围、类群及数据库特色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分类.对重要数据库的主要功能进行简要介绍,设立多指标评价体系将我国数据库与国际优质数据库进行比...  相似文献   

7.
农业组织与有害生物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思宁  魏炜  郑逸芳 《生态学报》2019,39(2):460-47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药滥用、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因素,我国农业病虫害逐年呈快速增长之势。而以广大农户家庭、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为单元的社会灾害管理系统是生物灾害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存在着规模分散、管理混乱等问题。有害生物是公共品,具有外部性的特征,而我国分散化的管理组织形式,不利于对有害生物的统一治理。现阶段我国关于农业组织化对有害生物防控影响的文献较少,为此,通过分别梳理农业组织风险管理和有害生物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同农业组织风险管理、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与模式。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不同农业组织对有害生物防控效果、有害生物造成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不同农业组织对有害生物\"统防统治\"参与行为的研究,通过农业组织化防控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升有害生物的防控效率,以更好的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铃木氏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虫已传入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并不断扩散蔓延,对当地水果造成严重危害;该果蝇在我国的危害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有关铃木氏果蝇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其生物入侵过程,分析了其生物入侵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外针对铃木氏果蝇的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表明:铃木氏果蝇生态适应性强,扩散迅速,危害严重;加强铃木氏果蝇的入侵生物学研究,对于该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来有害生物美国白蛾入侵、危害和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具有危害性大,易于传播等特点,是世界危险性检疫害虫。综述了其在我国的入侵和传播的过程,传播的途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危害和对其采取的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生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要制约因子。调查发现,我国近20年入侵昆虫占已知入侵生物的70%,已对国家经济社会安全构成持续威胁。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加快,入侵昆虫疫情不断突发,入侵昆虫扩散分布格局变化加剧。为此,总结梳理了建国70年以来入侵昆虫分布扩散特点、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未来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控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威胁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入侵物种防控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生物入侵威胁与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近800种,已确认入侵农林生态系统的有638种,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外来生物入侵发生并带来危害,半数以上县域都有入侵物种分布,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本文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及防控进行梳理发现,从国家层面立法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成为主流,制定长期防控战略并增加投入是入侵物种防控成功的关键。近些年,我国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方面初步建立了工作机制,发布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了重点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开展了局部地区的防控措施,积极推动立法工作。根据国外生物入侵防治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开展本底调查和启动重大防控工程等,为我国外来侵入生物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曹丽荣  李艳红 《四川动物》2007,26(4):872-87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日益加剧,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入侵特征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危害,探讨了防范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Since 2008, Drosophila suzukii, the spotted wing drosophila, has colonized most of the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ntinents, being able to adapt to very different climates. In Italy, this pest has been captured from northern Alpine to southern Mediterranean regions where it can infest a broad range of fruits, including wine grape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viposition levels and developmental rates of D. suzukii on wine grapes are lower than on other berries, although recent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grapes may become a suitable host plant in particular conditions. Here,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no‐choice oviposition experiments using berries of five table grape varieties sampled in the provinces of Taranto and Bari (Apulia region, south‐eastern Italy) during 2013 from both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farming systems. The sugar content (SC) and skin hardness of each sample were analy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table grapes to D. suzukii infestation.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and berry skin penetration force, whereas there was a positive one between the number of eggs and Brix values, as well as sampling date. In organic grapes, SC and skin hardness of two varieties (“Crimson” and “Scarlotta”)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higher and lower than in conventional grapes, thus making them more susceptible to pest infestation. The study hence shows that in laboratory conditions D. suzukii is able to heavily infest and develop on table grapes and that susceptibility to its infestation significantly depends on both variety and farm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4.
王鹏  黄娇  熊雪  龙凤  吴雨  王雯 《生物安全学报》2022,31(3):268-277
[目的]全面了解乐山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为乐山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可行性建议对策,并为防控进展研究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和标本数据库分析乐山地区外来入侵植物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乐山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评估体系,评估所有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值,并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和风险值将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I~V级)。[结果]乐山地区入侵植物种类共109种,隶属38科86属。其中菊科17属20种,为最大优势科,豆科、苋科、茄科、禾本科次之,且草本植物占优。I级风险(恶性入侵)植物有10种,II级风险(严重入侵)的有11种,III级风险(局部入侵)的有13种,IV级风险(一般入侵)的有27种,其他48种(有待观察)为V级风险。中高危害风险的外来入侵植物共34种,隶属18科32属。[结论]乐山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且危害风险高,基于上述入侵现状和风险等级提出了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Two risk assessment protocols were adopted to assess the risks posed by alien plants that naturalized or non-naturalized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AGENC). In this study the Risk Assessment for Central Europe method revealed that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19 naturalized and four-fifths of the 17 non-naturalized alien plants presented high or moderate risk, and all 36 alien plants were considered to be rejected for their potential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under the Australian Weed Risk Assessment system.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invasion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disturbed habitats rather than these relative natural or closed ecosystems, and also be prudent and careful of the alien plants that are introduced as useful plants from North or South America and 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from Europe. Moreover, annuals needed special attention: three-quarters of the alien plants were annual species, only a few were biennial (8.3%), perennial (11.1%), liana and tree plants (2.8%). Plant invasions are not extremely serious in the AGENC, but there are several alien plants that have naturalized and spread themselves in the region. However,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in the future to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plant invasions in this fragil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万方浩 《昆虫知识》2007,44(6):790-797
2002年12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经科技部批准正式立项,2003年启动。文章主要介绍该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总体研究目标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苹浅褐卷蛾Epiphyas postvittana原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西南部、新西兰、英国及美国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目前尚未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由于其地理分布范围窄、寄主植物广泛、形态鉴定困难、能够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经济危害以及具有遗传多样性等特点,目前已被多数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并提出严格的检疫要求。而2007年该虫在美国加州地区的定殖使得研究人员对该虫能够造成的危害程度引起了再次的关注。在我国,该虫也被列为对外检疫对象,但是相关报道相对较少。作为检疫性害虫,对其相关信息的综合掌握是进一步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础和保障。本文详细描述了苹浅褐卷蛾的地理分布、寄主范围、发生为害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等,以期为该虫进行进一步风险分析及对其的检疫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信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