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建军 《化石》1996,(2):27-28
脊椎动物化石陈列的科学艺术美张建军古生物学在博物馆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许多大城市里建有自然博物馆,古生物成为其中的主角。最吸引观众的要属大型脊推动物骨架的陈列。上海自然博物馆因地制宜,一进展馆大门,高大的蜥脚类马门溪龙骨架,昂首站立在大厅中央,给观众...  相似文献   

2.
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办的动物陈列室和古生物陈列室,在1959年元旦正式和首都人民见面。开放以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展出的第一天,接待了一万二千多观众。 在动物陈列室和古生物陈列室里,通过二千多件标本、模型、图片、图表,向观众揭示了生物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然博物馆“古动物史”和“从猿到人”两个陈列室已于1972年5月开放,这两个陈列室展出了大量的古动物及古人类化石、模型及图片;系统地、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古动物的发生、发展和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有力地批判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所认为的生命是“上帝创造的”,“突然发生的”,而一切生物永远不变彼此孤立  相似文献   

4.
《化石》1975,(1)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动物与古人类陈列室、植物陈列室及古象展览室,已于1974年10月开始进行试展,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与首都工农兵和广大群众见面了。走进古动物与古人类陈列室,人们好像从数亿年前开始进行了一次史前旅行。形形色色的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标本,栩栩如生的模型和复原景画,千差万别的各门类古老生物,在人们面前再现出一幅古代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史前奇观     
一个春光明媚、百花吐艳的时节,笔者参观了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室。它,坐落在重庆市北郊风景区嘉陵江之滨。该馆收藏着八万余件动物、植物、岩石矿物和古生物珍贵标本,并有“四川恐龙”、“生物进化”和“四川脊椎动物”等专题陈列。馆内环境优美,植物繁茂,建筑典雅,是参观游览的好地方,每年数以万计的中外观众光临此地。国内第一个恐龙专题陈列:“四川恐龙”陈列,一直吸引着中、外游人,我也慕名而至。怀着猎奇的心情,我步入展厅,那高大的空间,宽阔的展壁,陈放着巨大的恐龙骨架,衬以巨幅恐龙生态油画以及中生代的各类化石和模型、图表,一派古远幽深的气氛。目睹这一切,与我们现生的自然界相比,真是另一个世界,使人犹如置身于那洪荒的恐龙时代之中。陈列的第一部分,是四川盆地海陆变迁的地质历  相似文献   

6.
中央自然博物館經过一段較长时間的积极准备后,已于1959年元旦正式开放与羣众見面了。博物館大楼建在北京天桥,是一幢专为陈列館設計的現代化大楼。博物館共分植物館、动物館和古生物館三部分,現已开放的是动物館和古生物館。古生物館占中間一个大厅,内容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和古脊椎动物(包括古人  相似文献   

7.
张海骅 《化石》2006,(2):9-9
位于西直门外的中国古动物馆是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是融科普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现在为了能使广大化石爱好和小朋友了解更多的古生物知识,中国古动物馆将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推出澄江生物群特展。  相似文献   

8.
郭建崴 《生命世界》2007,(9):96-103
我去西藏是为了淘宝。什么宝呢?化石。 西藏的化石之所以为宝,除了其蕴涵的关于古生物、进化的信息之外,更由于青藏高原的独特环境,这些化石还能够为我们了解高原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演变的过程提供线索。在我工作过的中国古动物馆里,就“沉睡”着一件曾经生活在2亿1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海洋里的鱼龙化石——喜马拉雅鱼龙。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人们正在忧患地球上的绿色日渐消退时,一部旨在呼唤人们珍爱绿色、绿化家园,让绿色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大型植物陈列展览———“绿色的家园”,于1998年暑期开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该陈列采用300多件包埋标本、2个大型景观、800多张图片、众...  相似文献   

