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根据花序的概念要求,试制了一套花序模型。因能组装变换,故使学生对几种花序的异同点有深刻印象。花序模型分别由花、花柄、花轴组成,由于花的位置、花柄有无及花轴长短不同,组成了不同的花序。花序的制做过程如下: 花直径1.5厘米的木质小球21个,各钉去帽小钉一个,以便入花柄或花轴。花柄长3厘米,粗1厘米的木质小圆棒21根。一端的截面向内凹陷(利于接花时吻合)并钻一个钉孔,另一端的截面为内弧形(利于与花轴吻合)并钉无帽小钉一个。  相似文献   

2.
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此实验,实验效果不太理想。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来氧气往往不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立刻猛烈的燃烧起来,只能使快要熄灭的竹签稍亮一下,时间较短,部分学生稍不注意就看不清楚竹签变化的情况,不能使大部分学生信服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结...  相似文献   

3.
兰为禅花     
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说:未见花时花是什么?见了花时花则是花。人对自然认知的同时,始终在寻找某种心灵的对应,人们常常借景喻情、借物喻性。以花喻人,以花论品,古往今来可谓随手拈来缤纷不己,痴迷时物我不分。古人常以花为友,谓之:梅为清友、菊为静友、兰为禅友。兰花被叫做德花、君子花,在人的眼里历来是高雅人生的人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基干新角龙类恐龙黎明角龙属一未定种。标本发现于中国西北马鬃山地区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包括一关联的具有头骨带下颌的部分骨架。未定种与模式种(皱褶种)相比具有较长的吻部,较窄的鼻骨及其他一些特征。该未定种的发现使黎明角龙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东延伸了约100km,也使马鬃山地区的早白垩世成为世界上惟一保存大量基干新角龙类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放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行为,应该不鼓励、不提倡民间放生行为。但民间放生在我国非常普遍且参与者众多,简单说教或行政命令很难改变人们对于放生的态度,政府部门首先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放生的专题研究,制定放生活动的法规条例,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规范普通民众放生的地点并进行有效监督,形成放生必须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有序、规范开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在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云南省思茅市大开河咖啡场进行了咖啡天牛的白僵菌防治试验。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接触到白僵菌的各龄咖啡天牛,均可被感染致死;室内培养条件下的虫体一般在第15天左右致死率可达90%以上,室内木段堵孔到第20天累计死亡率达90%以上,室外插竹签,菌签插孔和菌泥堵孔法在第20天防治效也可达90%以上,手撒菌粉和喷菌液法虽有一定防治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产量测定结果显示,生物防治区咖啡鲜果每0.067公顷(1/15ha.)比对照区高125.7kg;与几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费用比较认为,白僵菌是一种经济、安全的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泥鳅的生活力强,实验时不易死亡、便于观察,取材也方便。我们的做法是: 实验前,让学生去田里抓几尾活的小泥鳅(或去市场购买)来放在有水的玻璃缸内待用。 实验时,把一尾活泥鳅置于长8—10厘米、宽2.5—3.0厘米昀载玻片上。为使其有正常的呼吸,可用一小团浸过水的棉花包住泥鳅的鳃盖,用小竹签使  相似文献   

8.
红豆杉属叶子的表皮特征与分类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我国红豆杉属(Taxus L.)的叶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从表皮结构特征讨论了 它与该属各个种分类的关系。 红豆杉属叶片下表皮结构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I.乳头状角质钉大而密集,圆 形,遍布于气孔带及中间区;II·乳头状角质钉小而分散,呈圆形或条形,除气孔带及其相邻的 部分表皮细胞有乳头状角质钉以外,中间区有几条长形薄壁细胞明显地不具角质钉;III.乳头 状角质钉的形状基本与类型II同,但在中间区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具角质钉的细胞。 由于红豆杉属叶片表皮结构类型并不专一为某一个种所特有,且它们与各个种的外部形 态和地理分布之间存在着重叠与交叉,故以表皮结构类型作为分种的根据常常使该属在种的 划分上带来混乱。因此,红豆杉属表皮的结构类型,在本属各个种的鉴定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特征,而不应成为定种的唯一根据。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9):3115-3120
微针透皮给药也称为微针经皮给药,既微创而无痛,又适用于纳米药物的送递并可实现智能缓释。微针装置的表面带有许多微米级别的细针、尖头或插钉,以阵列方式连接在基座或圆筒上,也可做成贴片形式。由于针孔微细,其痛感以及对皮肤的损伤也微乎其微。微针可反复插入并抽离皮肤,通过控制微针插入的深度及插入抽离的速度等参数,最终实现穿透角质层并在皮肤中形成可逆性微通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万宁普通野生稻居群开花习性和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海南最大的普通野生稻居群——万宁普通野生稻居群的花期、花时、结实率和花粉育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普通野生稻居群内东部和西部群体花期相差15d;东部群体单穗平均结实率为8.67%,西部群体单穗平均结实率达62.1%,呈极显著差异;而东部和西部群体的花时基本相同,花粉育性与栽培稻均无显著差异。该居群东部群体与毗邻再生栽培稻的花期相遇,花时一致,满足基因漂移发生的部分必须条件。虽然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普通野生稻与其毗邻的栽培稻有基因漂移发生,但出于野生稻保护的需要,转基因水稻种植应设置安全距离,避开该野生稻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应,于2009年夏季对人民塘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基干林带前后不同观测点的风速、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进行了观测,并对该林带前后1 km处的防台风效应进行了比较;另外,以滨海森林公园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Hongye' )林分为观测对象,比较分析了林带内不同垂直高度处的防风效应.结果表明,水杉基干林带具有明显的防风效果,林带内至林带后65 m范围内的风速较林带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林带后25 m处的风速最低;在"莫拉克"台风登陆期间,水杉基干林带在较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降低风速的作用;水杉基干林带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局部气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林带内的气温最低、空气相对湿度最高,从而达到改善林后小气候的作用.红叶椿林分内不同垂直高度处的防风效应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垂直高度2 m处的风速最大,而树冠处(垂直高度5 m)的风速最低.  相似文献   

