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毛足鼠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 ̄1995年每年4 ̄10月的各月中旬,在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沙地草场上,不同生态环境中共布放101845个夹日,捕获鼠6325只,其中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2217只,占35.05%。根据胴体重划分成4个年龄组,5年总的性比为49.61%,接近1:1,无季节差异。雄性繁殖期为9个月(2 ̄10月),有年间差异。雌性繁殖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亚成年组、成年Ⅰ组  相似文献   

2.
沙漠结皮中藻类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笔者对宁夏中卫沙坡头干旱区沙漠表面结皮中藻类进行了为时10个月(1991年5月-1992年2月)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出现13个属的藻类,其中蓝藻5属,绿藻6属(包括1个未鉴定出的属),硅藻2属。运用稀释平板法得到藻类生物量平均为8.117×10 ̄4cells/g D.S.根据结皮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pH、含水量、电导率、水溶性K ̄+、Na ̄+、Ca ̄(2+)和Mg ̄(2+)的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全磷量、有机质和凯氏氮)及气候条件(气温、降雨量和土壤温度)分别与藻类生物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可知影响生物量比较显著的因子有交换性盐基总量(r=0.683)、降雨量(r=0.712)、有机质含量(r=0.584)和水溶性Na ̄+(r=0.586)。进一步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影响藻类生物量最显著的相关因子是水溶性Mg ̄(2+)和降雨量(R ̄2=78.74%)。  相似文献   

3.
福建秋茄红树林碳氢氮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文教  薛雄志  林鹏 《生态学报》1995,15(3):229-234
本文主要探讨了福建九龙江口20a生人工秋茄红树群落C、H、N素的含量、贮备及年动态。结果表明:(1)秋茄植物体不同组分C、H、N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C43.81%─51.22%、H4.50%─5.68%、N0.23%─1.80%,组分间差异程度顺序为C<H<N。原子数率为C(1)H(1.11─1.48)N(0.004─0.034)。(2)群落C、H、N素现存总库量分别为7457.53g/m ̄2、837.48g/m ̄2和73.61g/m ̄2,其中地上部分别占59.31%、58.40%和59.54%,地下部分别占40.69%、41.60%和40.46%。(3)群落年净固定C素、结合H素和吸收N素分别为1113.41g/m ̄2、124.37g/m ̄2和16.83g/m ̄2,其中用于群落自身增长而存留的分别为684.88g/m ̄2、77.15g/m ̄2和6.65g/m ̄2,经凋落物年输出的分别为428.53g/m ̄2、47.22g/m ̄2和10.18g/m ̄2。(4)群落年能量净固定量为43544kJ/m ̄2,年O_2净释放量为2969g/m ̄2。  相似文献   

4.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的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彭少麟  张祝平 《生态学报》1994,14(3):300-305
本文应用“树木收获法”和“气体分析法”,结合凋落物收集数据,综合测定了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中的各种群第一性生产力以及群落的光。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明,该群落的叶面积指数为11;生物量为261t·hm ̄(-2);总生产力约为117.6t·hm ̄(-2)·a ̄(-1),光能利用效率为12%;第一性生产力为20.9t·hm ̄(-2)·a ̄(-1)。由于该群落是南亚热带演替系列中间阶段的代表性类型,因而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本地带植被动态过程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对能量的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在1995年11月 ̄1996年1月,对山东莱东莱西市夏格庄镇辖部分奶牛养殖场、户,6 ̄36个月不发情的患牛,所进行的试验性治疗工作。经查实该点散养的牛群,多数由于不规范管理、粗放饲养、种间混交滥配引起的伴有子宫内膜炎的不育症,其具体表现有卵巢黄体的持久不退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等。经前列腺素F的复合(含青、链霉素等)治疗,患牛持久黄体消退,卵泡发育,恢复发情,再对不同程度的炎症给予相应处理,均陆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居室内家鼠组成及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 ̄1997年北京市开展室内家鼠组成及数量变动调查。结果有褐家鼠、小家鼠两种,前者这农村优质种,后者为城镇优势种,每年有两个数量高峰,一般前峰在2 ̄4月,后峰在9 ̄11月。自1986年开展大规模来鼠活动以来,并未改变此规律,但使家鼠密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陕西汉中地区黑熊的现状,分布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3年,作者在陕西省汉中林区采用三阶抽样设计调查并询访群众,求算每个所选择的最小样本单位(三级区)的方差,推算黑熊整体数量。根据黑熊数量将该地林区划分为3个密度区级:高密度区(0.03头/km ̄2以上),秦岭中山区;中密度区(0.01-0.029头/km ̄2),巴山中山区;低密度区(0.01头/km ̄2以下),秦巴低山丘陵区。全区有黑熊312头,平均密度0.035/km ̄2,遍布10县166个乡。分析了各地黑熊数量多寡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早熟河蟹的养殖生态学及共渔业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池塘育成的虫熟河蟹放养于湖汊,其群体越冬成活率为11%,在第二年养殖期间,早熟河蟹不脱壳,体重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对鱼肉的日摄食率最高为1.2%,个体不断死亡,至7月中旬,群体全部死完。从当年11月下旬到第二年7月上旬,早熟河蟹成活率曲线公式为:Y=1.09exp(-0.018t)」Y:成活率(%),t;时间(d)」。  相似文献   

9.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辐射能量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孙雪峰  陈灵芝 《生态学报》1995,15(3):278-286
本文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辐射能量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对林、灌、草各层次的总、反、净、光台有效及吸收、透射等辐时因子的变化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季(5─10日)期间,抵达林冠的太阳总辐射为3095.45MJ·m ̄(-2),抵达灌草层的为388.34MJ·m ̄(-2)。峰值出现在5月,谷值在8月。(2)生氏季内,抵达群落的太阳总辐射主要集中于5、6两月,占整个生长季的40.99%。(3)生长季内,林冠上方净辐射总值为1658.74MJ·m ̄(-2)。(4)林冠反射主要受入射光的光谱特性及群落发育状况共同影响,反射率的变化主要与群落发育状况相关;灌草层的反射及后射率主要受群落发育状况的影响。(5)整个生长季,林冠所接收的光台有效辐时为1308.3MJ·m ̄(-2),灌草层为194.21MJ·m ̄(-2)。(6)净辐射日进程受气候因素影响十分强烈。(7)群落内光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安徽虫瘟霉菌株的强毒杀蚜应与侵染速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许谦  冯明光 《菌物系统》2000,19(2):241-247
报道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菌株F97028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强毒杀蚜活性。以7个孢子剂量(0.4 ̄10.4个孢子/mm^2)接种2 ̄3龄若蚜(52 ̄86头/剂量),连续观察7d,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接种后第3 ̄7d的LD50分别为34.8、87、1.5、0.7和0.4个孢子/mm^2;在所有剂量范围内LT50为2.9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