10.
王斯人 《化石》2016,(3):19-23
正大庆博物馆新馆是大庆城市大文化战略的重点工程,其建设及对外开放都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馆以"东北第四纪"为主线来贯穿全馆,诠释了大庆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的发展脉络。新馆常设《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三个陈列,展出了大量珍贵的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嫩江流域古代文物,讲述这片地域数百万年的演化历史,使人们认识大庆乃至松嫩平原远古自然的沧桑巨变和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3月13日,"四川崇州天演博物馆"揭牌仪式在崇州市经济开发区举行。天演博物馆是崇州市第一家非公自然类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标本整理、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等工作。天演博物馆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许多标本在国内堪称精品,有猛犸象、萨摩麟、剑齿虎、巨鬣狗、大唇犀、和政羊等古生物标本,也有雪豹、云豹、金雕、盘羊、熊、獐子、麂子等现生动物标本。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标本,天演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12.
暑假期间,中国古动物馆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达尔文俱乐部”地质古生物夏令营。与前两期“小达尔文俱乐部”科普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这一次,我们让充满探险揭秘色彩的地质古生物科学考察这一“旧日王谢堂前燕”,直接地“飞入寻常百姓家”。8月22日一大早,谢民先生等家长就带着他们的孩子们赶到了中国古动物馆。第一次参加地质古生物野外实习,大人孩子都兴奋不已;尤其是几个10岁上下的小男孩,一拿到分给他们的地质锤、放大镜、小扁铲等工具,就开始在中国古动物馆楼前的院子里这儿敲敲,那儿看看,忙个不亦乐乎。8点半,大…  相似文献   

13.
李敏 《生命世界》2012,(4):94-95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有一座博物馆,它独占中央公园西侧,用22座建筑物组成了一个自然历史殿堂,这就是有口皆碑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建立于1869年,有50多个展厅,收藏着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标本3600万件之多,现陈列有天文、矿物、人类、古动物和现代动物5个方面12个学部。就收藏标本之富,涵盖学科面之广,都无愧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形形色色的动物界,呈现着一幅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动物过渡到陆生动物的图画。中央自然博物馆在元旦开幕的动物陈列室,通过雨千多件标本、模型、照片、图画和文字,反映了动物进化的基本趋势,展现了丰富多采的动物世界。动物陈列室是一都形象的动物学教科书,是向广大群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我在讲完动物“鱼纲”一章以后,将有关“鱼纲”的主要挂图、标本和实物等直观教具,按教材顺序系统地陈列在实验室里,上了一节展览复习课。由于课内注意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大家认为这样的展览复习课有不少好处:因为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日讲课过程中,学生只能零星地、  相似文献   

16.
杨静 《化石》2012,(3):49-50
为了更好、更及时地普及古生物学科学知识,传递最新科研进展,中国古动物馆“联姻”朝阳大悦城共同合作打造《恐龙来袭》主题展,为所有到朝阳大悦城休闲购物的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2012年3月17日到4月15日,“2012恐龙来袭”系列活动正式登陆朝阳大悦城,中国古动物馆禄丰龙、建设气龙、窃蛋龙和角龙模型首次登场朝阳大十兑城展示厅。  相似文献   

17.
你是否知道,在我国的古生物中,有一种动物的名字是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卢沟龙(Lukousaurus)。卢沟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恐龙,属虚骨龙类。该化石并非来自卢沟桥,而是产于云南禄丰,时代为晚三叠世(约距今两亿年前)。这一标本是已故著名地质古  相似文献   

18.
香港爱国人士林勇德、叶奇思先生用巨金远从欧洲购回两个猛码象门齿化石。该标本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现已对外展出。象是现代地球上最大的陆生脊推动物,也是当代世界上较为稀有和孤立的一支动物。现在只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个幸存的种群,分别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但是在那漫长的地质岁月里,它们种群繁  相似文献   

19.
1958年,文化部自然历史博物館为了充实該館陈列标本,派人前去山东萊阳采集恐龙化石,我們中的后一位由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派往前去协助工作,同时天津市自然博物館也派了工作同志前去,一共5个人工作了三个多月,主要收获如下:一 (1)在青山层采集了六七个,其中包括比较完整的鹦鹉嘴龙,同时还找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神话里的“龙”,乃是上能腾云驾雾,下可翻江倒海,时神时仙,千变万化,令人崇敬而又生畏的一种动物。生物学上也有“龙”,其含义乃是多种爬行动物的统称,例如蛇颈龙(Plesiosaurus)、鱼龙(Ichthyosaurus)、翼龙(Pterosaurs)、恐龙(Dinosaurs)……等。神话里“龙”的形态和生物学上的“龙”,在某些特点上却有其相似之处。因此可以认为神话中的“龙”就是生物学上的“龙”,经过人们的艺术升华,再赋于神秘的、超人的能力而成。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键教授,考究了甲骨文“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