12.
意外裸鱼(Gymnoichthys inopinatus)于2010年由Tintori等首次记述并归入基干新鳍鱼类。依据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关岭组二段发现的新材料,对意外裸鱼进行了补充描述,并重新讨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意外裸鱼的新标本上,可见其续骨前端很可能与关节骨相关节,并有确切无疑的单一辅上颌骨,表明意外裸鱼应为鲱亚部(Halecomorphi)鱼类。此外,意外裸鱼的体表无鳞、椎体未骨化、髓棘和髓弓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以及牙齿和尾脉棘的形状都与金尾鱼超科鱼类(caturoids)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意外裸鱼属于金尾鱼超科的基干类群。之前金尾鱼类主要见于欧洲和北美的侏罗系,现在公认的金尾鱼超科鱼类主要包括Liodesmidae中的Liodesmus属和金尾鱼科(Caturidae)中的Caturus和Amblysemius两属。意外裸鱼的发现不仅使金尾鱼类的出现提前了40Ma,而且填补了我国相关材料的空缺。  相似文献   

13.
将500毫升吸滤瓶的支管端和一根长约12厘米直径6毫米左右的玻璃管端涂些凡士林,并用4—5厘米长的一段乳胶管将二者连接。把软木塞的中央打一略小于供实验用枝条直径的孔,并把枝条插在孔中(枝条下端露出木塞1—2厘米长)把插有枝条的软木塞塞紧瓶口周围以凡士林密封。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在盛有稀释红墨水的小瓶中。最后把一个叶片套进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如  相似文献   

14.
怎样迅速而准确地求出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进行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杂交后代的基因组合数和基因型种数及子代表现型种数?大多数学生由于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习惯用“图解法”及“棋盘法”来推算,既花时又费力,准确度也不高。现分别介绍它们的快速求法,供参考。1、配子种类数求法生物体(基因型)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等于每对基因产生配子种数的乘积或  相似文献   

15.
鹏鸟(Pengornis)是早白垩世已知体型最大的反鸟类,其骨骼兼有反鸟类和今鸟类的特征。报道了辽西九佛堂组新发现的一件鹏鸟的亚成年个体标本,代表了该属鸟类除侯氏鹏鸟(Pengornis houi)正型标本外的已知第二件标本,暂归入鹏鸟未定种(Pengornis sp.)。该标本头骨与头后骨骼近乎完整保存,并附有羽毛印痕,仅缺失部分右前肢和部分左后肢。新标本首次提供了鹏鸟胸骨与基干反鸟类原羽鸟(Protopteryx)及基干今鸟类古喙鸟(Archaeorhynchus)相似的形态特征,肯定了鹏鸟的基干位置,并讨论了其在鸟类胸骨演化中的意义。新标本对前肢和后肢(特别是脚趾)等的许多特征也有补充,表明其应当属于树栖生活的鸟类。  相似文献   

16.
绿色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趣味实验取大三角瓶,瓶内放入适量生长旺盛的金鱼藻(或其他水生绿色植物),装满清水,再选用合适橡胶塞,用打孔器将胶塞打2小孔,其中一小孔插一长颈大漏斗,另一小孔插入一玻璃管,其上接一乳胶管,管上具有一止水夹,乳胶管另一端接...  相似文献   

17.
保鲜剂对夏季香石竹切花衰老的延缓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贵玉  周巧劲  伍永炎  陈宁承   《广西植物》1994,14(4):341-344
香石竹切花瓶插期间花瓣中SOD和蛋白质在前期上升,然后比处理组提前3天呈下降趋势。采后花瓣中CAT、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均为下降。经由蔗糖、8-羟基喹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钴镍盐组成的保鲜剂能延缓切花花瓣中SOD、CAT活性的下降,阻碍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降解速度,同时使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典型籼稻品种‘七山占’和典型粳稻品种‘秋光’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双亲的花时性状,并用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与水稻花时性状相关的QTL,包括1个始花时QTL、3个盛花时QTL和2个终花时QTL,分别位于第1、2、7、8、10和12染色体,单个QTL的贡献率在7.08%~26.95%之间。有4个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粳型亲本‘秋光’,2个来源于籼型亲本‘七山占’。  相似文献   

19.
《化石》2013,(1):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课题组卢静博士等在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地层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基干四足动物——奇异东生鱼(Tungsenia paradoxa)。2012年10月23日《自然-通讯》杂志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科学家利用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和计算机三维虚拟重建技术复原了东生鱼的颅腔以及相关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揭示了基干四足动物脑的基本形态,为研究四足动物的脑演化提供了最早的参考点。对东生鱼脑部结构的研究还显示,某些与脊椎动物陆地生活相关的重要脑部特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是多年生草质藤本·雌雄异株·属葫芦科·生于山地阴湿弱酸性土中,但在阳光充足的一般土壤中栽培也能生长。上海佘山地区有少量野生,春季笔者将其根茎剪成5cm段埋于土中或将地上茎剪成带2—3节间段扦插,一节留地上发芽,种后浇水,很易成活。种子少,秋收春插(浸种)育苗。绞股蓝民间称为南方人参,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